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美国的空间对抗装备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美国空军近期颁布的《2006财年及以后战略主规划》、《国家安全空间力量发展路线图》和《空间对抗作战》等报告条令,空间作战任务可以概括归纳为空间对抗,空间支援,空间力量增强和空间力量运用四个方面,其中空间对抗是空间作战最基本的核心任务。空间对抗对于完成战略,战术的作战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空间对抗有防御性空间对抗(DCS)和进攻性空间对抗(OCS)两种作战样式,它们都依赖于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空间对抗是指通过允许乙方部队利用空间能力,同时遏制对手拥有同样的能力,获得和维持理想的空间优势。美国希望通过发展空间对抗武器装备,进一步提高美军的作战能力,拉大与其他国家在军事上的差距,从而建立一支不受任何挑战,具备攻防兼备能力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2.
卢万杰  徐青  蓝朝桢  吕亮 《宇航学报》2020,41(8):1105-1114
针对空间目标态势威胁响应和预警研究不完善的问题,为实现空间目标行为和事件的智能推理、实时响应和主动预警,保障航天活动和空间利益,提出面向行为与事件的空间目标态势本体模型(BEO-SO2)。基于基本形式本体(BFO),构建空间目标态势行为与事件本体模型。在统一时空框架下建立空间目标关系模型,实现空间目标行为执行和事件发生过程的动态推演。以空间目标碰撞威胁为背景,设计对象实体等级体系和碰撞威胁行为与事件要素,建立碰撞威胁推理规则,基于空间目标态势行为与事件本体进行实现、验证与展示。结果表明,空间目标态势行为与事件本体能够实现空间目标碰撞威胁的等级推理与预警,并指导进一步的空间活动,为航天任务与空间活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空间环境标准是宇航活动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空间环境研究领域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空间环境领域的标准制定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空间环境领域的标准化形势进行了分析,进而介绍了我国宇航标委会空间环境分委会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新构建的我国空间环境领域国家标准体系。最后,对我国空间环境分委会及后续的标准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扼要介绍近地空间环境的基础上,简述了高层大气、高能带电粒子,空间等离子体、空间碎片和微流星等空间环境对航天器轨道,姿态的影响,以及航天器辐射损伤,机械损伤,化学损伤,表面充放电,电子器件硬软错误,通信和测控的干扰等诸多空间环境效应,还简要介绍了我国空间环境探测的主要成果以及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影响的对策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国际空间政策与我国航天发展研讨会,国家有关部委、军队、企业和高等院校等30家单位的60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国际空间政策未来发展趋势与启示、中国空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制定国家空间政策的必要性、组织方式、主要内容等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作为世界空间大国之一,制定和出台自己的国家空间政策十分必要,并建议加强政府主导、充分调配资源、积极动员协调,抓紧启动我国空间政策顶层设计与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空间飞行器在轨安全,有必要搭载探测器对轨道空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获取表面充电效应数据。在对轨道空间充电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探测器的任务目标并完成基于电位探头和电流探头的探测器方案设计,包括探头设计和电路设计。探测器设计方案在空间环境特殊效应测量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为更多空间效应参数的测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20日上午,2008年中国空间法学会年会暨和谐世界中的空间法治学术研讨会于北京理工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空间法学会和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具体承办,会议主题是“和谐世界中的空间法治”。  相似文献   

8.
空间碎片危害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2003,(3):30-30
空间碎片就是造成哥伦比亚号失事的可能原因之一。所谓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空间活动过程中遗留在空间的废弃物。40余年来,人类进行的航天发射已超过4000次,送入空间并曾被跟踪观测的物体超过26000个,大约还有1/3仍遗留在空间。目前可被地面观测设备观测并测定其轨道的空间物体将近9000个,其中只有6%是仍在工作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月空间发展的关键工程与技术问题,从地月空间运输、月球和小天体资源、月面机器人、地月空间经济圈等角度开展了研究。地月空间运输分为天地往返、地月转移和月面升降等阶段,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环境特征发展不同的飞行器、运输方式和重复使用方案,并考虑地球空间站与载人月球探测的一体化设计。地球静止轨道是理想的地月空间工业园区,月球空间的真空、低重力、低温以及充足太阳能等条件为发展磁悬浮、太空电梯、天钩等电气化运输提供了便利;面对严酷的月面环境和稀缺的人力资源,月面机器人将发挥先导性和主力军作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航天员陪伴与辅助、人机协作等。地月空间发展不仅仅是载人登月,而是以建立地月空间经济圈为目标,促使国家利益从地面、海洋延伸至地月空间,推动太空产业从围绕地球向围绕地月空间发展,加速人类社会由地球文明向太阳系文明迈进。  相似文献   

10.
与射频通信相比,空间激光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保密性能强、终端功耗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当前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同时,空间激光通信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技术挑战,如大气湍流导致空间激光通信的信道情况十分复杂,复杂的信道会引发信号光强度起伏剧烈,信标光跟踪与瞄准困难,接收端的信号光场波前畸变严重等。为了提升空间激光通信在复杂信道环境中的性能,学者们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到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多项研究表明,深度学习在空间激光通信的诸多方面表现出了优越的信息处理能力。对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空间激光通信信号处理与检测,信标光捕获与跟踪以及波前畸变探测与校正等方面的应用做一全面梳理,并对用于空间激光通信的深度学习技术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国际空间合作发展态势分析(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空间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增多.空间合作的渠道在拓宽,合作的领域在延伸。由于通过空间国际合作加强了技术交流,降低了参与国的空间开发成本,解决了某些航天项目经费不足的问题;从而加快了世界空间事业发展的步伐。实践证明,国际合作是解决空间领域某些难题的一条经济可行的快捷之路。那么,国际空间合作的发展态势究竟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空间机器人的遥操作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李成  梁斌 《宇航学报》2001,22(1):95-98
本文分析了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的特点,时延对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的影响,总结了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的指令模式和控制模式,展望了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太空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外层空间或空间。太阳系以内的空间可分为行星空间和行星际空间。行星空间是行星引力的作用范围,或行星磁层、大气层所及范围。如地球空间,若按地球引力作用范围来确定,其半径距地心约93万公里;若按地球磁层所及范围来...  相似文献   

14.
李勇  姚伟  郑威  马骏 《卫星应用》2006,14(3):1-6
简要介绍了近空间、近空间飞行器、近空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简述了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分析了近空间系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建松 《航天》2011,(1):7-7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太空环保”,目前已逐渐形成监测预警、航天器防护和空间环境保护三大工程体系应对空间碎片问题,有效减缓了空间碎片的产生,得到国际社会好评。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产生的太空废弃物,也称“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1,(1):163-I0003
2011年1月8日,由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主办、《航天器工程》期刊协办的“2011中国空间机械工程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航天城圆满召开。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中国工程院范本尧院士,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林益明部长、刘燕宁书记、马世俊工程总师等空间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空间法的回顾与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惠康 《中国航天》2000,(10):14-16
自人类进入空间肘代以来,空间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发展起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并且随着空间科技和人类空间活动的不断进展,还将在法律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可以预见,空间法将继续有较大的发展。1.空间法将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50年代处于幼年期的人类航天活动,至世纪之交已进入成年期。纵观近半个世纪的外空活动史,可以看出人类的空间活动正不断向其广度和深度发展。就广度而言,首先,空间活动由最初的外空探索和科学考察发展为全方位的空间技术开发和利用,影响到世界各个地区和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  相似文献   

18.
空间在轨服务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43,自引:9,他引:43  
崔乃刚  王平  郭继峰  程兴 《宇航学报》2007,28(4):805-811
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空间在轨服务技术成为了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方向,传统的、以航天飞机为代表的空间在轨服务成为了今后这个方向的发展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空间自主在轨服务技术,它以成本低、风险小、隐蔽性高、军事利用价值强等特点,成为了未来空间技术新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空间在轨服务技术的概念、任务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并着重分析了空间自主在轨服务中的自主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活动商业化程度日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造卫星被用于民用通信、遥感和导航活动,具有了商业运作的属性。各国政府不再是单一的空间活动投资人,民间商业投资机构逐步成为空间活动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由于空间活动存在着跨越国界、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680-680
冷战结束后,太空竞赛会演变为国际空间合作吗?《国际空间合作》一书讲述了高技术领域欧洲各国是如何开展国际合作的。11月27日,《国际空间合作》中译本首发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由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主持,原书作者、欧洲空间局原副局长、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罗格·博奈教授发表了题为“国际空间合作”的主题演讲,之后同译者李磊研究员针对现场媒体和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