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天工业是建立在国家工业基础成果之上的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水平.作为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因素,不断巩固和强化航天工业能力对提升国防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带动作用,是新时代航天工业肩负的使命责任.因此,如何科学实现我国航天工业能力升级发展,夯实航天工...  相似文献   

2.
欧洲航天工业的核心能力凝聚了欧洲主要国家工业能力的精华,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各个国家相互联合、各有侧重地在航天工业各个领域全面开发,形成了建设航天工业核心能力的合力。在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的设计生产等方面,欧洲航天工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已然成为世界航天工业的重要支柱力量。随着欧洲各国航天发展战略日益完善、航天计划的不断开展与科研管理和创新体制等方面优势的逐渐显现,未来欧洲航天工业势必将会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政府预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蔚然  许平 《中国航天》2005,(2):24-26,31
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发展,对航天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为巩固和提高航天工业的基础能力,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仍在加大航天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集中研发航天关键技术,以增强航天领域的竞争力。特别是美国在新的《太空探索计划》的  相似文献   

4.
英国航天工业的研发、生产能力与水平,在西方国家中处于前列。英国注重有选择地发展航天事业,并要求以尽可能高的效费比实现其航天目标。这是英国航天政策的核心思路,其努力促进航天商业化和航天工业界的兼并重组就是这种思路的反映。英国航天工业选择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是在通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小卫星和卫星软件等领域。此外,英国注重突出航天合作的重点,通过对欧洲乃至更大范围的合作活动进行密切协调,来满足国家对实用空间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裘王 《中国航天》1993,(2):10-12
欧洲航天工业的发展历程 欧洲的航天工业是在航空工业和战略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国和法国是欧洲最先开展航天活动的国家,它们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于60年代初就开始航天研究探索工作,但规模很小,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6.
英国航天工业的研发、生产能力与水平,在西方国家中处于前列。英国注重有选择地发展航天事业,并要求以尽可能高的效费比实现其航天目标。这是英国航天政策的核心思路。其努力促进航天商业化和航天工业界的兼并重组就是这种思路的反映。英国航天工业选择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是在通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小卫星和卫星软件等领域。此外,英国注重突出航天合作的重点,通过对政洲乃至更大范围的合作活动进行密切协调,来满足国家对实用空间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简氏航天指南(Janes Space Directory),1993~1994年第9版是一部综合反映涉及当今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航天活动、航天工业情况及航天技术水平的工具书,全书包括各国航天计划、国际合作航天计划,军用航天、运载火箭、导航、微重力试验、航天工业等13个章节,提供了详实的文字资料及大量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 2 1世纪初 ,世界主要航天国家 (如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 )的航天发展战略与政策 ,包括航天计划、重点领域和投资情况 ;分析了上述国家航天政策调整对本国和对世界航天发展的影响 ,最后 ,对我国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子力 《中国航天》2007,(6):21-25
韩国航天工业规模不大,但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并在卫星与火箭研制领域投入较高的经费,仅“韩国多用途星”(KOMPSAT,又名“阿里郎”)2卫星计划投资就达1.7亿美元。进入2l世纪以后,韩国航天投资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韩国的航天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但工业界对韩国航天活动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国是世界上非常注重发展航天应用技术的国家。长久以来,英国航天工业一直保持相当的规模,航天业务收入主要归功于应用航天技术的下游企业,包括卫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天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战略与政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它随着国际形势、国家安全环境和军事战略的调整而变化。一个国家的航天战略能否与时俱进,不仅对航天工业的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外交地位、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使太空成为航天国家竞相开发的战略要地。美国为称霸太空、实施全球攻击的战略目标,适时调整了航天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6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展激烈的登月竞赛,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只得敬畏地观看他们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今天,航天工业正成为重要的新兴工业,几乎所有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愈来愈重视航天工业的发展。 据《孟加拉国观察家报》报道,现在每年的卫星传输业务已达40亿美元。如果加上卫星发射、科学研究、军事运用和航天设施等,全世界航天工业产值高达5500亿美元。估计到2000年,参与航天活动的国家将增至几十个,各种商业服务和出售业务营业额将达8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张明安 《中国航天》2009,(10):18-18
近年来,为了解决俄国内社会经济问题和占领国际高科技市场.重振航天大国的雄风,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航天工业的发展,将提高国家航天部门的竞争能力和充分发挥其潜力作为火箭航天工业的战略目标。因此,俄罗斯一方面加强对火箭航天工业的资金投入保障,另一方面坚持火箭航天工业的结构改革,以适应新的国际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14.
谢平 《中国航天》1992,(2):12-16
80年代,世界航天工业达到了航天商业化的新水平。目前,世界航天工业尚处于商业化的初期。本文从日本的发射服务、卫星制造、卫星通信、地球观测和空间环境利用等方面分析了日本航天商业化的现状,并从日本的航天机构、非航天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二次应用和日本政府的工业政策等情况剖析了日本航天工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航天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以及长周期等突出特点,航天国际合作逐步成为各国加快本国航天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各国共同推动全球航天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一、世界航天国际合作的特点和趋势1.航天国际合作主体逐渐增多以往,航天国际合作多为政府间合作,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伴随各新兴国家航天能力的逐渐提升、航天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参与热情的不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是从20世纪中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标志着航天工业的诞生。从此,航天活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发展航天技术的行列之中。中国航天工业从1956年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来,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以钱学森等科学家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科技工作者,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经过50年的风风雨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航天工业发展体制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无到有,从弱小发展到今天这样在世界航天工业中占有重要一席。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航天工业体制模式的探讨,分析对中国航天的发展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印度航天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造卫星并用国产火箭发射国内、外卫星的能力。印度航天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以应用为导向,重视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卫星应用技术的开发。迄今,印度已经建立了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本文介绍了印度航天工业的组织管理,航天预算,全面介绍了印度的卫星研制、运载火箭,空间探索和国际合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许广勃 《中国航天》1993,(8):7-8,10
尽管近来航天工业的发展速度放慢,而且预计未来几年内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但从长远(10年)来看,世界航天工业仍将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这一结论是巴黎的欧洲咨询公司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的。 该研究报告说,航天工业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大部分国家的航天预算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另一个标志是航天技术的商业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通信卫星,它至少在未来10年内仍将是决定航天市场走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3,(1):59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2012年12月27日称,俄2013~2020年将在国家航天工业发展计划下投入2.1万亿卢布(约700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预算外渠道的资金。他说,该计划旨在确保俄保持其全球领先航天大国的地位,同时支持国防能力,并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梅德韦杰夫说,该计划将使俄能有效参与一些前瞻性项目,比如国际空间站以及月球、火星和太阳系其它天体研究。据介绍,整个计划由联邦航天计划、联邦GLONASS系统发展特  相似文献   

20.
正航天工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引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最广泛、最集中地应用了现代科技众多领域的最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的水平。随着航天工业的高速发展,生产试验模式不断变化、生产规模日益扩张、能力建设迅猛发展,航天型号产品研制过程安全性问题愈发突出。这些问题决定了航天型号产品不仅需要具备高可靠性以保证完成规定任务,更需要具备高的安全性以保证使用人员和设备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