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东方红炼油厂的燃气—蒸气联合循环装置中,用Spey MK—202燃气轮机的核心机作为燃气发生器、燃料使用炼油厂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于气。于气由H2(氢)、N2(氮)、C1(甲烷)、C2(乙烷、乙烯)、及少量的C3(丙烷、丙烯),C4(丁烷、丁烯)组成,其热值为8000Kcal/kg左右。spey发动机使用液体燃料,为掌握使用气体燃料改型燃烧室的性能,需做单管燃烧室的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液膜内冷和辐射外冷方式小推力火箭发动机室压的设计上限,针对推力为1kN四氧化二氮/一甲基肼火箭发动机,开展了不同室压下发动机推力室构型设计和冷却性能计算。固定液膜冷却剂流量,比较分析了不同推力室室压下气壁温和热流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推力和膜冷却流量不变条件下,随着室压的提高,推力室尺寸大幅度减小,热负荷大幅增加,最高气壁温也增加;在选用材料正常工作条件下,存在室压设计上限。  相似文献   

3.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复合冷却流动与传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预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复合冷却性能,建立了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和超临界氢的三维仿真模型以及推力室内燃气和超临界氢膜的轴对称二维仿真模型。通过边界耦合发展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复合冷却流动与传热的数值仿真方法。对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推力室内部燃气、超临界冷却膜、室壁和再生冷却剂进行了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仿真研究。研究表明,仿真方法可较好地预测推力室燃气及再生冷却剂的流动和传热,计算得到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燃气侧壁面最高热流密度为129MW/m2,最高壁温为885K,冷却剂温升为192K,压降为8.8MPa,结果与已有数据吻合较好。模型和仿真方法可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冷却系统传热计算和冷却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汤瑞新  李平 《航空动力学报》1987,2(3):264-266,287
我们用BASIC语言设计了根据频响数据辨识传递函数模型(以下简称模型)的应用程序。在计算机上对八个模型的频响数据进行了辨识,结果较吻合。 一、原理和误差判定准则 1.原理 应用最小二乘原理,使试验结果C(jω1)和辨识结果Ga(jω1)的误差平方和为最小。   相似文献   

5.
吴绍富  张行 《航空学报》1983,4(4):20-31
本文推导出了含复合型裂纹的变厚度板在承受体力和面力、存在非均匀温度场的情况下的能量差率表达式。并由此定义了复合型广义J积分 J=J1cosφ+J2sinφ J1=lim(1/t){∫Wtdx2-∫W(t/x1)d A-∫Si(ui/x1)tds -∫(W/T) (T/x1)td A-∫Bi(ui/x1)tdA} J2=lim1/t{-∫Wtdx1-∫W(t/x2)dA-∫si(ui/x2)tds -∫(W/T)(T/x2)tdA-∫Bi(ui/x2)tdA} 在此定义的基础上,我们证明了广义J积分的与路径无关性,并利用其路径无关性和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奇异性得到了广义J积分与线弹...  相似文献   

6.
推力室喉部层板发汗冷却段的结构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层板单元的热分析结果和层板发汗冷却推力室固有的结构特点,提出这种先进发动机冷却方案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参数的计算公式,结合一台50kN发动机推力室喉部改再生冷却为发汗冷却的改形设计,分析其层板发汗冷却段喉部的设计方法和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结果。还比较了全再生冷却和发汗冷却两种冷却方式下发动机推力室的温度、热流密度和重量。对先进层板发汗冷却推力室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韩非  刘宇 《航空动力学报》2006,21(6):1116-1122
为了解液体火箭发动机膨胀循环推力室再生冷却换热特性,对某一参考发动机推力室和另外两种面积比的膨胀循环推力室建立三维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考察冷却剂的温升、冷却通道压降以及推力室内壁面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分布情况.重点比较了不同燃烧室圆柱段长度、冷却剂不同流动方式以及不同面积比对以上结果的影响.计算过程中采用二阶迎风格式离散控制方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逆流冷却时,通过加长推力室圆柱段长度使推力室受热面积增加70%后,冷却剂温升提高了一倍左右;对膨胀循环推力室进行再生冷却时,采用顺流冷却要比逆流冷却的冷却通道压降低,但同时冷却剂温升也较低,并且对喉部壁面的冷却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针对典型的层板发汗冷却结构,提出了利用一个推力室的实验数据来计算另一推力室所需发汗流强的方法。在一种发动机推力室壁面发汗冷却实验数据测出以后,对同一发动机或另一发动机推力室壁采用不同的冷却剂、不同的壁面材料时的受热壁面工作温度与发汗流强的关系,由迭代计算完成。作为分析实例,利用氦气发汗冷却的试验数据对氢气发汗冷却流强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薛克兴  周瑾 《航空学报》1982,3(4):93-100
通过单边缺口、中心裂纹和中心圆孔碳/环氧和玻璃/环氧复合材料层合板试样的试验证实,在考虑了材料的各向异性后,把各向同性材料的J积分分析结果用于确定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断裂过程区特征长度d0是适宜的。 根据碳/环氧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断裂准则 σy(d0,0)εy(d0,0)=ασFεF 称为形变功密度断裂准则。这个准则已得到试验验证。使用本文方法可以得出不随试样几何形状和应力分布而变化的特征长度。  相似文献   

10.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发汗冷却传热过程的二维局部非热平衡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中采用了正交曲线坐标系(贴体坐标),并计及了冷却剂(氢)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剧烈变化及固体壁沿轴向的导热。结果表明:推力室多孔壁面中靠近燃烧室的部分温度梯度很大;固体骨架与冷却剂的温度差异在推力室内壁面上最大;推力室多孔壁面材料导热系数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壁面温度及温度梯度;随着冷却剂流量的增大,推力室壁中的最高温度明显下降;若设计合理,发汗冷却所需要的冷却剂的量只占总流量的2%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精准评估不同冷却方案对高压液氧烃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传热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再生通道-液膜屏蔽-隔热镀层-辐射换热的整机模型,采用Ievlev半经验模型计算燃气侧壁面的对流换热过程,引入Shruvik安全裕度评估准则,计算推力室径向的分区温度和热流密度。基于某型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研究了不同冷却结构组合的换热能力上限,分析了不同推力室压力对冷却设计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力室压力在12 MPa及以下时,可主要依靠再生冷却技术满足冷却需求;在16 MPa及以下时需要配合内冷却环带满足冷却需求;在18 MPa及以下时需进一步设置隔热镀层提高热防护能力;室压在20 MPa甚至更高时,必须采用其他强化换热措施。   相似文献   

12.
祁锋 《推进技术》1990,11(5):30-34,68,69
本文对几种发动机的冷却作了分析比较,指出使用铜锆合金是高压大热流发动机的必然要求.对大推力氢氧烃三组元试验发动机燃烧室的传热分析表明:热流仅相当于相同推力氢氧双组元发动机的1/3~1/2,热壁温低于800K,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但流阻较大,对氢泵不利.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流动与传热的快速仿真方法,建立了推力室再生冷却的准二维模型,对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开展了再生冷却流动与传热计算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了再生冷却准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研究表明,两种计算模型均可较好地预测推力室燃气及再生冷却剂的流动和传热。三维模型计算精度高,但计算用时较长。计算得到的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燃气侧壁面最高热流密度为162.2MW/m2,最高壁温为1159.7K,冷却剂温升为244.0K,压降为8.5MPa。准二维模型计算结果精度略有降低,但计算时间较三维模型减小了90%。四个参数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分别为0.3%,4.4%,8.6%和4.5%,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的准二维模型计算时间短,适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结构的方案筛选和优化设计,三维模型计算精度高,适用于设计完成后的校核计算。  相似文献   

14.
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比推力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大比推力对提高导弹经济性的作用,论述推进剂性质,燃烧室压力,氧化剂剩余系数对液体火箭机动机比推力的影响及选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飞机飞行中发动机推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飞机飞行中发动机推力测定的总推力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对涡轮后的混合室和加力燃烧室及尾喷管作一元流动分析, 用三个修正系数考虑实际流动的三元效应、传热及传质等因素的影响。这三个系数事先由发动机地面台架试验或高空台试验数据优化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6.
膨胀循环推力室再生冷却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  刘宇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939-1946
为了解液体火箭发动机膨胀循环推力室再生冷却换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冷却剂流动方式、推力室圆柱段长度、圆柱段室壁加肋和气壁面粗糙度等因素对冷却通道压降、冷却剂温升、壁面热流密度和温度分布等换热特性的影响.计算过程中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取顺流冷却要比逆流冷却的冷却通道压降低,但同时冷却剂温升也低;对于室壁加肋结构,在肋个数相同而只改变肋高度的情况下,总换热量正比于总换热面积.   相似文献   

17.
热交换对喷气发动机过渡过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之丽  廖阔 《推进技术》1996,17(3):10-15
给出一种用于估算气流与零部件间热交换对过渡过程影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某双轴涡扇发动机在加速过程中各主要零部件与气流间的热交换随加速时间的变化,各部件热交换对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和分析了该发动机在相同供油规律下“冷”和“热”两种加速过程,估算了典型部件换热面积和质量对加速性的影响。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高温部件与气流的热交换对喷气发动机的过渡过程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相同供油规律下由于热交换使“冷”和“热”加速过程的差异十分显著,“冷”加速过程允许采用补偿供油改善加速性;零部件换热面积和质量的估算精度对加速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轴对称喷管与圆转方喷管冷却换热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非  刘宇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947-1953
为了解和比较轴对称喷管与圆转方喷管不同的再生冷却换热特性,分别对轴对称喷管(推力室)与圆转方喷管(推力室)建立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重点研究和比较了轴对称喷管与圆转方喷管的流场、壁面热流密度和温度分布、冷却剂温升和冷却通道压降等换热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圆转方喷管由于型面不连续,在转方位置后壁面出现了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峰值,从而导致沿周向壁面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分布也不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