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卫星运输跑车试验耗时耗力的问题,采用仿真方法研究了卫星在公路运输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先基于大量实测数据,建立仿真分析输入谱;再通过Patran/Nastran有限元软件建立包装箱–卫星的联合仿真模型,对经过组合体模态试验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得到了模型的前6阶模态振型以及关键部位的加速度和应力响应RMS值。结果表明:联合仿真模型各部位的应力RMS值远低于材料屈服极限,卫星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该仿真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分析卫星在运输过程中经受的力学环境,为卫星结构及包装箱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一些卫星的太阳电池阵运输数据,结果表明:空中运输和铁路运输的环境优于公路运输环境;运输振动响应主要为低频振动且量级较小,其水平向振动响应明显小于竖直向响应;运输振动响应受路况和车速影响较大;不同减振器的隔振效果不尽相同;太阳电池阵单独运输和装星运输的振动响应量级基本相当。经可靠性分析,运输不会对太阳电池阵产生疲劳损伤。  相似文献   

3.
舱段结构热振耦合环境下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金明  翟师慧 《上海航天》2020,37(3):126-132
针对武器装备对环境适应性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以某舱段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HASS)条件,研究了结构在温变-振动耦合环境下的失效机理。首先,结合HASS试验剖面,确定了载荷条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其次,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得到结构温度场分布及应力响应,确定了结构危险位置,并对其疲劳寿命进行计算分析,为舱段结构的失效分析及HASS试验剖面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航天器结构在宽频、瞬态火工冲击载荷激励下其响应难以预示的问题,以某型复杂卫星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火工冲击环境预示方法研究。首先,推导了基于加速度频响函数(FRF)的虚拟模态综合法(VMSS)的理论公式。对于复杂卫星结构各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存在较大差异的特点,建立了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混合模型,并进行响应计算,获得了加速度频响包络曲线及模态数曲线,为虚拟模态综合法的响应预示提供输入。然后,对复杂卫星结构推进舱底板和侧板的火工冲击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最后,将计算结果与整星火工分离冲击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基本保持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联合FE-SEA混合建模技术和虚拟模态综合法能够对复杂卫星结构火工冲击环境进行较为精确地预示。  相似文献   

5.
振动环境中结构的失效形式多为疲劳破坏。考虑到各个参量的随机性,对结构疲劳强度作可靠性分析是必要的。采用传统的强度可靠性分析方法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随机振动环境中窄带响应结构对应所指定的振动疲劳寿命,其疲劳强度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及计算过程。由于宽带响应结构的复杂性,文中初步讨论了可靠度的近似估算方法。对某组件危险部位的验算结果表明,文中给出了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导弹接头吊耳在常规载荷和振动环境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疲劳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基于两种载荷作用下金属材料的疲劳失效特征共性,建立了对应载荷下两种疲劳损伤的累加规则;其次,采用Miner理论和Dirlik模型分别计算两种载荷下结构的疲劳损伤值;最后,通过对两种疲劳损伤的综合计算,建立了结构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对导弹接头吊耳在两种载荷共同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地空导弹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特点,介绍了该领域以往常用的试验方法和评价/评估方法。针对装备在使用后暴露出的诸多环境不适应问题,从思想认识层面、装备论证的指标条件到具体的测试方式、样本数量、极限多应力、地理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以往环境适应性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中存在的不足;对现阶段无据可依,急需采用国军标规范的内容提出了需求;分析装备鉴定改革后,环境适应性试验融入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中的做法。从加强性能鉴定环境试验的充分性出发,提出建设多种典型环境靶场开展实地化环境试验或建设超大型环境实验室开展动态完整任务剖面试验;为充分利用多源信息,建议环境适应性试验理论研究需重点加强信息融合和参数表征。  相似文献   

8.
尹健  吴邵庆  陈树海 《宇航学报》2019,40(12):1393-1402
提出一种基于卫星结构响应的环形分布动载荷识别方法。首先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在时域内构建激励与响应之间的传递关系;进一步,利用B样条函数表示动载荷的环形分布函数,并结合卫星结构有限元模型和结构测点加速度响应,识别了动载荷的分布函数及其时间历程。以某卫星模型开展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噪声水平,响应测点数以及B样条控制点数的情况下,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卫星结构所受分布动载荷。本文方法能够为实际飞行情况下卫星载荷环境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大推力火箭二级发动机在全工作寿命周期内力学环境考核不充分的问题,开展了发动机整机一级飞行段振动力学环境试验考核方法研究.以某型运载火箭芯二级四机并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箭体条件下模态频率的仿真分析,确定试验方案及边界条件,通过正弦振动、随机振动试验获取加速度及应变数据判别结构薄弱环节,对比试验前后特征级扫...  相似文献   

10.
为获取航天器准确的发射及在轨力学环境数据,设计了一套具有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功能的星载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某大型平台卫星发射飞行过程进行了测量,获取了星箭界面及卫星结构典型位置在发射主动段的正弦振动响应、随机振动响应、冲击响应及在轨微振动的环境数据。将测量数据与星箭载荷耦合分析结果、地面力学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结果表明:星箭载荷耦合分析的结果在星箭界面处横向相对准确,而纵向在有限频段准确,其他频段及星上分析结果均大于测量结果,即存在极大裕度;地面试验结果大于测量结果,意味着有较大的裁剪设计空间。测量数据对后续卫星模型修正、试验条件设计、相似平台卫星抗力学环境优化、部组件设计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基于加速试验产品可靠性分析方法忽略外场环境的差异性及未考虑外场数据等问题,从数据融合的角度,考虑试验与外场环境的差异性,综合加速寿命试验的试验数据和现场数据2种信息,建立更为准确的模型,并利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进行贝叶斯分析,解决模型复杂难于计算的问题,通过Gibbs抽样获得模型后验参数估计,从而对产品在外场工作状况下的寿命及可靠性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说明综合2种数据来源不仅扩大了信息量,同时评估的精度更高,结果更加可信。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卫星测试强度与测试应力是否充分没有可信的依据,测试有效性的表征与保证活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问题,文章提出了在卫星研制中采用测试覆盖性分析方法和三类不可测项目控制要求,以及基于早期问题暴露的测试时间控制方法。经环境减灾光学小卫星验证,结果表明:相关的测试保证活动是有效的,提出的传统卫星出厂前测试100 h无故障目标,可为后续卫星测试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影响卫星长寿命的关键因素,调研了当前卫星寿命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基于性能退化和加速退化的无失效寿命数据评估方法,此外还对基于推进剂剩余量预测的卫星寿命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卫星研制和发射流程中,运输是必需的一环.文章介绍了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几颗典型卫星的运输振动情况,对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减振方式的响应情况也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只要过程受控,运输对产品造成的疲劳损伤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5.
大容量推进剂贮箱力学环境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推进剂贮箱力学环境试验目的、振动试验内容、边界条件及载荷条件等基本要求,应用下凹准则确定了正弦鉴定级振动试验中的下凹值,给出了振动控制和加速度响应测试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星座轨道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谭田  杨芳 《航天器工程》2009,18(6):27-30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两颗光学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进行了轨道和轨道控制方面的设计,对整个星座和两颗光学星的覆盖重访特性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绍基于冲击响应谱变换和稳态放大系数的星箭力学环境等效频谱工程计算方法,给出冲击响应谱相对于正弦基础激励的瞬态放大系数近似解析公式,并结合典型星箭界面加速度时域响应数据分析力学环境等效频谱的影响因素。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发射段低频力学环境瞬态效应明显,采用工程计算方法确定星箭力学环境等效频谱的结果受稳态放大系数取值影响较大——该系数取值的增大将使等效频谱幅值在整体上明显减小,频率分布特性也会发生变化。可见,目前工程上所采用的星箭力学环境等效频谱计算方法尚有不合理之处,后续应探索新的星箭力学环境等效频谱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应用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要求的不断提高,空间环境及其与航天器相互作用的在轨监测日益受到重视,基于空间环境及其效应监测的卫星在轨风险管理已成为保障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分析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开展空间环境及其效应监测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某动力调谐陀螺挠性接头抗冲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祖华  俞文伯 《宇航学报》2006,27(5):925-929
挠性接头是动力调谐陀螺中最薄弱的部分,在运输时,外界和弹体自身的振动和冲击不可避免地对挠性接头的薄弱环节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接头抵抗冲击能力的研究可以帮助制定储运策略。为了弄清某型动力调谐陀螺的挠性接头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论文首先建立了陀螺的离散动力学模型,通过直接积分法得到系统在特定冲击作用下的响应,并根据响应得到挠性结构的变形;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挠性部分的应力和变形的对应关系,进而获得接头挠性结构处的应力;最后运用累积损伤理论对挠性接头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该型陀螺能承受的极限冲击加速度约为150g-180g。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16,(3):80-87
航天器电子产品在航天器发射过程中经历恶劣、复杂的随机振动环境,可能会引起电子产品失效。根据电子产品内部印制电路板(PCB)随机振动原理和特点,文章研究梳理了航天器电子产品随机振动失效模式及抗随机振动设计的5条一般原则,总结出航天器电子产品进行抗随机振动能力分析评估的两种方法和风险判据,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证明了上述分析方法和判据正确可行。针对失效模式,从两个方面提出了5种降低产品随机振动动力学响应的可行方案,通过计算仿真及试验表明:产品内部PCB位移响应和变形极限大幅降低,减振方案有效。以上分析方法、判据及减振方案,可以作为同类电子产品抗随机振动能力评估的参考,为随机振动失效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