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6,(5):119-124
针对卫星维修性、测试性和保障性工作中存在的概念不清、内涵不明、工作内容不确定等问题,在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的通用定义和要求基础上,结合卫星产品特点,分析了卫星维修性、测试性和保障性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有关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了维修性设计、测试性设计和保障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表明:卫星维修性设计重点是在轨维修性,兼顾地面需求;卫星测试性和测试、测试覆盖性概念不同但又有关联,卫星测试性设计重点是故障诊断策略和机内测试(BIT)设计;卫星保障性旨在保证在轨连续稳定运行,保障性设计的重点是提高产品可用时间和连续工作时间,降低对保障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子设备自身的特点,结合维修性要求和相关的标准、设计手册,提出了适用的维修性设计准则,以准则作为评价指标定性分析了某电子设备的不同设计方案.利用维修性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该设备的维修性设计优劣,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文中所用方法可为同类产品的维修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器在轨维修地面仿真验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载人航天器型号对微重力和真空环境下的维修性仿真验证需求,文章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混合式仿真验证平台。阐述了在轨维修仿真验证平台整体构架,建立了航天员模型、航天服模型及舱体维修模型,给出了在轨微重力和真空环境下进行维修的可视性、可达性及维修操作时间的仿真验证方法。利用该平台对在轨维修任务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有效仿真和验证在轨维修,为维修性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4.
现役装甲装备因采用传统的设计思想,维修性水平相当低下,开展现役装甲装备的维修性增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维修性增长的定义,分析了国内外装备维修性增长工作现状,提出了现役装甲装备进行维修性增长的途径和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5.
对维修性定量指标验证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基于虚拟现实的产品维修性定量指标验证系统,进而从总体框架、核心技术和验证方法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某型车辆传动装置为例进行了实例仿真分析.该方法为在产品研制设计阶段并行维修性定量指标的验证工作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云模型的装备维修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装备维修性评估问题,构建了装备维修性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的不确定性推理算法实现了定性语言的定量化转换,利用云图和云滴分布的定性描述表示维修性综合评估结果,使评估结果更具有直观性和说服力,研究成果为装备维修性评估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普及可靠性系统工程知识,明确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定性、定量要求及工作项目,系统地诠释可靠性系统工程中各工程专业的主要技术工作内容、方法及实施要点以及可靠性系统工程的主要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可靠性系统工程在型号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航天可靠性(含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测试性)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总结、研讨最新研究成果,探索适应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形势下的产品保证新模式,拟于2012年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外现行电气产品接线文件中接线图、接线表无明显过渡关系、图幅大、篇幅多的缺点,在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的实践中创立了“电气产品简化接线文件的设计方法与绘制规则”,是对现有绘制标准的一种革新。绘制出的简化接线图表直观、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能提高接线图表设计的正确性、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设计效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田洁  许宁 《航天发射技术》2000,(4):51-56,37
概述了战术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装备维修性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维修性设计要求。维修体制及自动化检测BIT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N的航天器系统级可测试性指标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航天器系统级可测试性设计的指标要求,对一种基于确定与随机Petri网(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etri Net,DSPN)模型的可测试性指标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航天器系统测试过程的DSPN建模,建立起系统级可测试性设计指标与其约束的联系,并利用求解模型同构的马尔科夫链来确定上述关系,文章同时给出了建模设计实例,进行了指标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在运载火箭方案论证设计阶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面向对象方法学的指导下,建立了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软件系统的对象模型、动态模型以及功能模型,划分了系统的组成模块,利用Visual studio 6.O和Office2000开发实现了该软件系统。对象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该软件系统可以完成不同型号运载火箭和不同优化设计性能要求的仿真优化计算,软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3.
Informed maintenance for next generation reusable launch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rhaps the most substantial single obstacle to progress of space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pace for human benefit is the safety & reliability and the inherent cost of launching to, and returning from, space. The primary influence in the high costs of current launch systems (the same is true for commercial and military aircraft and most other reusable systems) is the operations, maintenance and infrastructure portion of the program's total life cycle costs.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RLV) maintenance and design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two separate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with often conflicting objectives - maximizing ease of maintenance versus optimizing performance, size and cost. Testability analysis, an element of Informed Maintenance (IM), has been an ad hoc, manual effort, in which maintenance engineers attempt to identify an efficient method of troubleshooting for the given product, with little or no control over product design. Therefore, testability deficiencies in the design cannot be rectified. It is now widely recognized that IM must be engineered into the product at the design stage itself, so that an optimal compromise is achieved between system maintainability and performance.The elements of IM include testability analysis, diagnostics/prognostics, automated maintenance scheduling, automated logistics coordination, paperless documentation and data mining. IM derives its heritage from complimentary NASA science, space and aeronautic enterprises such as the on-board autonomous Remote Agent Architecture recently flown on NASA's Deep Space 1 Probe as well as commercial industries that employ quick turnaround operations. Commercial technologies and processes supporting NASA's IM initiatives include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technologies from Boeing's Commercial 777 Aircraft and Lockheed-Martin's F-22 Fighter, automotive computer diagnostics and autonomous controllers that enable 100,000 mile maintenance free operations, and locomotive monitoring system software.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NASA's long-term strategy,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lans for Informed Maintenance for next generation RLVs. This will be done through a convergence into a single IM vision the work being performed throughout NASA, industry and academia. Additionally, a current status of IM development throughout NASA programs such as the Space Shuttle, X-33, X-34 and X-37 will be provided and will conclude with an overview of near-term work that is being initiated in FY00 to support NASA's 2nd Generation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Program.  相似文献   

14.
载人航天器设计中的可维修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维修性技术是载人航天器的主要特点之一,载人航天器总体布局和安装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航天员营造出优良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通过可维修性技术提高载人航天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在设计初期就需将可维修性技术考虑其中,制定、编写相关可维修性技术的标准、规范及专项要求文件,通过相关专项地面试验,研制载人机动装置及专用工具,设计符合航天员信息感知机能特性的操作界面,逐步实现我国未来载人航天器在轨可维修性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并在后续不断累积的在轨实际飞行试验中通过航天员操作,进一步完善、改进可维修性技术内容,最终形成具有适应我国特色的可维修性技术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详细阐述了学院科研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为了保证系统的松耦合和可维护性,采用了n层架构,为了使系统开发稳定、高效除使用成熟的程序开发框架和集成开发环境外,还使用了代码生成工具辅助开发。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不仅满足了学院的科研统计工作,还对类似的系统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详细阐述了学院科研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为了保证系统的松耦合和可维护性,采用了n层架构,为了使系统开发稳定、高效除使用成熟的程序开发框架和集成开发环境外,还使用了代码生成工具辅助开发。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不仅满足了学院的科研统计工作,还对类似的系统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万创 《上海航天》1996,(1):20-24,29
针对地空导弹的特点,论述了维修性设计的重要性,认为维修性是一种设计特性,必须对武器系统研制开始就要加以考虑,并贯穿于整个寿命周期中。提出了维修性设计要求,并讨论了维修性指标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某型无人直升机遥控系统BIT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内测试 (Built- In Test,简称 BIT)是一种能显著改善系统或设备测试性和诊断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文中研究如何在遥控系统中运用 BIT技术来提高其测试性 ,并提出了一种分层测试方案 ,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某型无人驾驶直升机 ,满足了遥控系统的测试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测试性要求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论述了可测试性的重要性,认为可测试性是一种设计特性,必须从武器系统研制开始就要加以考虑,并贯穿于整个寿命周期中。提出了可测试性的具体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讨论了可测试性的分配问题,给出了分配步骤,最后用例子来说明如何分配可测试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微振动分析,给出了一种结构-控制-光学一体化建模方法:将微振动干扰源模型、整星结构模型、控制系统模型和光学系统模型按照实际的物理联系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预测空间相机在轨微振动的像移响应和干扰源到像移的传递特性。以某遥感卫星为例,将其微振动下的像移响应和传递特性与工程中的其他处理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体化建模分析方法从原理上更接近卫星在轨实际工作情况,能够给出较为合理的微振动分析结果;其他工程处理方法的分析结果均与一体化建模分析方法有差异,使用时应根据设计和分析的具体目的与条件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