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温度变化、添加剂种类与含量等因素对 AP/HTPB 推进剂断裂能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推进剂的断裂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键合剂可以改善推进剂的抗撕裂能力,提高其断裂能.当推进剂的粘附指数接近1时,推进剂的断裂能最大。  相似文献   

2.
将透明燃烧仪进行改装增加了光强检测和记录仪,能够对推进剂燃烧进行动态检测和记录,以便研究推进剂点火、加速燃烧、稳定燃烧和熄火各阶段的变化。用这种装置进行了模拟推进剂燃烧的研究,并尝试筛选了一种RDX/HTPB/A1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推进剂静态燃速测试和细高氯酸铵粒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细高氯酸铵贮存时间对中燃速丁羟推进剂与细高氯酸铵粒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时间内,中燃速丁羟推进剂的燃速与细高氯酸氨贮存时间存在线性关系;在配方中,细高氯酸铵的含量不同,其贮存时间对中燃速丁羟推进剂燃速的影响也不同;细高氯酸铵贮存时间对中燃速丁烃推进剂燃速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细高氯酸争粒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固体贫氧推进剂与固冲组合发动机组成一种新的推进系统,可使推进系统比冲成倍增加,固体贫氧推进剂具有氧化剂含量低,金属燃料添加量增加的特点。目前,固体贫氧推进剂可分为贫氧烟火推进剂和贫氧复合推进剂两大类,每类各有其优缺点,文中讨论了固体贫氧推进剂的评价指标并对其配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由硝酸羟铵(HAN)、甘氨酸和水组成的单元推进剂对环境无害。采用这种新型推进剂进行了火箭发动机试验,以测定小推力(4.5~9.0N.推力级别)催化分解推力室的性能和寿命特性.研制硝酸羟铵基推进剂长寿命催化反应室,是对当前单元推进剂技术的挑战。硝酸羟铵与燃料配混燃烧后产生的燃气,分子量比较高,需要把燃烧室温度限定在目前催化剂耐高温性能范围内,以便将发动机比冲保持在能够接受的水平。硝酸羟铵与燃料配混燃烧后产生相当多的水蒸汽,使工作环境更加恶劣。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在这种高温水蒸汽环境中,表面积和活化金属都有所损耗。通过发动机性能试验和寿命试验,本文讨论了目前硝酸羟铵推进剂推力室研制过程,推力室设计和催化剂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固体填充剂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微型动态拉伸装置测试手段,对含固体颗粒填充剂的丁羟复合固体推进剂(HTPB)和硝酸酯增塑的聚醚高能推进剂(NEPE)中的微相结构进行了断口微观形貌观察和推进剂拉伸试件在拉应力作用下的断裂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固体颗粒的形状,粒径尺寸,粒度分布和级配变化,以及固体填料/粘合剂的界面性质等因素对推进剂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模拟助推器是为提供××导弹飞行试验而研制的。燃烧时间为0.3+0.05s(+20℃)。为了满足发动机短时间工作的要求,相应地要用惰性推进剂替代大部分真实推进剂。惰性推进剂除有较强的抗燃蚀能力外,还应在力学性能、密度等方面与真实推进剂相一致,并与真实推进剂间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在制造上涉及二次固化整型等工艺过程。文中重点介绍了惰性推进剂的配方工艺以及模拟助推器整个燃烧室的装药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特点及其对贫氧推进剂的要求,对国内外铝镁贫氧推进剂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评述,指出了铝镁贫氧推进剂当前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Kubot.  N  戴仙雅 《上海航天》1989,(2):31-35
为了解高能叠氮聚合物的燃烧速率机理,对GAP(聚叠氮缩水甘油醚)推进剂的燃烧和分解过程作了研究.GAP推进剂的特点是在分子结构中附有-N_3官能团,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单位质量GAP推进剂所含的能量相对较低,GAP推进剂的燃速也较高;而且其燃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温度和GAP推进剂中的混合浓度.AGP推进剂的燃速随着单位质量的GAP推进剂中-N_3官能团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GAP燃烧火焰结构的热分布试验和热化学试验中可发现,燃烧表面放出的热量比由热气流反馈到燃烧表面的热量大得多,GAP的初始分解是由-GH_2-N=N_2分子结构中键断裂生成-C≡N N_2引起的.该分解反应具有高达685kJ/mol的放出热,由此可得,所观察到的高燃速是由燃烧表面的热分解反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复合固体推进剂双参数断裂准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合固体推进剂裂纹尖端的损伤特性,基于Dugdale模型建立了一个复合固体推进剂双参数断裂准则。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和单边断口断裂试验求得了双参数断裂准则中的两个材料参数。利用该准则对含有不同长度裂纹试件的破坏载荷进行预估,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表面张力贮箱的微重力实验验证--静平衡与重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制的表面张力贮箱保证在微重力或无重力环境下、在任何时候都能向系统提供不含气的推进剂,因而需要确定液体的空间分布以及在给定微重力加速度下的重定位过程,以便为贮箱的设计提供依据。为此,按照相似理论用缩比模型进行了一系列微重力落塔实验,然后根据测定的重定位时间计算出原型表面张力贮箱的重定位时间。  相似文献   

12.
低温动态准双轴拉伸加载下HTPB推进剂的热老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热老化后三组元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在低温动态准双轴加载下的性能,开展了不同热加速老化时间、不同温度和应变率条件下推进剂的准双轴拉伸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SEM)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加速老化前后,推进剂的拉伸曲线趋势、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及细观损伤形式保持一致,改进型非线性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1~100 s -1 应变率范围内典型力学性能参数随热老化时间的非线性变化关系。随温度降低,老化后推进剂的断面形貌由“脱湿”变为AP颗粒断裂,热老化、低温以及高应变率载荷的叠加使得推进剂的细观损伤变得更加严重,但准双轴拉伸时损伤程度相比单轴拉伸时有所减弱。热老化32 d、74 d和98 d后-50 ℃、 14.29 s -1 加载条件下的最大伸长率分别为未老化时室温、0.40 s -1 条件下数值的28.79%、27.58%和25.63%,该参数定义可为分析长期贮存后战术导弹SRM药柱在低温点火条件下结构完整性失效的准则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丁羟推进剂拉伸断裂行为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扫描电镜及附属微型动态拉伸装置实验手段,对丁羟基复合固体推进剂进行了断口微观形貌观察和电镜微型拉伸试件在应变状上的断裂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从推进剂拉伸力学行为的微观结构变化以预示其宏 同力学性能,改善丁羟推进剂粘合剂与固体颗粒之间的界面性质,是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NEPE固体推进剂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及扭辫法研究了不同粘合剂系统中异氰酯活性基团与羟基基团的当量比值,扩链剂以及预聚时间对NEPE固体推剂的次级转变温度、等参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该类推进剂配设计和工艺参量选择提供了必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环境压强对NEPE推进剂单向拉伸力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拉速、不同环境压强对NEPE推进剂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压强对NEPE推进剂力学行为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超过该阈值后,环境压强对最大强度的影响不大,对最大伸长率无明显影响规律。同时,采用双剪强度理论,建立了NEPE推进剂最大剪应力强度与环境压强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关系式得出,在低温下推进剂最大剪应力强度对环境压强更敏感,并对该关系式的其他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采用SEM法观测结果表明,环境压强主要在抑制颗粒脱湿、降低空穴方面有较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维非稳态传热、传质、裂纹扩展方程,对复合固体推进剂在静电激励下的危险性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了使一种HTPB推进剂发生危险的临界放电能量为0.74 J,与文献报道值0.76 J接近,说明本数值计算模型比较准确。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考察了某推进剂的特征参数,如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度、固相分解热、燃速及静电放电时间对该推进剂发生危险时的临界放电能量和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放电时间、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度、燃速对推进剂发生危险变化的临界能量影响较大,断裂韧性越大、裂纹扩展速度越低、燃速越高的推进剂越容易在静电激励下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非自燃推进剂固液火箭发动机的点火特性,并分析了点火起动程序设计、烟火剂点火器和复合固体引燃器的试验过程,结果表明;应用烟火剂点火器和预设固体引燃器,不仅能保证点火起动安全无误,而且还适用于多种非自燃固液发动机的点火 。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合固体推进剂材料,建立了与温度相耦合的蠕变损伤演变模型,进行了单轴和双轴条件下蠕变破断试验,确定了材料参数.该模型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应力分析、寿命预估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窦双庆 《火箭推进》2008,34(1):49-53
针对凝胶推进剂压力损失的计算方法与常规推进剂存在很大差异,结合对非牛顿流体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凝胶推进剂在管路中的流动特性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对凝胶N2O4及凝胶UDMH液流试验的压力-流量数据,分别采用指数方程、多项式方程和直线方程三种方法进行曲线拟和、对比分析,反映了凝胶推进剂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对系统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明确了凝胶试验系统试前应采用真实介质进行冷调,并为系统调试数据提供了可行的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