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有摄初轨计算的单位矢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单位矢量法测轨原理,在人造卫星轨计算的单位矢量法(UVM1)的基础上,给出了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观测资料测定有摄初轨的一种方法(PUVM1。本方法既适用于测角资料,也适用于测距资料和测速资料,以及这些没类型资料的和种组合;适用于任意偏心率,任意轨道倾角的人造地球卫生;有利于提高初轨测定精度,并改善整个计算过程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2.
共面圆轨道最省燃料小推力多次变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两个共面圆轨道之间最节省燃料的多次变轨过程。通过分析,得到滑行段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解析关系式,解决了变轨次数增加带来的计算问题。给出了从近地圆轨道到同面同步轨道的最优多次变轨的计算结果,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冬  易东云  程洪玮 《宇航学报》2011,32(11):2339-2345
利用两个短弧段的天基测角资料实现对空间目标的轨道确定是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提出利用二体轨道的角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计算空间目标初轨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短弧段的主要测量信息表示为弧段属性,由两个短弧段的弧段属性建立守恒方程,采用变量替换法求解守恒方程获得多个初轨,通过方差分析从中选择合适的初轨。针对轨道改进中的迭代发散和收敛于局部极小点的问题,提出了选取多个迭代初值进行轨道改进的采样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初轨确定算法是可行的,轨道改进能成功解算最小二乘轨道。  相似文献   

4.
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批处理确定卫星轨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旺华  文援兰  廖瑛  朱俊 《宇航学报》2008,29(6):1917-1921
由于卫星轨道观测数据中含有非线性影响因素,必然会降低定轨精度。在半参数 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估计并消除观测数据中存在的非线性影响因素, 提出了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批处理确定卫星轨道的方法,以提高定轨精度;然后,在理论 上证明了在测量数据存在非线性影响因素的情形下,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批处理确定卫星 轨道方法的定轨精度高于经典的批处理定轨精度;最后,对中低轨卫星应用批处理定轨进行 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批处理确定卫星轨道方法分离出观测数据中的 白噪声和非线性影响因素,从而可以在观测数据中消除非线性影响因素,提高定轨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张宇  段建锋  陈明  孔静  段成林 《宇航学报》2016,37(9):1056-1062
以近地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为基础,建立变阻力系数大气摄动模型,设计了求解变阻力系数的算法。然后利用天宫一号飞行器的测轨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了空间实验室飞行高度的轨道特性,其中包括:大气模式密度误差、变阻力系数与空间环境关系、定轨残差和星历误差。在空间环境平静和磁暴的条件下,制定了多种求解变阻力系数的策略,解决了空间实验室长弧段定轨精度受限的问题,并在空间环境平静条件下实现了优于10米的定轨精度,在磁暴条件下实现了优于20米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6.
杜兰  郑勇  张云飞  陈琼 《上海航天》2006,23(5):16-19,54
在卫星动力法定轨的协方差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的简化定轨精度分析方法。根据GEO卫星的线性化状态转移方程,通过设定地面跟踪网坐标和卫星星下点经度计算叠加矩阵,由观测弧长和采样间隔直接计算定轨精度评定公式中的主要部分。公式扩展后,能比较各种系统误差源对定轨精度的影响,并将影响较大的作为附加参数纳入估计过程并重新评价定轨精度。用该法对10 m定轨精度的测距跟踪网优化设计和测距偏差对定轨精度的影响特性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测量系统中的系统性误差可能以近20的放大倍率传播到卫星沿迹方向和法向,且不能通过自校准测距常值偏差提高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7.
卫星激光测距(SLR)是目前低轨卫星常用的定轨手段之一.文章以贾森-1(Jason-1)和"环境卫星"(EN VISAT)实测数据为例,讨论了不同弧段长度(1天、3天和7天)的全球网SLR数据对低轨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分析了基于美国网、欧洲网和亚洲网等区域网SLR数据的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精度.检验定轨精度的参考轨道来自美...  相似文献   

8.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RS-1 altimeter for investigating the global ocean circulation requires that the satellite's orbit, and in particular the radial position component, are known very accurately. Results are presented of orbit determination error analyses for 15 min, 2 revolution and 3 day data arcs, applying laser, TRANET and PRARE tracking systems. For the center part of the short arc radial orbit errors of less than 10 cm are achievable. For the multirevolution arcs the global rms radial error is found to be about 0.6 m and is dominated by the gravity field model error contribution.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altimeter as a tracking device is discussed and orbit determin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from the processing of actual SEASAT altimeter data.  相似文献   

9.
把高压太阳电池阵放入低地球轨道中就会发生电弧放电,会造成航天器表面退化、电磁干扰、PN结破坏和其它负作用.文章先介绍了电弧放电的理论观点,包括Park和Hastings的假说以及Cho和Hastings的理论扩展,对放电起因、过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几个典型的飞行实验及地面模拟实验的结果,证实了高压太阳电池阵在等离子体环境中电弧的产生,并发现偏置电压与高压太阳电池阵的放电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文章最后介绍了在实验室研究过的6种减缓电弧放电的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轨目标编目与成像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运行于亚同步轨道、兼具对同步带目标远距离探测编目和近距离成像侦察的高轨天基星座。根据同步带目标探测编目要求,推导和分析了星座的轨道部署和光学相机扫描方式对目标探测效能的影响,确定了顺行轨道的双星星座可行解更多,综合探测效能更高。设计了一种符合顺光观测约束的姿态导引律,结合可行解中选取一组解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夏至和秋分两种工况下,采用顺行轨道的双星星座,可对轨道倾角不大于相机半视场的所有同步带目标进行无缝遍历,且每天的探测次数不小于4次,观测弧长不小于1分钟,与理论推导一致。  相似文献   

11.
轨道根数驱动的遥测接收站自动化运行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卫星遥测接收站为例,构建基于轨道根数驱动的遥测接收站自动化运行体系。系统根据轨道根数自主计算观测弧段,根据生成策略自动制定工作计划,并自主调度站内资源执行工作计划,实现了用户"无人职守"、设备自动化运行、工作计划自动生成和执行等需求,并为测控系统高度自动化运行和测控网高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2.
A hydrodynamic analogy for the solution to a satellite version of the restricted three-body problem is considered with allowance made for precession of the disturbing body orbit. Applying, in the first approximati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o a doubly averaged equation system obtained in 1961 by M.L. Lidov, we consider the precession of the disturbing body orbit as some disturbing factor. The appropriate model enables us to describe the general pattern of integral curves in the entire area of their existence as a picture of flow lines of the potential motion of some fictitious homogeneous incompressible fluid. For the synthesis of an adequate mathematical model, a method similar to the Pade approximation is used. The obtained model and its discrete continual analog allow us to present, in a pictorial form, the disturbance of orbits under the effect of precession of the disturbing body orbit.  相似文献   

13.
天基照相跟踪空间碎片批处理轨道确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天基观测空间碎片研究的展开,文章提出了利用跟踪卫星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相机对空间碎片进行轨道探测的方法,首先建立了CCD照相观测模型和基于 照相观测 的空间碎片批处理轨道确定模型。通过对CCD相机底片归算方法的分析可知,利用
CCD相机所获得的观测数据与跟踪卫星的姿态无关,且其精度只与测量和坐标转换计算的精 度有关,在测量和计算中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分别对分布密度较高的低轨道和地球同步 轨道区域的空间碎片进行了定轨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定轨时采用两个跟踪弧段的照相数据 定轨精度大大高于一个弧段照相数据的定轨精度;跟踪卫星距离空间碎片越近,定轨精度越 高;低轨道空间碎片的定轨精度高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碎片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伪随机脉冲估计的简化动力学卫星定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简化动力学模型和星载GPS非差观测值,通过在确定性卫星运动方程中引入伪随机脉冲参数,将确定性参数和伪随机脉冲参数一起估计,对CHAMP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定轨软件采用自行研制的CASMORD精密定轨软件,定轨结果与GFZ事后定轨结果以及SLR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简化动力学方法对CHAMP卫星定轨,在X、Y、Z三个方向的均方根误差(RMS)基本一致,轨道位置精度优于10cm,与SLR比较,测距精度优于5cm,定轨结果可靠,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软件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5.
王歆  刘林 《宇航学报》2001,22(5):62-65
星际探测器轨道的特征与探测目的密切相关,对目标天体两级地区进行探测显然采用的是极轨道(或接近极轨道)。对于这类卫星(或称轨道器),如果轨道半长径较大,则会因第三体报骚动国导致轨道偏心率增大,使其近星距减小到等于目标天体的赤道半径而落到该天体上,结束其运动寿命,即使目标天体不存在大气(如月球等)亦会如此。  相似文献   

16.
崔红正  韩潮 《上海航天》2011,28(5):18-23,33
针对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卫星的掩星观测任务,在考虑LEO和GPS卫星几何关系及掩星观测天线视场的条件下,建立轨道模拟系统,对全球和区域内的掩星事件进行了模拟。对单颗卫星,用分离变量法讨论了卫星轨道参数对掩星事件数量和时空分辨率的影响,比较了大气层与电离层掩星事件的差别,并根据分析结果用混...  相似文献   

17.
饶殷睿  殷建丰  韩潮 《上海航天》2014,31(3):1-10,38
基于严格定义的相对轨道要素,考虑非球形引力、大气阻力和三体引力等摄动力的影响,用拟平均根数法添加相关摄动项,推导了椭圆轨道摄动条件下无奇点的卫星近距离相对运动模型。分析了考虑摄动力的影响时相对轨道要素的特性,并据此分析了各摄动力对卫星相对运动轨道预报精度的影响,比较了有无摄动的相对运动模型与精确解间的误差。算例验证了方法与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完善了相对轨道要素的基本理论,并将其适用范围拓展至摄动条件下的椭圆基准轨道卫星相对运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卫星太阳电池阵的在轨特性主要受太阳入射角、地日距离因子、温度、星体遮挡、地球反照和衰减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在轨数据,分析得出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归一化处理方法,得出地球反照、星体遮挡、衰减因素对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文章的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为后续同类太阳电池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月低能耗转移轨道中途修正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巍  徐世杰 《航天控制》2007,25(5):22-27
采用地-月低能耗转移轨道的探测器从地球停泊轨道转移到极月轨道一般需要3~4个月时间,这类转移轨道对入轨精度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对地月转移轨道中途修正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结合地-月低能耗转移轨道的特点,给出一种分段式多目标多次中途修正方案。利用显式制导结合牛顿迭代,分别以地球和月球作为中心天体求解兰伯特问题,在假设探测器各种轨道误差的基础上进行了蒙特卡罗仿真。采用该方法一般需要3~5次中途修正能够满足月球探测器环月轨道入轨精度要求,整个转移过程燃料消耗小于传统地月转移轨道。文中给出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张迁  许志  李新国 《宇航学报》2019,40(1):19-28
针对多子级全固体运载火箭在终端多约束下的耗尽关机制导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助推-滑行-助推”飞行模式的真空段自主制导方法。根据轨道动量矩守恒定律,推导出一种同时具有速度和位置矢量约束的定点制导算法(PA)。在PA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满足能量匹配的滑行轨道非线性方程组并降阶至一维迭代求解,解决了多级固定总冲约束的两点边值问题。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固体运载火箭模型的参数偏差和不确定性具有强鲁棒性,并对多终端轨道任务(不同轨道高度和不同载荷质量)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因此该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