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05年北京时间4月12日20时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长征三号乙”捆绑式运载火箭带着中国航天的更高希望,成功地将“亚太六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自1999年以来,我国首次进行的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发射。一举打破了对外卫星发射服务6年的沉寂。  相似文献   

2.
4月18日晚23点59分,中国航天长征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其优美的腾空姿势把“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两颗卫星送入太空,成功完成了一箭送双星的发射任务,书写了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9箭11星的火红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3.
许彤 《太空探索》2005,(1):F002
2004年11月18日.“试验卫星二号”成功发射.为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划上了圆满句号.至此.中国航天完成了全年发射8次的任务.共将10颗各型卫星送入太空.显示了中国航天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航天发射能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4.
低谷 内外交困 从1996年2月15日、8月18日长征火箭两次发射失利后,国际用户对长征火箭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保险费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加上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反华势力借口中国利用发射美制卫星获取了导弹技术,而停发了美制卫星运往中国发射的许可证,导致自1996年下半年到2000年的4年间,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只签到一个发射服务合同,对外发射任务由曾经一年6次,一下子下降到零。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活动走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5.
4月18日晚23点59分,中国航天长征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其优美的腾空姿势把“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两颗卫星送入太空,成功完成了一箭送双星的发射任务,书写了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9箭11星的火红开篇之作。金牌火箭刷新自我火箭按预定计划  相似文献   

6.
1996年2月15日,在向全世界转播的发射实况的荧屏上,威武壮观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托举着INTELSATVIIA卫星在发射台上准备出征。然而,火箭在发射22秒后,撞在发射场附近的山坡上,星箭俱毁,发射惨遭失败。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黑色星期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中国航天成果丰硕,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工程、高分专项、探月工程三期等国家重大工程持续产出重大成果,新一批航天重大工程陆续启动或开展论证,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2022年堪称又一个“超级航天年”。火箭发射屡创纪录2022年1月17日,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试验十三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打响了中国航天发射开门红。这一年,中国航天发射持续刷新纪录,火箭综合运载能力不断提升,为各项航天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3月10日,随着天绘六号A/B星发射成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航天器达到了400颗。在中国航天史上,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是一个划时代的、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时刻,实现了我国人造卫星“从无到有”的跨越,开启了中国人逐梦太空的新纪元。它是中国航天事业第一个里程碑。从第1颗到第400颗,五院人55载逐梦太空放飞强国梦想,400星船遨游宇宙谱写壮美篇章。在五院成功发射“400星”之际,让我们一起沿着时间的轨迹,回顾中国空间事业光辉历程中的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 1 0月 2 8日上午 1 1时 1 7分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六十八次飞行。“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在发射 1 0多分钟后与火箭成功分离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随即传来数据 ,卫星准确进入太阳同步预定轨道 ,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传输型遥感卫星 ,其总体性能和技术水平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和稳定运行 ,标志着中国航天遥感技术日臻成熟。“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首个《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8)》,对2018年中国航天活动进行盘点,全面展示了中国航天的最新发展与成就。成果丰硕,中国航天在世界航天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智慧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活动创造新纪录,发射次数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载人航天开启建设空间站阶段,新一代载人飞船进展顺利。探月活动取得重大突破,嫦娥四号探测器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北斗三号基本完成系统部署并投入运行,正式提供全球服务。第一颗天文观测卫  相似文献   

11.
“长征”二号丁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亦称上海航天局)抓总研制的一种改型低轨道二级火箭,是我国当时二级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的一种火箭。它在历次发射中,均以成功告捷,为中国航天立下了汗马功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武铠 《太空探索》2006,(12):4-5
10月23日清晨7时24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绵绵山峦见证了中国航天的一次标志性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冲天一举,将实践六号02组两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同时书写了中国航天历史上颇具意义的几个数字;走过50年的中国航天迎来了新时期首次宇航发射的成功;我国长征系刊运载火箭取得了1996年10月以来的第50次连续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3,(7):24-25
5月25日零时3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随着“北斗一号”卫星的发射升空,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已进行了第70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达到了90%,充分展示了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中国航天专家25日在此间指出,根据国际航天界通行的计算标准,长征运载火箭的总体技术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这位专家介绍说,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在90%以上,可以认为进入了国际一流水平。“北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长征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从第69次发射时的89.8%提高到了90%。它标志着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巳经跻身于国际一流运载火箭的行列。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4%,欧空局的“阿里安”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3%,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0%。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龙乐豪总师回顾了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现有主要的火箭型号进行了分析介绍:“长征”1号(CZ-1):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起步于1956年10月。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中国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这是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1月18日18点4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声巨响震破了山谷的寂静,在橘红色火焰的助推下,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护送着我国新技术演示验证卫星——试验卫星二号刺破长天,将2004年中国航天“八箭十星”任务中的最后一颗卫星顺利送入轨道。这也是素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二丙”在一年时间内连续第5次成功发射,这无疑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6.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21日签订了卫星发射服务合同。长城公司根据合同将用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发射“韩国多用途2号”对地观测卫星(“阿里郎2号”)。这是长城公司首次为韩国提供卫星发射服务。 “韩国多用途2号”卫星是韩国宇宙航空研究院在政府的支持下开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08,(3):53-53
2007年10月23日,20名在2006年“神箭神舟”杯中国航天50周年知识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选手齐聚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实现他们共同的心愿——观看“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让我们通过图片来一起感受他们这次的“月城”之旅吧。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07,(12):64-64,F0003
中国航天1-封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隆重集会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2-4风云今再起双星耀九天——风云二号D星将成为北京奥运会气象观测主力军/杨振荣2-6风起云涌一览无穷2-1450年前的秘密首次公开——钱学森手稿《导弹概论》正式出版/石磊4-封二中国飞航事业鹰击长空天风壮5-封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6-封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6-42007年民用卫星发射迎来开门红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B”卫星/黄希6-6海洋一号B星我国蓝色国土的“守望者”/紫晓宗河6-10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阶段/刘思燕7-4尼日…  相似文献   

19.
正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19年,中国航天继往开来,创新登攀,航天运载能力取得重要突破,卫星系统建设快速发展,月球探测创造新的里程碑,商业航天力量磨砺成长。过去一年来,中国航天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体系化发展和高效服务为主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夯实产业基础,为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2019年,中国航天稳步前进,捷报频传。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和捷龙一号商业火箭迎来首秀,"双曲线一号"实现民营运载火箭零的突破,长征五号火箭再度出征,重返航天发射舞台;重大卫星项目高歌猛进,北斗卫星导航工程完成7箭10星高密度全球组网,高分十号、七号、十二号卫星相继发射成功,鸿  相似文献   

20.
4日苏联回收了一颗军事侦察卫星宇宙2077。 7日中国在四川省西昌发射中心建成了一座大型运载火箭发射设施。这一工程是为适应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为国际空间技术服务需要而建造的。 11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航天中心进行了H-2运载火箭第一级LE-7低温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验,结果失败。苏联从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伽玛射线天文观测卫星。它载有两台望远镜:Disk-M望远镜(研究低能辐射);Pulsar X2望远镜(观测X射线)。科学数据将由法国设计的星上Spec-trum-2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