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于1995年1月17日发布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J5004—95),并于199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于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服务的机场当局不同、使用的机种不同,还有其它一些原因,这个规范同《军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GJB1278—91)对比,在道面设计理论、方法、参数,结构层组合设计,接缝设计,旧混凝土加层设计等几方面都有差别。由于新建军民合用机场和军用机场扩建为军民合用机场都必须要执行  相似文献   

2.
白云机场地处华南沿海,是我国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随着民航运输事业的发展,机场航空业务量逐年递增。该机场原水混混凝土跑道,长3380,宽60米,自1964年第三次改扩建后至今已使用30多年,硅道面日趋老化,近年曾多次局部整修,但道面水泥检板破损、沉降、开裂现象严重,成为影响航班飞行安全的不稳定因素。1995年对广州白云机场道面进行了测试与评价,从现有道面剩余寿命分析结果表明,跑道1+080~1+600段大部分已经接近破坏状态;整个跑道道面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在4.0~60之间,平整度属于良,局部接近于中;0+200~2+000道面…  相似文献   

3.
TheOverlayTechniqueStudyofAsphaltConcreteonthePavementRefurbishmentinShanghaiHongqiaoAirport上海虹桥机场道面最早是水泥混凝土道面,因破损严重曾于1991年对跑道和平行滑行道进行过一次沥青混凝土盖被。由于近年来飞机架次的大幅度增加及机型的不断增大,使得道面的使用性能呈逐年下降趋势,对B机的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带来隐患。经过多次论证,1995年决定对虹桥机场道面进行再次整修,并于1998年完工。由于这是我国民航机场第一个进行第二次沥青混凝土盖被的机场,技术难点较多。本文将结合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道面再次整修设计,…  相似文献   

4.
许晔  骆健 《机场建设》2008,(1):29-32
丽江机场于1992年年底开始建设。1995年5月施工完毕,工程验收为优良工程。1995年6月首航,1998年进行改扩建,增加停机坪面积,增加了一条联络道,扩建了候机大楼等,1999年底完成。随着丽江机场航空业务量迅速增长,飞机起降架次不断增加和机型已超出原设计机型,飞行区道面局部出现了掉边掉角,有的板出现了裂缝甚至出现了断板,跑道南端出现了泛浆,道面板板缝间距拉大等各种病害,已经对飞行安全产生了隐患。  相似文献   

5.
过去空军机场道面每隔40米设一条胀缝,但胀缝容易破坏,成为道面主要病害之一。经结合两个机场的实践后进行的研究表明:取消了胀缝的道面经历了8年的使用后均完好无损。此外,通过对热应力的测试与分析及对道面推移量和板缝胀开量的观测,提出了无胀缝道面的工作机理、特点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避免机场道面的过度损坏,合理安排道面超载及超载运行次数,国际民航组织为统一各会员国通报机场道面强度的方法,规定各会员国从1983年起在航行资料中一律采用ACN-PCN法通报机场道面强度。而作为设计单位,应将所设计的水泥混凝土道面PCN值计算出来并提供给机场建设部门。  相似文献   

7.
合肥骆岗机场建成于1997年,飞行区技术等级为4D级,1996年进行了扩建,机场现有一条3000m长、道面宽度50m的水泥混凝土跑道。现有跑道的道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道面,下设2cm厚的找平层+25cm厚的块石基础。跑道两端各500m范围的道面厚度为32cm,中间2000m范围的厚度为30cm。跑道的道面PCN值为50/R/B/W/T。近年来,跑道道面已出现各种损坏,道面使用性能迅速下降,已不能满足机场快速增长的航空交通量的需要。为此,机场当局决定对现有跑道进行整修改造。  相似文献   

8.
机场道面使用性能预估理论和模型是构建机场道面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之一。由于机场道面结构、飞机荷载作用的复杂性,加之道面长期经受室外各种气候影响,对机场道面性能进行预估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国内外常用的机场道面性能模型研究状况和道面管理系统的特点,介绍了道面结构剩余使用寿命、道面状况指数PCI、道面防滑性系数μ和道面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常用的衰变模型。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美)陆军工程兵在制定刚性机场道面设计方法时采用的现场测量和性能控制,并拟在这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研究以便加深对刚性道面性能的了解。根据道面接缝测量值得出的接缝荷载传递理论是一种相当经济的道面设计方法,也是道面接缝的设计标准。另外温度和温度梯度对刚性道面的实际影响以及刚性道面同层的粘结性较差也有待通过现场测量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厦门高崎机场跑道道面损坏评价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跑道为研究对象,在道面病害调查及机场有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检测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室内试验,对厦门高崎机场跑道道面的损坏性状进行了评价,道面损坏成因也给予了科学的分析,为沥青道面的损坏评价积累了数据,对沥青道面的材料性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脱空是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常见病害.对道面结构性能影响很大。本研究以近60个机场道面脱空检测数据为依据,对中国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脱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采用统计学偏相关分析理论.对道面脱空率与使用时间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不同程度脱空对道面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道面脱空率会随着道面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长;脱空严重时.道面荷载应力增幅近70%。  相似文献   

12.
在对停机坪道面病害调查、现场测试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虹桥机场停机坪道面的性状进行了技术评价。首次设计了机场停机坪道面调查评估数据库,为今后道面及时整修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影响机场道面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是随机的,复杂多变的,机场道面使用寿命又受到道面结构材料和施工变异及日常维护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表征道面使用性能的参数(道面强度PCN、道面平整度PZD、摩擦系数μ、道面破损指数PSZS)的预测,实现了对机场道面使用寿命的预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为机场道面的使用管理和机场翻(维)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机场道面有两种主要类型:水泥混凝土道面(又称刚性道面)和沥青混凝土道面(又称柔性道面)。水泥混凝土道面与沥青混凝土道面相比,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抗侵蚀能力强、使用耐久和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近年来,有关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使水泥混凝土道面在技术上日臻完善,经济上显示出优势,促进了水泥混凝土道面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唧泥是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常见病害,会进一步形成脱空病害,影响道面结构承载能力。通过对唧泥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在道面结构设计中提高道面抗唧泥性能的3种措施,分别为提高道面厚度、接缝传荷能力和和基层强度。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措施的工程效果,其中提高接缝传荷能力效果最佳,提高基层强度次之,提高道面厚度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依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有关技术文件和我国相关技术规范,从道面评价的内容和依据,道面评价管理的基本流程,道面性状评价与适应性分析,以及道面损坏成因分析和修复对策等方面,明确提出了民用机场的道面评价方法,为我国机场道面评价与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联锁式道面理论的成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本文论述了联锁式道面在机场道面抢修中的应用方法、承载机理,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Chou.  YJ 《机场工程》1997,(1):33-43
陆军工程兵对机场道面的中速交通试验结果进行研究衙发现,就相同的道面来说,不同荷载和机轮配置时,在柔性道面上观察到的道面损坏重复通过数比较接近,而刚性道面的损坏通过数相关较大。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试验参数对刚性道面的性能大于柔性道面,或者仅是由于刚性道面本身内在原因所臻。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泌水是个技术难题,道面混凝土与水工、海工混凝土一样,时常遇到泌水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道面砼混合料泌水的机理,泌水对道面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影响道面混凝土泌水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道面混凝土泌水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大量调研国内外机场沥青道面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机场沥青道面设计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现有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综合分析了各种设计方法的指标体系,探讨了现有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的机场道面设计方法研究与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规范修订的改进建议,为中国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理论的完善和修订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