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主要是在近地轨道上进行,只有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在实施"阿波罗"计划时进行过几次载人登月.21世纪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除了继续在近地轨道上活动之外,还将登上月球、火星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公布了人类及机器人探索太阳系的大致计划及时间表.该计划包括未来30年人类对火星的先期探索,并预期人类首次远征火星可能发生在2035年.第一批火星探险者应该由4~7人组成,根据他们在火星上停留时间的长短,预计整个火星之旅需要450天~2年.从目前对未来的探险队能力、冗余及社会关系的评估来看,最佳人数应该是7人;而从发射有效载荷的最小化考虑,乘员人数越少越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人类跨入了号称"太空时代"的新纪元.而在这个时代中,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宇航成就,莫过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史以来,人类首次依靠自身的力量,到达了地球以外的星体.这一计划的成功被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前奏,并被作为光辉的一页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4.
我,克隆人     
薛莫 《飞碟探索》2009,(7):41-41
阿西莫夫在他1950年出版的小说<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三法则":①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坐视人类遭受伤害;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该命令违背第一法则;③在不违背第一法则与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5.
徐菁 《太空探索》2010,(8):50-52
<正>"火星500"计划由一系列隔离实验组成,主要包括已于2007年11月完成的14天隔离、已于2009年7月结束的105天隔离、于2010年6月3日开始的520天隔离。此次的520天实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模拟火星往返飞行全过程,包括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着陆及返回地球等各个环节,分为3个部分:前250天飞往火星、中间30天登陆火星、最后240天返回地球。"火星500"计划是俄罗斯组织的、  相似文献   

6.
"阿波罗11"号是NASA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5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  相似文献   

7.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11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6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务."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唯一一次夜间发射的任务,也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8.
胡杨 《太空探索》2012,(11):1-1
1962年11月1日,苏联的"火星"1号探测器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启程,飞向遥远的火星。这枚探测器成功进入了前往火星的轨道,计划于次年6月19日到达火星,但是当它3月21日飞行到距离地球1.06亿千米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火星"1号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个飞往火星的探测器。毫无疑问,这次火星之旅失败了。站在整整50年后的今天回望,人类的火星探测之旅可谓悲喜交加。"悲"的是,截至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测器,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事实上,"火星"1号并不是人类火星探测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动物园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动--"人类动物园"展览,其"人类区"在一个月内每周都展出6名不同的大活人,让他们像其他动物一般任游客观赏,并接受饲养员喂养.  相似文献   

10.
奥萨玛宾·拉登的同父异母兄弟拥有一家开发公司,2007年宣布要建造一座桥梁,横跨连接红海与印度洋的曼达布海峡.这个极富野心的计划若成真,非洲的人们将可经由这座全世界最长的桥梁前往麦加朝圣,且从数十米的高空重现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迁徙旅程:在五六万年前,一小群非洲人(几百或几千人)搭乘小船穿越这个海峡,再也没有回头.  相似文献   

11.
戴清 《飞碟探索》2007,(10):36-37
1838年,英国在18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下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期,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在当时的英国人心目中,大英帝国俨然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所以当中国、爪哇等地都陆续挖出古代人类化石,并且有专家说非洲是人类化石的宝库时,英国绅士们着急了,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证据将自己定位在文明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10,(5):20-29
俄罗斯伟大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终将走出摇篮,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上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首先把目光投向月球,不仅派出使者--各类无人探测器到访月球,还相继把12位航天员送上月球.迄今为止,月球是人类到访过的地球以外的唯一一个星球. 5月31日~6月3日,世界月球大会将在北京召开,本刊特别刊发"世界月球大会速递"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徐菁 《国际太空》2005,(11):31-34
1 前言 在,人类环境和地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欧洲为了表明它在制定区域性国际政策、提出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必要时商讨国际协议等方面的能力,已正式启动了“全球环境和安全监测”(GMES)计划.该计划将联合欧洲各自分散的对地观测力量,使其成为综合的观测网络,并能提供运营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将打开中低频段(0.1 mHz~1 Hz)的引力波观测窗口,为人类研究宇宙起源与演化、黑洞起源与演化、引力本质、暗能量和暗物质等提供全新的方法和手段。由于空间引力波探测涉及一系列关键技术,太极计划提出了"单星""双星"和"三星"3步走的发展路线图。目前"单星"计划——"太极1号"发射成功,并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在轨测试。本文将简要介绍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科学价值、国内外背景和关键技术分解,重点对太极计划及其3步走发展规划进行分析,并提出后续工作的一些设想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庄林 《飞碟探索》2010,(11):52-52
在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第一步时说:“这是我跨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跨出的一大步。”毫无疑问,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不,有人已经提出新的计划——移民到火星上去吧!  相似文献   

16.
月球两极永久阴影区(Permanently Shadowed Regions,PSR)全年没有直接光照,搜寻PSR内的月球水冰是"嫦娥七号"的主要任务之一.人类至今没有在PSR着陆,中国的"嫦娥七号"任务计划在PSR附近的太阳直射区域登陆,着陆器上携带的飞跃器将进入PSR进行采样与分析.如何选择登月点和取样点是该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1984年,在美国航宇局(NASA)召开的第一届月球移民会议上,德裔美籍航天科学家克拉夫·伊利克博士曾经宣称:"如果上帝期望人类成为能进行航天旅行的生物种群,他早就该把月球赐予人类。"但时至今日,人类也没能够在月球上生活。距离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人类社会从经济到技术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全球又一次掀起了探月的高潮,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和欧空局等都制定了月球探测计划,并已开始付诸行动。这些计划最终的目的是单独或联合在月球上建立载人基地,进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心榕 《太空探索》2008,(1):34-36
说起海盗,人们总会想起那些出没于海上的强盗,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海盗"却是两个了不起的火星探测器.别看名字叫起来不好听,但是它们在探测火星方面却为人类立了大功.这两个探测器就是美国1975年发射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  相似文献   

19.
陈琦 《飞碟探索》1994,(3):16-17
值此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的曙光穿过穹苍抵达我们地球的前夕,人们不禁要问,20世纪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将留下了什么?诚然,20世纪确实经历过许多重大事件:两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诞生及崩溃以及被誉为“世纪工程”的英吉利海峡隧道等等,但真正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将不是它们,而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在宇宙的延展.20世纪是人类“上天揽月”的世纪,是人类进军太空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3.2 载人火星探测 就人类的空间探测而言,20世纪的壮举是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21世纪则将是载人火星探测.但要实现载人火星探测,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目的和意义;其二是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