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美航宇局(NASA)拟将“行星地球使命”计划中的核心项目——大型地球观测卫星(EOS),分成若干颗小型地球观测卫星。原计划中的EOS是1个重13.3t的大型平台,其上搭载14种观测用的探测器,由大力神-4火箭发射。NASA计划将EOS探测器分开搭载在3颗更小型的地球观测卫星上,考虑用美通用动力公司制的“宇宙神2AS”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2.
参考图片     
精彩纷呈的第47届IAF大会展览中国“长征”火箭家族         各种型号的俄罗斯质子号火箭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电信星(上)、      欧空局正在研制的Envisat-1斯波特-4(中)和小型多用途卫星(下)  新一代地球观测卫星日本行星-B(...  相似文献   

3.
地球观测已成为欧洲航天局在本世纪最后几年的主要重点项目。原本已成定局的阿里安-5火箭的研制,现在已把握不定,只有地球观测有希望在从现在起到2000年内,获得比其他任何项目更多的投入。欧空局准备投资20多亿美元用于建造,并在1998年发射环境监测卫星。这笔预算略高于阿里安-5火箭全部研制费用的1/3。地球观测与科学任务不同,属于欧空局的“可选择的计划”。科学任务是欧空局13个成员国根据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分配,必须支持的。地球观测则与运载火箭、微重力实验以及载人航天等任务一样,是由欧空  相似文献   

4.
目录期一页国家概况、计划、经费以色列进入空间时代空间防御的进展日本1985年空间活动与经费瑞士未来的空间政策印度将参加美国航天飞机飞行罗马尼亚的空间活动波兰的空间活动NASA考虑1986年太阳实验室科 研任务欧洲的太阳系探测计划美国商业部选择地球观测卫星公司 接管陆地卫星空间营救宇航员计划法美第一个空间合作的海洋观测卫 星计划法国准备研制第二代“斯波特”卫星法国正在研制21世纪初期发射的 大型通信卫星巴西的国内卫星系统NASA恢复雇员建议计划日本将用H:火箭与阿里安一4竞争OTS六年多的飞行概况巴西SBTS一Al及A:卫星…  相似文献   

5.
从1967年开始,波兰参加了“国际宇宙”计划的所有试验;宇宙物理学,宇宙气象学,宇宙生物学和医学,宇宙通信等等。1970年11月18日,“垂直线-Ⅰ”号地球物理火箭发射成功。这枚火箭上运载有波兰弗劳兹拉夫大学天文台和波兰科学院太阳地球联系实验室研制的 x 射线太阳值谱  相似文献   

6.
2014年2月28日,“全球降雨观测”(GPM)卫星由日本H-2A火箭从种子岛发射,该卫星是“全球降雨观测”计划中的主卫星,也是“热带降雨观测”(TRMM)卫星的后继星,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研制。“全球降雨观测”卫星是世界上首颗配备以Ku频段雷达(KuPR)和Ka频段雷达(KaPR)组成的双频段、毫米频段、具备多普勒测速功能雷达为主的降雨观测卫星,它不仅可用于地球观测,也能用于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据法国《航空与宇宙》第1041期报导,法国的“斯波特”地球资源卫星和瑞典的“海盗”卫星将于今年十月用“阿里安-1”系列的最后一枚火箭,从库鲁发射场发射。“斯波特”计划已经历了十个春秋。早在1975年,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就开始了国家“地球观测试验卫星”(法文缩写为 spot)的研究计划。1977年开始争取同欧洲合作,但未获成功。欧空局拒绝接  相似文献   

8.
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有一项研究计划,到2000年为完善斯波特卫星而研制民用雷达卫星。这颗卫星将从1994年开始研制。该卫星性能优于其它国家的对地观测卫星,如欧空局的地球资源卫星-1、日本的地球资源卫星-1和加拿大的雷达卫星。估计法国的雷达卫星将利用斯波特卫星的平台,以降低研制费用,集中力量制造卫星上的成像雷达。卫星将由阿里安4或阿里安5火箭发射,送入高约75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成像雷达将用两种扫描方式工作:一是用快速扫描方式,拍  相似文献   

9.
从1977年开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对地球遥感卫星用的所有分系统进行研究,并引进建立了美国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现已掌握了利用先进计算机判读陆地卫星照片的技术,并把照片提供给日本防卫厅,作为监视苏联远东军事部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86年起,日本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1A”。目前,这颗地球资源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日本的这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是海洋观测卫星的后继星。日本决定于1992年1~2月间用H1火箭发射它,主要任务是收集对探测  相似文献   

10.
日本通产省于1991年1月31日正式决定为美航宇局(NASA)研制搭载在地球观测系统平台卫星上的“现代航天器用热辐射和反射辐射计(ASTER)”这一地球观测探测器。其内容如下: 1.日本通产省从NASA获得研制ASTER探测器的通知。 2.ASTER是1987年由通产省与NASA协调研究开发的地球观测探测器,是世界最高水平的陆地观测探测器。研制成功后,可有效地用于资源勘察、大气和植被观测等地球环境问题方面的研究,所得数据共享。 3.根据通产省的委托由资源调查用观测系统研究开发机构(JAROS)进行ASTER探测器本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计划概况日本的地球观测卫星,是在日本科技厅(STA)的领导下,由“日本空间研究机构”(NASDA)具体计划与开展研制的。 1978年,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SACJ)制定了“日本空间研究方针的概要”。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建立地球观测技术并逐步使卫星走向实用化,日本应当研究自己的海洋观测卫星和陆地观测卫星系列。目前,日本正在考虑的有三颗海上观测卫星(MOS-1,2,3)和两颗陆地观测卫  相似文献   

12.
路迪 《国际太空》1999,(6):20-21
1999年4月15日,陆地卫星-7(Landsat-7)用一枚德尔他-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进入了一条高705km、倾角98.2°的太阳同步轨道。Landsat-7是美国航宇局(NASA)“地球使命计划”中的一部分,又是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和“泰罗斯”(Tiros)卫星的继承卫星,同时也是NASA1972年开始实施的Landsat计划中的最后一颗卫星。这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一个时代——即大型、昂贵的Landsat系列地球观测卫星时代行将结束,NASA的下一步将发展较小、较便宜和研制周期较短的地球观测卫星。Landsat-7的主承制商是洛马公司。卫星总经费约需8…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千辛万苦的长期努力,美国终于在1999年4月15日,成功地用“德尔它2”号火箭发射了期盼已久的“陆地卫星”7号资源卫星。 现代科技的发展表明,地球资源卫星在当今全球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人类从新的高度——宇宙空间观测地球上的大千世界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4.
宋河 《国际太空》2003,(1):16-16
□□2002年12月14日,日本H-2A火箭顺利把世界最大级别的环境观测卫星——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ADEOS-2)送入轨道。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的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是先进地球观测卫星-1(ADEOS-1)的后继卫星。其上面搭载有日本、美国和法国研制的5种最先进的监测装置,可以监测全球海、湖、云、雨、雪、冰等变化情况和植物分布状况,能够提高台风预测精度,对研究地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大有帮助。 1996年8月17日,日本用H-2火箭发射了ADEOS-1。其运行轨道高度为831km,倾角为98.6°,周期为101.2min,重复覆盖周期为41d,…  相似文献   

15.
第29届国际宇航学代表会议于10月1日至10月8日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举行,会议主题是“宇航学为促进和平与进步”。在铁托总统积极赞助下,由南斯拉夫宇宙航行学和火箭协会组织的本届大会将有1200名代表参加。大会将就现代宇宙航行学,特别是地球观测、太阳系研究、地球外层空间通信、载人空间飞行、空间法、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艾列尼亚喷气推进(Alenia Spazo)公司提出研制命名为“埃科萨特(Ecosat)”的环境监视卫星。它是一颗搭载有大型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敏感器的平台型卫星。 Ecosat环境监视卫星的任务是:①监视环境;②早期预报大面积的灾害;③分析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储量等。卫星拟用“阿里安-4”或“阿里安-5”火箭发射至高度为600km,倾角97°的太阳同步极轨道上,进行4~5年的观测。观测频率为9.6GHz。宽0.4m、长12m,重量400kg的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遥感器,分别能在纵摇和横摇方向上控制,上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宇局宣布,已选定了一个美国研究工作组,参加日本“太阳 A”探测卫星的研制,[以前称为高能太阳物理学计划(H-ESPP)],他们将通过这颗探测卫星观测X 射线和 r 射线,了解太阳上的高能现象。美国研究工作组将帮助提供一套观测仪器装在日本的“太阳 A”探测卫星上。日本预计1991年用“缪3S-Ⅱ火箭,从鹿儿岛  相似文献   

18.
平树 《太空探索》2014,(3):42-43
近来,印度航天似乎比较火: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5成功发射了本国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在全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目前只有美国、苏联和欧洲航天局成功探测过火星,也就是说印度有可能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2014年1月5日,印度又首次利用一枚第三级采用国产低温火箭发动机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运载火箭”将地球静止卫星-14通信卫星送入太空,由此成为世界第6个掌握低温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1982年3月24日,欧空局十四个成员国在巴黎开会,讨论并批准了欧洲第一颗地球遥感卫星的研制计划。此计划由该局应用处地球观测计划办公室管理,西德道尔尼公司领导的工业集团负责研制。计划在1983年底开始研制,1987年底用阿里安火箭发射。卫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沿海的开发,包括冰水域的开发,同时通过卫星获得全世界海洋的气象资料,改进全球气象预报。星上装备的合成孔径雷达,将用于陆地遥感及海洋观测。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1月4日,加拿大自行研制的第一颗雷达卫星由美国德尔它2号火箭送入太空,它是继俄罗斯“钻石”卫星、日本地球资源卫星和欧洲遥感卫星后的又一颗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新型对地观测民用卫星,必将对全球资源监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