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诊断故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因为只有诊断出故障发生的原因才能排除故障,从而使工程正常的进行。不同类型的工程产生的故障也不同,我厂生产过程中,除发生机械工业中常有的一般故障外,还会产生不协调故障。下面介绍这两类故障的诊断技术。一、一般故障的诊断方法对于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重复故障,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详细记录产生故障的各种因素,并画成排列图(主次图,图1)。排列图是全面质量管理中使用的七种工具中主要的一种,是找出产生故障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电弧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将民用飞机电弧故障分为A类和B类,两类电弧故障的产生和结束均有三个阶段,分别对这三个阶段电弧产生的末端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民用飞机电弧故障的危害,从飞机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营维修等一系列环节入手,提出预防措施。根据AC25.1701-1审定要求,提出民用飞机电弧故障保护措施。这些措施能有效防止电弧故障的发生,减轻电弧故障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某型飞机在外场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模拟通道无效故障,通过故障现象确认、故障定位、故障机理分析和故障验证,对该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找到了故障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某型发动机外厂维护时,出现了滑油金属元素超标故障。从故障件的损伤特征、基本尺寸、金相组织、装配工艺和理化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轴承的故障产生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改进措施,避免了此类故障的再次产生,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一起某型涡扇发动机在外场试车时出现的异常故障现象,介绍了故障检查及排除故障的过程,分析了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结论表明:燃油调节器手动应急放气电门组件弹簧片断裂是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对该型发动机的使用、修理、外场维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归纳并总结了飞机电气部件产生故障的一般规律——量变到质变规律、浴盆形规律及故障的分布规律和排除方法即掌握故障情况、判断检查故障部位及正确排除故障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副油路进油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裂纹故障,从故障导管的断口分析、安装结构、受力分析等方面分析裂纹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提出预防和改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发动机外场使用中出现的前机匣进口导向叶片裂纹故障现象,分析前机匣进口导向叶片裂纹故障模式、故障机理等,明确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双座飞机4号油箱输油不正常故障,对产生输油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定性模拟试验查找故障产生的真正原因,并总结了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0.
飞机电线因老化产生的故障在一架普通的飞机中出现几百处之多,其中有些故障可能是致命的。本文介绍了飞机电线老化产生的故障,以及排除故障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叶晓英  王荣 《航空材料学报》2003,23(Z1):147-150
研究了ICP-AES法测定纯铜中的Bi,Sb,As,Fe,Ni,Pb,Sn,Zn和Ag等9个元素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基体元素铜对9个分析元素的光谱干扰研究,选择了合适的分析谱线,同时测定了分析方法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12.
地磁室内定位以其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复杂度低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它的定 位精度不稳定,且指纹采集工作量较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信息的邻近点特征,可由指纹 数据求得,特征范围是0~1。经实验证明,邻近点特征与定位精度呈正相关关系。邻近点特征越 大的测试点定位误差越小,定位准确率越高。邻近点特征均值越大的室内区域定位误差越小。结 合邻近点特征与快速构建指纹库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室内区域定位精度的预判,为室内区域定位 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针对邻近点特征较大的室内区域,提出了使用插值算法以减少指纹库的采 集量。在实验中,仅采集原有指纹点的29.6%依然具有较好的定位表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较小。 使用邻近点特征可以极大地提高地磁室内定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飞行器服役完整性(对于军用飞行器也称为作战完整性)更综合地表征了飞行器在服役(作战)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概念的提出过程,讨论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性,阐明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是飞行器服役(作战)适用性与飞行器服役(作战)效能发挥的基础。然后介绍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的三种表征参数:飞行器固有完好率、飞行器固有健康度、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度,并梳理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优化设计的基本方法。最后提出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的控制原理,指出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发展的基础、研究方法和目前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急需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临近空间飞行器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频段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霖 《航空学报》2008,29(4):1007-1012
 临近空间飞行器是高性能信息化武器平台,测控(TT&;C)与信息传输系统是其信息保障的核心,而选择合理、可行的频段是展开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频段选择影响到整个技术方案的制定,是一个需综合考虑、影响深远并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问题,从国际电联(ITU)国际标准、高速数传、接收信噪比(SNR)、“三抗”、超视距中继、黑障、雨衰以及设备研制成熟度8个方面全面、细致论证了近空间平台测控系统的频段选择问题,最终得出在视距链路中以Ka频段为宜,在超视距链路中以Ku/Ka双频段为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吸气式高超声速一体化飞行器最显著的特点是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较其他类型飞行器更加强烈,这使得其设计具有挑战性。所有的子系统之间部件相互干涉,包括:气动、推进、控制、结构、装载和热防护等,特别是机体与超燃冲压发动机之间的耦合最为突出。飞行器的前体和后体下壁面既是主要的气动型面,又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外压缩型面和尾喷管的膨胀型面,在产生推力的同时也产生升力和俯仰力矩。机体与发动机的强耦合作用对飞行器的推力、升力、阻力、俯仰力矩、气动加热、机身冷却、稳定性和控制特性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密切曲锥曲面乘波进气道和基于双激波轴对称基准流场内转式进气道设计方法、独创的大尺度脉冲式燃烧加热风洞一体化飞行器带动力试验技术和高超声速内外流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对高速飞行中激波边界层相互干扰、流动分离机理、可压缩湍流转捩及其控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动机理等相关基础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强调了对高效高精度计算方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In the context of lightning strike on the Dassault Falcon family of aircraft, the standard zoning of Falcon 50, 900 and 2000, inferred from FAA and EUROCAE WG31 documents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Advisory Circular AC 20-53A, 1985;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Advisory Circular AC 20-53B, Draft, 1991; EUROCAE WG 31, Aircraft Lightning Zoning Standard, ED-91, 1998], has been presented. Zoning proves to be quite similar between the three types of aircraft. Thanks to the feed-back on lightning strikes to Falcon, lightning traces have been observed on the fuselage for different flight conditions and aircraft. Observ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zoning performed by Dassault. A physical model, developed by ONERA,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sweeping of lightning on the fuselage of a Falcon 900.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lightning traces observed on the fuselages.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产航空燃油高蒸汽压的特点,提出了 1种带外界补气的燃油箱催化惰化系统。以油箱出口抽吸气体流量为基准,推导了系统各部件进出口各组分气体的流量关系,并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及气体平衡溶解关系,建立了油箱气相空间气体体积分数变化的数学模型,推导了临界催化效率,并通过实验对核心的油箱模型进行了正确性验证。以 RP-3燃油为研究对象,引入补气比上下限,分析了催化效率、补气比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催化效率高于临界值时,系统补气可以缩短惰化时间,但同时须增加预热功率以及冷却气体流量;催化效率一定时,补气比存在最优解,且与催化效率正相关,归纳了最优解的经验公式。由于惰化效率更为重要,未来国内在设计催化惰化系统时,可通过增设补气系统来加快惰化速度。  相似文献   

18.
土壤优先流模型理论与观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丰  张利勇  吴丹 《飞机设计》2016,33(6):1-10
优先流是土壤中常见的和重要的水流运动和溶质运移形式。由于土壤优先流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加之土壤优先流的快速非平衡特征明显以及土壤高度的空间变异性,准确描述和模拟土壤优先流的时空变化特征一直以来都是土壤水文学界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该文从优先流的定义、表现类型、形成和影响因素、模型理论与观测技术等5个方面综述了土壤优先流的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立土壤优先流的统一判别标准、提升优先流模型理论的有效性、发展优先流的专用观测技术设备。文章对深入研究土壤优先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于利用 GNSS测量技术获取的桥面监测数据,研究如何对其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处理与 分析,获取桥梁的运营状态,对桥梁的养护与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从对桥面 GNSS监测数据 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出发,利用 EMD 方法结合频谱分析,得到 EMD 后的IMF 分量的频域范 围,有效地分离出含有振动信息的变形量、趋势分量和高频噪声分量。结合 SSA、EMD 两种信号 处理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 EMD-SSA 耦合模型,将经SSA 去噪后的高频IMF分量与低频 IMF分量和残余项进行重构。对新的信号处理模型通过仿真信号和桥面监测信号进行验证,试验 结果表明,新模型的处理效果较单独的 EMD、SSA 方法的处理效果有了显著提升。与 EMD、SSA 方法相比,利用新方法处理信号后信噪比与相关系数增加,偏差减小,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 效性。  相似文献   

20.
空间探索用梯度密度气凝胶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凝胶是空间探索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系统介绍了单一密度气凝胶和梯度密度气凝胶材料的分类、合成方法、复合工艺、特殊性能及其在空间探索领域的应用.其中,梯度密度气凝胶材料的合成是国际上的技术难点,笔者结合自身研究将其复合方式分为早期方法、分层粘贴法、逐层凝胶法和梯度溶胶共凝胶法,揭示了梯度气凝胶应遵循由单位深度的低差异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