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RI变换是一种基于脉冲到达时间的信号分选方法,由于该算法能够有效抑制真实PRI的谐波,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讨论了相位因子的作用,揭示了相位因子是进行变换谱峰值累积的关键;接着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PRI变换法的局限和适用的PRI类型;最后仿真分析了该方法对分选过程所面临的信号环境的适应性。理论及仿真分析结果可作为工程应用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脉冲重复间隔(PRI)分选算法在估计PRI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对PRI周期信号的周期进行精确估计的算法。该算法首先从待分选脉冲序列中提取出属于一部雷达的脉冲样本,然后利用同余方程的余数周期性质对该雷达脉冲序列的PRI进行精确的估计。相对于传统的PRI估计算法,该算法有效地消除了TOA量化误差对PRI估计造成的影响,可以精确地估计出雷达脉冲序列的准确 PRI数值,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信号分选算法的处理需求。理论推导及仿真实验均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相比,费尔马数论变换(FNT)用移位代替乘法,因此其运算速度更快,但是快速费尔马数变换算法(FFNT)的变换长度有限且与位宽成比例,而基于Good-Thomas映射的多维分解技术在增加变换长度的同时会使模运算中出现坏因子,伪费尔马变换虽能剔除坏因子却不便用FPGA实现FNT模运算。将艾森斯坦余数系统(ERNS)与多维映射结合,提出改进的FFNT算法(MFFNT),并在Virtex6 FPGA平台上实现了长复数序列的卷积。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FFT的卷积算法相比,基于MFFNT的卷积算法运算时间较短,乘法器资源消耗较少。  相似文献   

4.
针对Nonlocal-means图像去噪算法计算强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投影加速算法.分析了Nonlocal-means算法的计算瓶颈,利用Walsh-Hadamard变换的快速运算和自递归特性,使用一组完备的Walsh-Hadamard 变换将图像块投影到其张成的空间中;利用Walsh-Hadamard投影的能量集中特性和匹配计算过程中的拒绝策略,在Nonlocal-mean,去噪算法的图像块匹配计算中快速丢弃无法匹配的图像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了较好的加速性能,且去噪效果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成组参差信号分选过程中的段合并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基点的成组参差的段合并算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同PRI的脉冲段的段长度与段间空白长度的方差和,来描述同PRI的脉冲段的均衡性,选择均衡性最好的一组同PRI的脉冲段作为段合并过程多点基准,并在基点之间通过时域咬合的方式进行空白时域的填充,通过统计的方式完成野值剔除,确定成组参差的子PRI,最后通过无冲突补充,确定成组参差的脉冲序列。通过仿真实验,确定了该算法对多信号环境下成组参差段合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魏守嵘 《航天控制》2011,29(1):27-30
在以SAR图像为基础的导弹末制导系统中,对图像匹配的速度要求很高,如果用软件实现去除图像相干斑的Lee滤波算法,处理时间相对较长,失去了其实际应用的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FPGA来实现Lee滤波算法,针对算法中运算消耗时间较多的开方运算、指数运算,建立高效的算法模型,本文实现了开方运算仅需要2个迭代周期、指数运...  相似文献   

7.
时差估计精度直接影响测向精度,传统时差估计算法受到采样时间间隔和解模糊算法的限制,无法进一步提高精度。对于宽带信号,通过时-频关系将时差估计转换为频率估计,继而采用基于时差搜索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进行时差估计,其估计精度不受采样时间间隔的限制,能够适应较低信噪比。该算法运算简单,适于工程实现,可以实时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带宽条件下,该算法能达到较高的测向精度。  相似文献   

8.
叶浩欢  柳征  姜文利 《宇航学报》2012,33(5):635-641
高精度的脉冲重复间隔(PRI)估计对于提高现代电子情报(ELINT)系统的辐射源识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观测的脉冲到达时间(TOA)序列建模成点过程信号,其周期图谱谱峰就对应于PRI的最大似然估计(MLE)。本文提出了一个“两步数值搜索”策略,可以确保搜索到谱峰而达到MLE。仿真表明,在低信噪比以及高脉冲丢失率条件下,本文算法性能远超已有算法。  相似文献   

9.
胡辉 《上海航天》2008,25(1):21-25
为提高正交算法的运算速度,提出了一种将N点的一维正交变换分解成N0×N1点的二维正交变换(N=N0N1)和运算量较少的附加运算的并行扩维正交变换算法.在定义正交变换算法扩维并行性的基础上,讨论了离散傅里叶变换(DFT)、Hadamard变换和Hartley变换等算法的实现及性能.在TMS320C80多处理机平台上不同算法实现的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可有效减少数据的相关性、降低编程的复杂性,消除了处理单元片内内存容量的限制,适于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处理单元的多处理机平台的并行实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移动通信系统中OFDM信号峰均比抑制算法实现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迭代限幅滤波峰均比抑制算法。算法首先根据功率门限P0与限幅因子α对OFDM信号的实部与虚部进行限幅处理,然后将限幅处理后的信号变换到频域进行滤波和星座扩展,最后将频域信号变换到时域,完成一次迭代限幅滤波处理。通过适当选择限幅因子α,算法仅需加法运算即可实现限幅处理。在迭代运算中,算法采用高于采样率的工作时钟复用FFT/IFFT变换单元,减少了发射机中峰均比抑制的资源消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有效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峰均比抑制和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累积差值直方图法、序列差值直方图法对重频抖动脉冲信号的分选能力差,基于PRI变换的重复间隔估计算法计算量比较大难以做到实时处理的问题,对序列差值直方图法进行改进。利用交叠小箱法进行直方图统计,很好地兼顾了处理速度和重频估计的准确性,可有效分选重频抖动的雷达脉冲信号;在脉冲串检测时,将脉宽用作抖动重复间隔序列抽取的第二判决参数,增加脉冲检测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明显增加运算量的情况下,序列差值直方图改进算法能很好地分选脉冲重复间隔抖动量10%以内的脉冲信号。  相似文献   

12.
具有理论阈值的子波域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多尺度滤波和子波域滤波综述的基础上,用奇异性和自相似性理论对信号与噪声的不同性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信号与噪声的多尺度数学机理,并对基于此机理的Malat去噪声算法和子波域波波(WTDF)算法进行了研究,首次给出了WTDF的阈值选取方法和理论证明,完善和推广了WTDF,通过仿真计算表明,具有理论阈值的WTDF较之传统的试凑阈值WTDF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雷达PRI调制样式识别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达PRI调制样式识别难题,在分析雷达PRI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有效描述雷达PRI调制特征的五种分类特征参数,分析了对存在丢失和虚假脉冲的处理方法,并据此提出了PRI调制样式的识别算法与实现流程,实现了五种典型PRI调制样式的有效识别。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PRI测量精度较低和丢失虚假脉冲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具有稳健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4.
林云  司锡才 《宇航学报》2010,31(10):2381-2387
在分析目标运动对频率步进信号一维距离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率步进信号,即参差脉冲重复间隔频率步进信号,研究了这种信号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频率步进信号相比,参差脉冲重复间隔频率步进信号的多普勒性能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一维距离像不会随目标的运动而产生失真。另外,根据参差脉冲重复间隔频率步进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距离微分法实现速度粗补偿和利用脉组误差函数法实现速度精补偿的方法和步骤,仿真结果证明,这两种方法是有效、稳健、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星载SAR数字成像处理及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振动信号处理通常采用DASP软件进行。由于软件功能限制,DASP处理采样频率为50 kHz发动机振动信号时,频谱的频率分辨率最高精度仅为12.2 Hz,导致对微弱及故障信号的辨识较为困难。本文采用抗混叠低通滤波、信号抽取及短时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信号分析方法,有效提高了频率分辨率的精度,最高精度达到1.2 Hz,达到了理想的频率辨识效果。  相似文献   

17.
GPS中频信号处理的Simulink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 atlab/S imu link软件,设计实现了GPS接收机的核心部分之一的数字中频信号处理模块的仿真模型。模型可实现中频信号的捕获、跟踪和解调处理。给出在所模拟的信号源输入条件下的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模型的设计正确可行。模块可以为各种新的GNSS高性能信号处理方法的设计和评估提供一个可视化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析步进频率雷达信号实现高分辨率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步进频率信号-参差脉冲重复间隔步进频率信号,然后分析了该信号的处理过程.与步进频率信号在高速目标下成像失真相比,参差脉冲重复间隔步进频率信号的多普勒性能有了很明显的改善.最后分析了参差脉冲重复间隔步进频率信号的低截获概率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