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着重介绍了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关键及其解决途径。同时,对系统的使用效果、技术水平水做了评价。文中介绍的数据采集技术、屏蔽接地技术、PSK 信号长线传输技术、高频补偿网络设计方法以及测量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抗干扰设计等均属首次应用,并在核效应现场测量中获得成功。这些技术成果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箭载测量系统数据传输由点到点的电缆完成,存在布线复杂、占用空间大、质量大、通信速率低等方面的不足,为此提出将新一代总线AFDX应用于箭载测量系统的设计思路。介绍了新一代基于以太网的总线技术AFDX,研究、比较了其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并对基于AFDX的箭载测量系统数据综合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设计,为设计更高可靠性、更快通信速率、更强灵活性的箭载测量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技术构成、测量原理,并简要地介绍了法国MENSI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的技术特点;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层厚度的实时高精度测量是实现对锂电涂层厚度控制的前提。针对在生产过程中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层厚度动态、非接触、高精度的测量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进行微位移测量的在线式测量系统。介绍了传感器结构及测量电路基本原理,搭建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层厚度测量的硬件系统,开发了可用于数据采集、线性校正、数据记录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测试系统。经测试,该传感器的分辨力为0.1μm,现场长期运行证明该系统满足生产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实用、简便的电池内阻测量系统,介绍了采用交流法测量电池内阻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干电池内阻测试的要求。依据此设计原理,适当改变电路参数,可测量其它电池,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用于工作域优化布局设计中的知识库系统,系统利用CAD技术进行工作域内仪器、仪表的实体建模。以人体测量数据为依据,按照人机工效最佳的原则,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工作域布局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汽车转向轮侧滑量测量的必要性和基本测量原理,根据其基本原理设计了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描述了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并给出了(推导了)基本公式;经过试验验证,本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采用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测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了广泛应用。该电场探测技术是一项全新技术,可以将微波电场通过基本物理常数与频率测量直接关联,具有测量动态范围大、测量灵敏度高和测量不确定度小的特点,有望替代传统溯源路径,直接关联国际单位制(SI)。本文基于里德堡原子相干效应的微波电场测量技术原理,针对国内外微波电场的高准确度、高灵敏度和极化方向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和对微波电场测量的工程化光源系统,蒸气室探头的仿真验证实验和集成式蒸气室探头的设计研究等方面的相关进展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根据振动冲击试验设备测试要求,设计并研制一套测量系统。系统基于虚拟仪器测量技术设计,通过采集振动冲击所产生加速度信号的频率和幅值,运用FFT技术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完成对振动冲击试验设备的测量。实验效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测量功能完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软件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够满足目前在用的所有振动冲击试验设备的测量需求,在实践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闭环反馈差动式双FP腔的微光机电(MOEMS)加速度计,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利用惯性敏感单元将对载体加速度的测量转变为对载体位移的测量,利用光纤自聚焦透镜的端面与质量块组成的FP腔测量载体位移.为了提高系统的测量灵敏度和抑制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差动式双FP腔测量机构.为提高微加速度计的输出线性度和动态测量范围,提出了采用静电力平衡技术构成闭环加速度计.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对所设计的加速度计重要参数指标——灵敏度、敏感头受载、固有频率等一一进行了详细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设计背景要求下加速度计参数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可以达到5×10-6g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万工显光栅数显微机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详细地阐述了测量软件中数据采集程序、测量元素评价程序和测试报告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激光测距技术进行时间同步的各种可行方法,包括地面同步系统和卫星同步系统。还介绍了如何利用搬运钟测量激光时间同步精度及测量结果如何评定。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阻法的工艺液位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传感器测量系统包括利用液位传感器、点式液位传感器、耗尽关机液位传感器与剩余液位传感器及对应的变送器。设计了相应的半自动校准系统对传感器的精度进行标定,分析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经过测试,所有传感器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该传感器的研制解决了现有容积计量及液压试验系统不能对贮箱各不同部位进行容积和高度监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推力是反映姿态控制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关键指标,对推力测试系统的精确标定是准确测量推力矢量的前提,同时,提升标定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了一种应用电磁悬浮技术的姿态控制发动机推力测试平台,并设计了针对推力测量传感器的电磁自动加载标定系统。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满足精度需求的多回程自动标定,有效提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标定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力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在许多研究和应用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FPGA技术,利用高分辨力时间数字转换器TDC芯片,设计出了一种高准确度时间间隔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工作在不同模式及分辨力,也可以进行不同通道的选择,最多可以达到8个测量通道。测量结果显示,该测量系统可以达到18.6 ps的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16.
对前放组件高低温测试系统设计开发的背景及意义作了简单介绍,并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测量原理;详细地论述了测试系统中标准设备的选取、专用设备和夹具的设计思路,最后对测试系统的接地和屏蔽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采用袖珍 PC—1500计算机进行圆度在线测量的方法、接口设计和程序编制。实践证明,该测量系统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在车间条件下操作,解决了对大型轴类零件进行圆度测量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93年5月6日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就239厂和兵器工业总公司212所联合进行的“天线测量系统S.A2043B-1技术改造”在京召开了院级技术成果鉴定会。来自航天工业总公司内、外的专家、教授参加了技术鉴定会。专家们听取了课题组的有关报告和介绍,并参观了天线自动测量系统的配套设备和天线的自动测量演示。会议经认真讨论认为: 1.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对各主要分机设置了自检功能,可实现对雷达天线参数的全自动测量,对测量数据具有处理、存贮、打印功能,并可在直角坐标、极坐标上绘制天线方向图曲线,完全可满足上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飞行器地面试验测量需求,介绍了基于立体视觉的飞行器运动姿态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高度准确地实时测量弹体姿态角和位置,考核了弹上制导和导航准确度,为试验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测量保障。  相似文献   

20.
简要的介绍了近几年来微波技术和测量仪器的新进展,着重介绍了砷化镓微波集成电路的开发,及其在微波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测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