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航空》2006,(1):20-20
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05年11月27日在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召开。本次会议是由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委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开展本专业的学术交流工作,研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本届专业  相似文献   

2.
一、’99固体火箭推进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与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联系主办,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承办的“’99固体火箭推进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9月8~1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航天培训中心召开。到会人员41人。会议共怍到论文38篇,经过审稿后录用36篇。二、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专业委员会(简称气动热力专业委员会)、江苏(苏鲁皖)航空航天学会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简称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1999年学术年会于19…  相似文献   

3.
为迎接1989年中国航空学会与美国ASME联合在我国召开国际燃气轮机会议;总结1986年以来我国动力装置自动控制领域科研、设计、生产、试验及使用维护方面取得的成果、经验和探讨今后发展方向;为国际会议推荐优秀论文作好准备。中国航空学会拟于1988年上半年召开第4届动力装置控制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有关各部门、各军兵种飞行员相互之间、飞行和指挥人员之间、飞行员和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力学及飞行试验专业委员会和江苏、陕西、北京航空航天学会于1989年10日19日至23日在北京市怀柔县联合举办了“1989年飞行技术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空军、海军、民航、航空航  相似文献   

5.
《推进技术》1994,15(6):9-9
航天第三信息网讨论航天与导弹动力装置的现状与任务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信息网第15届技术信息交流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西安举行。26个单位的42名代表就“航天与导弹动力装置的现状与任务”进行了交流与讨论。议题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起到了...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24日,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在宜昌组织召开了2006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来自航空工业、空军的27个单位40名委员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陈晓东主持,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松堂代表委员会讲话,他着  相似文献   

7.
为鼓励首都航空航天界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四化建设做贡献,努力攀登航空航天科学技术高峰,为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中国航空学会与北京航空航天学会定于1991年四季度联合召开“北京航空航天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会议期间还将进行“中国航空学会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北京市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者的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15~17日.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发动机自动控制学术交流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业内12个厂所、大学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航空发动机》和《航空动力学报》作为期刊代表,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简讯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 2 2届技术信息交流会在南昌举行10月 10日至 13日 ,在江西省南昌市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举行了第 2 2届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承办 ,主题为“新概念动力装置与特种发动机”。会议录用论文 36篇 ,在会上交流了 2 6篇 ,评选出优秀论文 7篇。会议认为 ,此次交流会论文题材广泛 ,紧扣主题 ,新概念动力装置和特种发动机的研究有较为显著的进展 ,新技术在发动机研制中的应用有一些突破 ,尤其是发动机制造工艺方面的论文比重有明显增加 ,工艺研究及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成果均甚为可喜。技术…  相似文献   

10.
消息与动态     
消息与动态中国航空学会、国防口“9510”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学术交流会在杭州召开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委员会、国防口飞行力学协作攻关(9510)办公室于1997年10月18日至23日在杭州联合召开了学术交流会。这次会议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相似文献   

11.
<正>受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燃烧与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2015年第十八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交流会,现将有关征文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受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燃烧与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2015年第十八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交流会,现将有关征文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2.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与加力燃烧室的试验、设计与调试。3.航空航天发动机中传热传质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11年5月31日,中国航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庆祝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6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蓝天剧场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承办,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14.
《国际航空》2006,(3):50-55
目前世界航空航天业正在迅速复苏之中:航空运输量不断攀升,民用飞机订单创下新纪录,军用飞机项目竞争不断升温.但推动这种复苏的主要动力不是北美和欧洲,而是来自亚洲和中东市场,从而反映出世界航空航天市场争夺的重点正在向东方转移,世界航空航天格局在2006年将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受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燃烧与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2015年第十八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交流会,现将有关征文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2.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与加力燃烧室的试验、设计与调试。3.航空航天发动机中传热传质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4.数值计算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传热传质中的应用。5.燃烧、传热传质中的新型测试技术与方法。6.各种新型燃烧器和燃烧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推进技术》2000,21(6):39-39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 (动力装置 )信息网第 2 1届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建网成立 2 0周年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0年 9月 18日至 2 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会议由上海新风化工研究所承办 ,主题为“二十一世纪推进技术创新”。 36个单位 8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交流论文 58篇 ,结合技术创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使与会代表都获得了许多信息 ,得到了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会上还对动力网 2 0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肯定了在开展技术信息交流、撰写大型工具书、出版网刊、参与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完成情报研究课题等方面所做出的成绩 ,指出了今后在…  相似文献   

17.
《江苏航空》2010,(1):14-14
<正>江苏省暨南京市航空航天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于2010年1月8日至9日在无锡美丽都宾馆隆重召开。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铁恒、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新任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朱荻、南京市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聂宏、省市学会全体理事、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联络秘书、学术秘书等共11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空学会于1981年12月10日至15日在广州召开了首届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学术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35个单位,共98人。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52篇收入会议论文集,并于会前印刷装订成册。会议分成结构、强度和振动两个分会场进行论文宣读和讨论。这次会议准备较充分,安排紧凑,注重实效,内容丰富,学术气氛浓,对今后工作有促进作用。这次会议反映了近年来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方面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空学会于一九八一年八月至十月期间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先后与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召开了“控制系统仿真技术交流会”,与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断裂力学学术交流会”,与中国金属学会联合召开了“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与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联合召开了“发动机燃烧学术交流会”、“发动机传热学术交流会”、“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学术交流会”、“工程热力学学术交流会”。此外,中国航空学会各有关专业委员会先后召开了“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辅助几何设计-辅助制造学术交流会”(简称CAD/CAGD/CAM学术交流会),“飞行力学与试飞学术  相似文献   

20.
一 (下转175页)(上接B170)中国航空学会1,91年学术活动安排奚下.一万万百瓜一.一下濡孤瓜下下毓磊蕊葬下几,下一18}优秀青年科技颁奖大会及青年科技工作111月1{北京}中航刘昌琼,京航{中航与北京航空航 l者学术交流会1}}}刘成功}天学会联合191飞行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及学术交流会l三季度}6引待定}航空航天部飞行试验l !}1}l研究院}20!第二届结构试验技术交流会}4月180}待定}肮空航天部623所}90年顺延 }1}l}王俊扬!21}第一届直升机动力装置学术讨论会l三季度!50}待定}中航动力专业委员会l }}}{}郭允良!22}首届航空发动机试验与测试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