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种不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金属用的电极。主要是用来焊接厚度10毫米以上的铝合金结构。现在,直流正接不熔化极气保护焊接,其中包括铝合金氦弧焊接,都采用钨棒作电极,钨极的工作端一般是正锥体;即锥体的中心是在电极的中心线上。因此,能保证电  相似文献   

2.
随着焊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焊接结构的大型化,特别是熔化极气保护半自动焊在航空工业应用中的日益扩大,现有的齿轮传动滚轮送丝机已不能满足要求。这种送丝机机构笨重,送丝速度不稳且送丝距离短。因此,气保护半自动焊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如我厂生产的飞机天窗盖骨架,一些高大的地面设备以及民用售货车等大型板件的气保护半自动焊,  相似文献   

3.
前言 本文介绍一种锰基高温钎焊合金,即二号合金。其熔化温度为1065—1135℃,供应状态为0.10—0.50毫米的冷轧带材。该合金适合于气保护(例如Ar或Ar+BF_3)条件下钎焊,可成功地钎焊1Cr18Ni9Ti不锈钢。它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流动性、填充毛细间隙性能以及较  相似文献   

4.
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的池野顺一教授等完成了目前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晶体玻璃三维激光打孔实验 ,并获得成功。研究人员从分析玻璃的损坏机理着手 ,发现激光损坏的玻璃 ,其内部形成熔融部分 ,以此熔融部分为中心 ,裂痕向外延展。据分析 ,这是由于激光照射了的表面 ,经大气被冷却 ,故熔化从其内部开始 ,由于膨胀力的缘故 ,使玻璃受损。对此 ,研究人员将很好的吸收激光的合成墨水染料涂在玻璃表面进行加工。结果 ,熔化的玻璃从玻璃表面飞散 ,一个脉冲的光照射 ,可形成深 410 μm ,直径2 0 0 μm的加工穴 ,若反复照射激光 ,可形成圆锥状的加工…  相似文献   

5.
针对焊枪可达性差等难熔合焊接结构,提出了活性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新方法。该方法可增加焊接熔深,改善难熔焊接结构的熔合不良,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接头。采用活性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对耐候钢进行了工艺试验,对焊接接头组织、冲击韧性及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活性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在同等焊接热输入下熔深显著增加,焊缝表面及焊接接头内部质量高,接头组织更为细化,过热区析出碳化物相也更加细小弥散,冲击韧性提高,冲击断口韧性特征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针对超声速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颗粒撞击基体前熔化状态未知的问题,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单个颗粒在超声速气流中的加热熔化过程,并对颗粒的破碎细化行为进行了探究。计算考虑颗粒内部相变后,得到不同时刻颗粒内部的温度分布更加合理,通过分析得到了颗粒熔化界面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曲线,其在0.35ms时完全熔化,这与实验分析结果相符。熔融颗粒在进入到高温高速等离子体射流中粒径会迅速减小,统计得到100mm处小于5μm的颗粒所占比例最大,超过了50%,与实验收集粒子的粒度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铝硅合金的砂型铸造中,在炉前断口和拉力试棒的断口上,经常出现白点,严重时影响到合金的性能。关于白点的实质,有一种看法认为是熔化温度过高,除气温度过高,熔化过程吸气太多所造成;另一种看法认为这种现象与加钠变质有关。为了正确的判断缺陷,我  相似文献   

8.
C形、中空截面碳化硅纤维的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碳硅烷(PCS)为原料,经C形喷丝板熔融纺丝制备C形、中空截面PCS原丝后,再经不熔化和高温烧成后得到C形、中空截面SiC纤维。文中讨论了纺丝温度、N2压力和收丝速度对两种PCS纤维当量直径和异形度的影响,以及不熔化和烧成工艺对SiC纤维截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温度对C形、中空PCS纤维当量直径和异形度影响较大;合适的纺丝工艺和不熔化及烧成条件下可以得到高异形度低当量直径的C形、中空截面SiC纤维。  相似文献   

9.
代替高温合金的金属间化合物美国犹他大学研究了一种能以较低成本生产金属间化合物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熔化高熔点的金属成分,这就免除了常规铸造的困难并避免形成和聚集十分脆的金属间化合物。因为避免了在熔融状态下产生金属又转变成粉末并进行二次加工,也节省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纺丝法纺出连续PCS纤维束,研究了升温制度、纤维装填量以及过热现象等因素对PCS纤维不熔化结果的影响,探讨了不熔化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低温段慢速升温,中温段延长保温时间,高温段进一步强化的升温制度是比较合理的。纤维装填质量及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因散热不利而引起急剧高温,导致纤维的熔并。急剧放热引起纤维结构的变化较大,而且内部纤维与表层纤维的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掺混型碳化硅纤维微波吸收剂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功率超声将平均粒径30nm的超细金属铁粉均匀分散到聚碳硅烷中,通过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烧结,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电阻率连续可调的掺混弄烨奔走陶瓷纤维。  相似文献   

12.
聚碳硅烷纤维的不熔化处理研究(Ⅱ)—放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熔融纺丝法纺出连续PCS纤维束,研究了升温制度、纤维装填量以及过热现象等因素对PCS纤维不熔化结果的影响,探讨了不熔化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低温段慢速升温,中温段延长保温时间,高温段进一步强化的升温制度是比较合理的。纤维装填质量及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因散热不利而引起急剧高温,导致纤维的熔并。急剧放热引起纤维结构的变化较大,而且内部纤维与表层纤维的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轻型快速舰船的搅拌摩擦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市场的快速发展要求船舶制造业以比以往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交货期来满足市场需要 ,英国焊接研究所 (TWI)发明的搅拌摩擦焊技术为新世纪大型船舶壁板和成型件的批量工业化制造提供了有效途径。搅拌摩擦焊对于轻合金材料 (如铝、铜、镁、锌等 )的连接在焊接方法、机械性能和生产效率上具有其他焊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搅拌摩擦焊是一种固相连接方法 ,焊缝接头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小的焊接变形 ,焊接过程中 ,不需要添加保护气和添丝 ,没有熔化、烟尘、飞溅、弧光 ,是一种环保型的新型连接技术。基于搅拌摩擦焊在焊接方法、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钨涂层微观结构影响机理以及涂层性能。通过等离子体喷涂工艺参数及微观形貌分析涂层微观结构和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喷涂功率、喷涂距离、送粉气量等。结果显示钨涂层是由钨粒子熔融沉积平铺成"圆饼状"或"花瓣状"的单层叠加而成,单层呈现柱状晶微观结构,厚度约10μm、直径约50μm的"圆饼状"单层是状态比较好的涂层结构。钨粒子熔化状态、沉积速率以及喷涂环境决定了熔化粒子的沉积形貌;与大气喷涂相比,真空喷涂钨涂层气孔率低、传热性能和结合性能较好,适合作为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是一种以电子束为热源的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可成形具有复杂形状的高性能金属零部件,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不同粉末材料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组织与性能研究现状、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应用,最后指出改进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焊接工艺方法,特别是对目前发展迅速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研究发现,施焊过程中,电弧是否稳定,飞溅金属的大小和数量,熔池运动状态及随后的焊缝成形等等,都与螺丝端部熔化时形成的熔滴形状及其过渡状态有关。近三十多年来,各国都采用了高速摄影技术,将焊接电弧内部金属的熔化及熔滴的形成和过渡过程拍摄成高速影片,经过详尽的分析研究,大大改进了焊接工艺,并促使新的焊接工  相似文献   

17.
电阻率可调的含钛碳化硅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Ti(OBu)4与低分子量聚硅烷(LPS)为原料合成不同含钛量的聚钛碳硅烷,经熔融纺丝、空气不熔化、高温烧结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电阻率为103~10Ω·cm的Si—Ti—C—O纤维。通过IR、GPC、VPO、XPS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钛含量对纤维的制备、结构及其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成形技术是新型增材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通过建立用于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的高保真粉末尺度激光熔化模型,展现了粉末层从开始熔化、熔滴飞溅到熔道成形、冷却凝固的全过程。熔滴飞溅行为是金属粉末层熔合工艺中难以避免的成形缺陷来源,借助数值模拟手段还原了激光熔合过程中飞溅现象的演变过程,克服了实际实验难以捕捉到熔池内部及熔滴飞溅行为定量表征信息的难题,获取了熔融液滴飞溅的变形机制以及飞溅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温度、速度、压力、位置偏移等信息。结果显示,金属蒸气作用与惰性气体流动共同驱动了熔池流动与熔滴的飞溅行为,高温熔体流速为1~6 m/s,熔滴飞溅速度为1~4 m/s。随着工艺参数的调整,飞溅熔滴的体积形态与飞溅方向均发生变化。结合实验分析,追踪了熔滴飞溅的运动轨迹以及熔滴在空中飞溅时的“二次爆炸”与“旋球”行为。该研究补充了实际实验对于飞溅行为的分析理解,通过提取飞溅物完整寿命周期能量吸收耗散的量化信息,进一步促进了激光熔合过程中复杂的流体流动与飞溅现象的动力学表征。  相似文献   

19.
放电介质对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液中、气中、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的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放电介质对临界放电间隙、电极表面和工件表面的影响,并采用FLUENT软件计算了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放电区域的气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放电瞬间加工区域是处于气体包围中的,也解释了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与气中电火花加工相似以及出现工件碎屑熔融物反粘到电极表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以聚碳硅烷(PCS)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制备三叶形PCS纤维后,经不熔化和烧成制得异形度为0.65~0.85的三叶形碳化硅纤维。研究了纺丝温度、压力、收丝速度等对纤维异形度的影响,并对预氧化和烧成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氏的纺丝温度、适当主的纺丝压力和较低的转率有效于提高纤维的异形度,聚碳硅烷原丝经预氧化和烧结后,纤维异形度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