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热膨胀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将材料应用于高温领域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更显得格外重要,它是衡量材料热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进行设计的必要数据。因此,世界各国对各种材料在高温下的热膨胀系数的测定方法做了不少研究。目前,这些方法多数用于块状样品的测试,而且需  相似文献   

2.
在离心力场下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的初生硅发生向内周方向的偏移,改善了组织,并在凝固后形成倾斜分布,由此带来诸如硬度、耐磨性、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的梯度变化,从而形成一定意义下的梯度功能材料. 过共晶Al-Si合金由于初生硅的存在,使得合金具有耐磨性好、热膨胀系数低、高温性能好等特点,这对于在高温高压、高速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活塞来说,是理想的合金材料.然而,由于初生硅呈粗大块状或板片状,恶化机械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限制了材料的实际应用.如果将高硬度的初生硅偏聚于材料中要求耐磨、耐热的一侧,其余部分为高塑性和强韧性的基体组织,既满足了机械性能的要求,又满足了其他特殊性能的要求,成为一种组织和性能呈倾斜变化的梯度功能材料,则可望开辟过共晶Al-Si合金应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高级宇航材料,由于它具有卓越的烧蚀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而且重量轻、比重较小、热物理性能也较好,因此已经广泛地被用作战略核武器的再入防热材料,特别是州际导弹的鼻锥材料、火箭发动机的喷管喉衬材料,以及飞机的刹车片材  相似文献   

4.
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膨胀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体改性前后C/ C 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体改性前C/ C 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完全符合碳素材料的一般线性变化规律,而基体改性后C/ C 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在900 ℃以前为线性关系,在900~1500 ℃之间为指数关系。通过数学推导与实验验证,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合理性与可靠性,这对于改善C/ C 复合材料与其抗氧化涂层之间热膨胀系数的匹配程度,全面提高C/ C 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聚硅氧烷为先驱体,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Cf/Si-O-C复合材料,同时测试所得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韧性、剪切强度、密度、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耐烧蚀性能.结果表明,SiCf/Si-O-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对所得材料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界面结构与致密度是SiCf/Si-O-C复合材料具有高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2.5DC/SiC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热膨胀仪和激光脉冲导热仪测试2.5D C/SiC复合材料从室温到1400℃纵向、横向的热膨胀系数和厚度方向的热扩散系数.结果表明,2.5D C/Si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升高,在350℃和700℃附近出现波动,且横向的热膨胀系数略高于纵向.热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且下降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缓.CVD SiC涂层后,材料热扩散系数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7.
M40J/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和高的比模量,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而且在真空条件下质损率低,是目前我国航天应用卫星结构的主要材料,本文对M40J/环氧树脂面板蜂窝夹层结构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两种环氧树脂的几项性能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8.
瞬态平面热源法作为一种非稳态热物理性能测试技术,其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和试验参数的确定是正确评价和应用这种测试技术的前提条件。本文详细描述了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装置对热物理性能标准材料奥氏体不锈钢所进行的比对测试,并由此考察这种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的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纳米尺度下材料显微硬度测试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在纳米尺度下测试材料显微硬度的原理,并对这种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JH-5型数学式测厚仪是一种由晶体管数码显示的超声波厚度测量仪器。该仪器具有量程大、精度高、稳定性好、测读简便、能测量多种材料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测厚仪器。我们参照一二二厂的图纸自行制造了这种仪器,并对原设计中的电源部分作了一  相似文献   

11.
灌封材料通常指的是浇注在电子元器件周围的塑性材料,用来防护电子元器件,在搬运或振动时作为支撑,有时要具有导热、介电等其它作用。由于灌封材料与电子元器件材料在热膨胀系数间的差别,可能在灌封材料中造成  相似文献   

12.
国外工艺动态Thermo-span合金在PW4084发动机上的应用在波音-777飞机候选动力装置PW4084的选材过程中,高压压气机控制叶尖间隙的材料非常重要。这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必须比盘及叶片材料的系数小。最后选择了CTX-909及ThermoSp...  相似文献   

13.
激光熔覆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激光熔覆技术更好的运用于我国的航空制造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航空材料是武器装备研发与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科技先导[1],强化航空材料基体硬度和耐磨性能对于航空材料的改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耐热、耐油弹性灌注材料的配方设计、性能测试及灌注工艺方法。它的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与端羧基丁腈橡胶的共聚物。这种材料及工艺方法用于伺服阀线圈组件的灌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SiC颗粒影响SiCp/Cu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SiC颗粒含量、粒度及纯度对SiCp/Cu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影响材料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率的主要因素为SiC颗粒含量。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率降低;SiC颗粒越小,热膨胀系数越低,而导热率越好;适当增加杂质含量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导热率。  相似文献   

16.
对平视显示器滤光镜的制造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滤光镜的材料特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滤光镜的光谱特性。通过风浴聚合的方式制备滤光镜原板,提出了一种增加滤光镜表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制造了一种性能更优的新型滤光镜。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经偶联剂KH550,KH560及KH570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硅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通过DMA,TMA及TGA等测试手段表征所制备覆铜板的刚性、热膨胀系数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KH560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较表面处理剂为KH550、KH570及未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具有更好的流变特性和更低的熔融黏度;在树脂体系中引入二氧化硅,可以有效地提高覆铜板基材的综合性能,与未添加二氧化硅相比,具有更高的存储模量和更低的热膨胀系数;当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50%时,50℃时基材存储模量提高了83%,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热膨胀系数α1降低了153%。  相似文献   

18.
俞立平  潘兵 《航空学报》2022,(6):292-303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材料和结构在地面考核试验中高温变形的准确测量一直是困扰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测试技术难题之一。建立了基于单个普通相机/紫外相机和组合式平面反射镜相结合的单相机高温三维数字图像相关(3D-DIC)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高亮度单色光照明(蓝光/紫外照明)和带通滤波成像(蓝色/紫外滤波片)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成像技术克服高温测量过程中的热辐射干扰问题。首先,采用面内和离面平移实验验证了“主动成像”单相机3D-DIC系统的位移测量精度。然后,利用建立的蓝光单相机3D-DIC系统测量了不锈钢和氧化铝陶瓷试验件不同温度下非直接受热面(后表面)的全场变形,实验测得的材料热膨胀系数与航空材料手册参考值一致。最后,利用建立的紫外单相机3D-DIC系统测量了不锈钢材料直接受热面(前表面)的全场变形,测得材料热膨胀系数同样与参考值接近。  相似文献   

19.
复合材料具有设计性强、重量轻、硬度高、耐腐蚀、抗疲劳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建筑等领域.但复合材料制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缺陷,引起质量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无损检测非常必要.目前射线检测仍是复合材料无损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直观、成本低等优点,已进人工业产品无损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20.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对飞机结构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比重小的特点,同时具有线膨胀系数小,内阻尼大,减振性好,耐疲劳等优点。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航空结构材料。近十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国外有了较大的进展,已在飞机上应用。国内已有不少单位正在研制这种新材料,并在航空零部件的研制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