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政府放松管制将民营资本带入航空运输业,到多家民营航空改弦更张投入国字号旗下,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在中国步履艰难。作为国有航空公司的补充,未来民营航空的生存空间将在支线和低成本航空。  相似文献   

2.
民企跃跃欲试,政府积极开路最近,一则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广东的一家民营通信公司已获民航总局批准,开始着手在西部城市成都筹建一家支线航空公司——鹰联航空有限公司。这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是因为鹰联航空一旦成功获得运营,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也是第一家支线航空公司。过去几年来,虽然民营资本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民航业内,但它们都还只是停留在小规模参股和业务承包上。去年,均瑶集团有意收购宜昌机场,并且已经获得了民航总局的批准,但笔者致电均瑶集团上海总部,得到的只是相当低调的模糊答复,看来好事多磨,…  相似文献   

3.
民营奥凯航空公司的新型波音737飞机在2005年的早春伴着众人的关注飞上了蓝天。这是我国民航历史上诞生的首家民营航空运输企业。紧随其后,鹰联、春秋等民营航空公司的筹建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两家航空公司很有可能也将在年内拔地而起,飞上蓝天。在此之前的2003年,我国在海南首次进行开放第五航权的试点,随后,厦门、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相继在不同程度开放第五航权。2004年7月,《中美航空协定》签定,它使多家势力强大的美国航空公司得以登陆或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不仅如此,席卷世界的廉价航空潮也在开始冲击中国的“堤岸”,泰国亚…  相似文献   

4.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5,(4):4-4,6
民营航空起飞步伐沉重2月28日的《第一财经日报》载文说,争吃廉价航空市场的民营企业面临政策、成本和人力三重障碍。首先是政策之困:1月15日《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的出台,给了民营企业创办航空公司名正言顺的资格,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它们的“后腿”,因为这意味着三家筹建中的民营航空公司所有的申办手续又需要重新走一遍。去年10月27日民航总局下发的《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飞行安全的通知》,更为民营航空公司“上天”增添了一定的压力。其次是人才之缺:摆在民营航空公司面前最大的尴尬是“有锅有米”,就是缺“巧…  相似文献   

5.
奥凯航空公司作为首家起飞的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经历长期的内部纷争之后,终于停止了航空客运业务。虽然这一结果并不出乎预料,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网7月20日登载周音《中国民营航空——流泪的蝴蝶能翩舞?》。该文引述中国一民营航空公司高管人士的话,指出有“四大门槛”阻碍着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首先是飞行员不能自由流动;其次飞机的引进不能自主决定,须配合国家调控;再次是市场的准人没有放开;最后是机场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民航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冲击的重要阶段。2004年中国民航总局先后批准了4家民营资本筹建新的航空公司,分别是鹰联、奥凯、春秋、华夏,其中奥凯航空公司已于2005年3月11日开始运行,7月18日国内首家坚持低成本低票价模式的春秋航空顺利升空,另外一家民营航空公司鹰联航空也在7月26日完成了首航。民营航空公司的成立为中国民航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民营航空公司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政府如何依法加强航空运输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航空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宏观调控,维持公平竞争的航空运输市场秩序,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航空货运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统计数据表明,航空货运增长率已远远高于航空客运市场增长率,成为航空公司重要的利润支柱。东航货运发展起步较早,1998年实现客货分离并成立国内第一家专业航空货运企业--中国货运航空公司,2004年组建了国内第一家专业航空  相似文献   

9.
11月27日,国内又一家新兴民营航空公司——东星航空公司分别与空客和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签署协议,意向购买和租赁各10架A320飞机,合同总价值高达120亿元人民币。作为一家刚准备起步的航空公司,如此大动作让人们再一次将目光聚集到中国民营航空公司身上。2004年,民航总局批准筹建5家民营航空公司,一时间,引起社会上对民营航空公司的广泛关注。有专家认为,在中国民航的发展历史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省市成立地方航空公司对民航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第三批航空公司将以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产业为标志。2005年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秋季开始,一家尚未正式注册成立的航空公司——鹰联航空有限公司就成了业界和舆论界谈论的焦点。虽然不同的关注来自不同的角度,但是无一例外首先吸引人们注意的是,它有可能成为我国第一家拥有定期航线的民营航空公司,而在过去的历史记录中,渗透进入民航业的民营资本寥寥可数,更不用说处于控股或独资的地位。最早进军民航的“第一人”是王均瑶,他在1991年首开中国民航史上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温州航线。之后,他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包下全国400多个航班。2000年,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与四川禾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用航空》2008,(2):5-5,8
1月17日,《中国联合商报》发表文章《民营航空“渐入佳境”规模扩张仍尚待时机》报道,2008年初,吉祥航空公司成功引资1亿美元境外私募基金。资金的引进,将为吉祥航空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的民营航空在经历了创业初期的“阵痛”后,开始逐渐走出低谷。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与国有控股航空公司的差距,民营航空在自身的发展道路上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宋璐 《大飞机》2021,(1):58-61
近年来,除了春秋、吉祥等较大的民营资本控股的航空公司外,小型民营航空公司纷纷出现重组、寻找合作方或者破产等情况,尤其是2020年疫情来袭之后,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小型民营航空公司的合作方主要包括大型国有航空公司(东星并入国航)、地方资本(湖南政府入资红土航空等)和民营航空公司.由于小型民营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小,航线网络单薄,与大型航司网络匹配度低,大型航司收购小型民营航空公司的意愿往往并不高,因此,小型民营航空公司主要以地方资本作为重组对象.  相似文献   

13.
民营资本破冰航空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13日,民航中南管理局前往湖南调查”蓝翔通用航空公司”的特派小组表示,“蓝翔”并无任何经营许可证,涉嫌违规操作,已经被叫停。湖南民营航空公司“私生”风波,似乎给今年以来民营资本破冰航空市场罩上了一层阴影。但是,民航官方表示,民航总局对民营企业有较宽松的政策,只要按照正规的手续来办,凡是符合法律条件的企业都可以进入通用航空领域。日前,国家信息中心推出《中国行业年度报告(2004年版)》预测,2004年民航公共运输业仍然处于高速成长期。民航总局近期将逐步放松货运航空公司、支线航空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民航…  相似文献   

14.
最近,关于民航的几个热点话题,都和该怎么样看待航空运输业的市场集中度问题有关。 第一个热点问题是关于民营航空公司的命运问题。在东星航空公司被迫进入破产程序后,许多媒体发表了评论。除了反省一些民营航空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外,以下几个观点比较集中。一是民航主管部门没能为民营航空公司提供一个好的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环境,“弱小的民营航空公司不但得不到政策扶植,反而面临诸多政策上的禁飞区”。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高投入低收益的航空业,中国航空公司的内外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三足鼎立的航空联盟,已有两家进入中国市场;第二轮大规模的航空公司合并与控股,东航上航整合,国航控股深航;民营航空公司及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影响着传统航空公司的营销方式;国内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逐渐改变着国内运输市场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18日,国内首家坚持低成本低票价模式的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顺利升空,首航执行上海一烟台航班。7月26日另外一家民营航空公司鹰联航空也在成都隆重举行了首航典礼。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航"十一五"飞行员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新 《国际航空》2007,(3):32-33
现有民用航空器数量及"十一五"需求分析截至2006年4月,我国全民航共有民用航空公司79家,其中,运输航空公司15家,通用航空公司64家。2006年下半年,我国民航运输领域又陆续新增了长城航空、翡翠货航、东星航空、华夏航空以及吉祥航空等数家中外合资或民营的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18.
<正>总公司位于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华夏航空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支线客货运输的民营航空公司。目前,华夏航空公司已建立起了贵阳和重庆两个运营基地以及江西赣州分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11日,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有限公司获得民航局颁发的运行合格证书,顺利进行了首次运行,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入航空运输领域。奥凯从筹组到正式运营,历时近十个月,在此期间,在适航维修方面,公司完成了飞机的引进、运行合格审定、维修许可审定和人员执照签署等工作。本文将就航空公司建立过程中的适航维修问题进行全面论述,以利于处在筹建过程中的公司顺利完成这方面的审批,避免因不了解民航规章而影响筹建进程。筹建航空公司首先需要明确的几个战略层面问题第一,公司准备使用新飞机还是旧飞机,是购买飞机还是租赁飞机我…  相似文献   

20.
媒体集萃     
“四大门槛”阻碍中国民营航空公司发展中国新闻网7月20日登载周音《中国民营航空——流泪的蝴蝶能翩舞?》。该文引述中国一民营航空公司高管人士的话,指出有“四大门槛”阻碍着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首先是飞行员不能自由流动;其次飞机的引进不能自主决定,须配合国家调控;再次是市场的准入没有放开;最后是机场问题。低成本航空公司不需要华丽的机场装潢,不需要吃喝玩乐,它需要旅客登机手续的简化、快速并及时通过。新加坡樟宜机场专门为低成本航空公司修了四号候机楼,就是在支持和鼓励低成本航空公司。文章引用业内人士的话指出,对于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