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失踪的彗星     
最近,天文学家们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成千上万颗彗星销声匿迹,失去了踪影。墨尔本大学物理学家罗伯特·福特博士认为,这些彗星可能仍然存在,只是我们无法观测到它们而已,其中有些彗星正朝地球飞来,并有可能与之相撞。福特还指出,这些失踪的彗星可能由一种被称为镜像物质的奇特物质构成。这是一种科学家新近发现的隐形物质,少数物理学家认为它可能就是那种飘忽不定的暗物质。暗物质被科学家们描述为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死刑台”,不过,尚未有人确认这一物质。“如果镜像物质确实存在,那么,也就应该存在着镜像恒星、镜像行星,甚至镜像生命。…  相似文献   

2.
时空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彻底更换概念的问题。首先,我们先引用一些比较重要的对时空的阐述段落,作为我们论述的参考: 时空,不过是我们这个世界(宇宙)的一种秩序、物质关系,在另一个世界(宇宙)中,它会完全失去意义。 这个宇宙的诸事物在时空中,并不以我们“现在”是否看到了、感觉到了为是否存在的标准,因为,此一时彼一时皆为意念所致,它们早已“客观”存在着,包括存在于“未来”和“过去”。 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来说,人们以为它早已消失,实际上它以某种未知的形式依然存在着,可能这也是能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未来的尚未发生的事,也都按照诸事物“应该”遵循的规律运动着,它的将来也可以在瞬间被“拉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宇宙射线?天文学家确认宇宙射线是来自于宇宙中的一种具有相当大能量的粒子流,它不同于由光子组成电磁射线,而它是由亚原子组成,亚原子是比原子还小的粒子,像是质子、原子核或电子一样。大部分宇宙线是由单纯的质子构成的,还有一小部分是由氦原子核构成的,另外极少一部分是重元素构成的。因为宇宙射线具有质量高速粒子流,所以也同样具有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正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理学家认为宇宙是由两种物质构成的,一种是可见的发光物质,另一种是不可见的暗物质。发光物质是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的物质,而暗物质则需要通过探测其自身引力存在才能被意识到的物质,如星系或星系族的旋转曲线。辐射是宇宙的一种能量之一,光子辐射穿过宇宙,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暗能量使宇宙加速膨胀。目前天文学家还不了解暗能量,只能通过宇宙  相似文献   

5.
3 空间天文观测□□空间天文观测主要围绕着美国的“寻找行星系统的源”和“宇宙的结构与演变”这两个战略课题进行。前者将观测最早星系的诞生、恒星的形成,发现在太阳系周围的所有行星系统,发现能维持生命的行星,了解在太阳系以外是否存在生命;后者将研究宇宙是怎样开始的?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吗?大爆炸的能量是什么?在黑洞的边缘,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是让宇宙膨胀的暗能量?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进行高水平的空间天文观测。3.1 引力探测器-B 引力探测器-B于2004年4月20日发射,基本目的是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6.
如果灵魂真的存在,它会是什么样子?会以什么方式运转?如果灵魂是客观存在,那它应该是具有物质和能量基础的生命体,我们暂且把把它称为“灵质”。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灵质”吧。  相似文献   

7.
《飞碟探索》2008,(5):56-56
火星上这些白色的石头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对于它的成因感到好奇。猜想这可能是由古老湖床干涸之后,盐分沉积而形成的,但仔细研究这些“手指”后发现这种想法是错的。浅色的物质来自于由周围环境的腐蚀,因此它的成分密度非常低,可能含有火山灰或风中的沙尘。石头和周围的砂土间明显的对比也起因于砂土的异常黝黑。  相似文献   

8.
许多年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在为创造一种被称为夸克物质的超致密材料而努力奋斗。那么,什么是夸克呢?夸克,即理论上设想的带电核粒子,是已知的粒子如质子和中子等的基本构成部分。物理学家们试图借助各种高效能量,来打碎结合到一起的粒子。然而.或许存在一种更容易得到这种材料的方法,也许在太空中就存在夸克物质的巨大星体。  相似文献   

9.
钱进 《飞碟探索》2008,(12):54-55
最近几年的发现表明,我们的宇宙越来越像由一个高明的巫婆用暗能量、暗物质和正常物质调制成的鸡尾酒。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控制宇宙的神秘能量——暗能量。其最新证据表明这种暗能量可能占宇宙总能量的2/3,它正在把宇宙中的星系及星系中的一切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相互分离。  相似文献   

10.
74中微子有质量吗?75迄今是否已探测到中微子?W.泡利在1931年首次推测存在中微子以后,科学家们虽然一时没有捕获到它,但却从理论上推算到它的许多性质。在b衰变事件中,电子常常会带走几乎所有的能量,这意味着中微子能够以能量为零的形式存在。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能等效原理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家和哲学家似乎已经使意识变得远比它需要的神秘。理解意识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宇宙是否应如勒内·笛卡尔所称被划分为“精神存在”和“物质存在”?在哲学领域,对此的争论几个世纪以来从未休止。但现代神经科学的兴起已验证了一种更为务实的方法:一种由哲学指导但不依赖哲学研究提供答案的方法。其关键在于认识到为什么解释意  相似文献   

12.
千古之谜久悬未解,迄今令人困惑不已,使现代科学陷入窘境,面临挑战.然而,前不久,俄罗斯著名学者、超自然现象专家德·勃洛欣采夫和弗·泽列宁通过理论上的计算和大量实践性研究,提出“多维宇宙平行世界论”,从而为揭开当代UFO之谜、外星人之谜、百慕大“魔鬼三角”之谜、金字塔之谜等诸多超自然现象的奥秘提供一个发人深思的启示.德·勃洛欣采夫和弗·泽列宁,分析了已被大量天文观测全面证实的“弗里德曼”膨胀“炽热”的宇宙模型,并通过理论上的计算和大量研究后得出惊人的结论;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即总星系)不可能形成于四维宇宙范围内,也就是说,我们周围的世界不只是在长、宽、高、第四坐标和时间这几维空间中形成的.宇宙可能是由上下毗邻的两个世界构成的,它们之间的联系虽然很少,却几乎是相互透明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在深入探索后,最近又发掘出一个新的宇宙怪物,称为Q球。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柯萨说:“它们非常重而微小,若你把它放在桌上,它将穿通桌面直入地心。”这是一种奇异物质构成的微球,它们可能漫游于空间。每个Q球,都像一个藏在坚果壳内的新宇宙。为何说新宇宙呢?因为在Q球内部,不存在我们所熟悉的三种自然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这种特性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这意味着,每个Q球都在破坏宇宙的规律和秩序,因为它吞食普通物质,并迫使后者按Q球的规律存活下去。一个Q球能吃掉超密星(中子星)的心脏。  但迄今没有人见过…  相似文献   

14.
可燃冰:未来能源的希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家发现,南海海域某些部位有可能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分子的结合物(CH·4H2O),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因它80%以上的成分是甲烷,故也有人叫天然气水合物为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合成的一种白色固态结晶物质,外观像冰。由于天然气水合物中通常含有大量甲烷或其他碳氢气体,因此极易燃烧。而且,天然气水合物多呈白色或浅灰色晶体,外貌类似冰雪,所以被称为“可燃烧的冰”。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产生的能量都多得多,而且在燃烧以后几乎不产生…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对生命的定义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生物体系。该体系带有生命密码信息并具有自我执行生命密码的能力。它可以不断自我更新、繁衍后代并进化。生命体系与一般的物理系统不同,其自组织过程按照生命密码(DNA)设定的方向进行,利用物质产生能量运动,整个过程朝着熵减小的方向变化,具有局部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宇宙?宇宙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和,它包括地球和其他一切天体。所以,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先从地球开始的,然后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从银河系扩展到星系,从星系扩展到星系团……等等。宇宙是如此之大,包括上千亿个星系,但人类可以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17.
当熟悉而平静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超自然规律”的现象后,我们既兴奋又迷惘,我们都在间:这一切是怎么回事?虽然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可我们仍在问: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并非说研究毫无结果,而是说研究的结果不是让那些兴奋的人感到失望(诸如告诉你,你看到的“飞碟”只不过是气象试验气球.或干脆告诉你那是一群蝴蝶等等),就是让迷惘的人更加费解(除了扑朔迷离的“飞碟”外,还有“隐态”,还有“人类生活在多维宇宙中”等等).所以,本来就热闹的话题,更是沸沸扬扬了.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宇宙学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相信宇宙是由普通物质和看不见的暗物质所组成.宇宙深处的星体爆炸显示一种字宙力正在导致宇宙分离.天文学家把这种力称为暗能。宇宙中70%是暗能,15%是传统的暗物质,仅仅5%是像构成地球和星体这样的普通物质。也可以说,是暗能量统治着宇宙,而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完全是一个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9.
“黑洞”很容易让人们望文生义地想像其是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强得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它能吸引周围任何物质,无论是哪种物质一旦掉进去.就再不能逃出。你知道吗?这种威力强大的家伙.也可以应用在军事上。  相似文献   

20.
虽然我们对宇宙了解了不少,但我们仍然有许多疑惑和不解,有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比如我们为什么会存在?物质为什么会存在?我们所有的一切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模式:宇宙诞生、灭亡,再诞生、再灭亡,永恒不息地变易存在着,难道没有别的模式可以选择吗?爱因斯坦说,上帝在创造宇宙时究竟有多少种选择?在没有最终解决疑惑之前,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这样的设想成立:我们这个宇宙或许是另一个巨大无比生命体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胞,我们的银河系可能就是“线粒体”、“高尔基体”之类.或者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体上的一个小小原子、分子.可能等不到我们的最终认识时,宇宙就开始了新的变易,也许这是存在着的重演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