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燃气轮机冷气品质,基于简化的燃气轮机盖板式预旋系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进、出口压比和无量纲质量流量、旋转雷诺数对蒸汽和空气预旋系统温降和流阻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以二氧化碳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流动特性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空气的预旋温降性能明显优于蒸汽的;蒸汽和空气的预旋温降性能均随进、出口压力或无量纲质量流量的增大而降低;当旋转雷诺数由3.4×106增至7.1×106时,空气的无量纲总温降逐渐增大,而蒸汽的则先增大后减小;但空气与蒸汽的流阻性能相差不大,其总压损失系数均随无量纲质量流量增加而增大,随旋转雷诺数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在94mm×94mm方截面激波管上,入射激波马赫数为1 60~1 95内开展了汽油/空气可燃混合气体在激波聚焦方式下的点火实验。当汽油/空气混合比处于化学恰当比附近,激波马赫数为1 69~1 95的激波聚焦能够成功地引燃汽油/空气的可燃混合气体,而当入射激波马赫数低于1 69时,同样条件下的汽油/空气混合气体不能被点燃。流场的纹影照片显示,与未燃状态相比,汽油/空气可燃混合气体被引燃后的反射激波波面变宽。  相似文献   

3.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的影响。发动机入口气流总温、总压和马赫数分别为1100K,1.0MPa和2.0。空气节流位置距离发动机入口625mm,空气节流流量为入口发动机空气流量的27.2%。多种非接触光学测量手段被应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场结构和火焰传播规律的诊断,包括纹影、阴影、差分干涉、自发光照相和OH-PLIF。首先考察了有、无空气节流时超燃冲压发动机冷流流场的结构,结果显示:在实施空气节流后,流场内产生了激波串结构。激波串促使流场的静温和静压升高,马赫数降低。同时激波串与边界层相互作用,导致了边界层分离,促进了燃料与空气的高效混合,实现了煤油的可靠点火。其次考察了先锋氢气燃烧流场的火焰传播规律与稳定形态,结果表明:当先锋氢气当量比为0.3时,燃烧流场振荡;当先锋氢气当量比为0.1时,燃烧流场稳定。最后研究了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实施空气节流时,液态室温煤油吹熄了先锋火焰,煤油点火失败;实施空气节流后,煤油成功点火,当先锋氢气和空气节流撤除后,煤油仍然保持稳定的燃烧。  相似文献   

4.
把风车搬上飞艇我们知道,古人对空气的性质、流体的特性知之甚少。现代空气动力学直到19世纪末才初步形成。然而,在那遥远的过去,当很多梦想飞翔的人还在孜孜不倦地模仿鸟儿的时候,已经有人凭借天才的直觉,开始设想用于在空气中拉起物体的机构。莱昂纳多·达·芬奇就是这样的天才,他构思了一种直升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放  相似文献   

5.
王丹  陈宏玉  严宇  洪流 《推进技术》2019,40(5):970-977
针对煤油-空气旋转爆震发动机(RDE)点火困难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等压预燃的爆震循环模式。通过零维的热效率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针对于带预燃的爆震热循环效率模型。结果表明,预燃爆震循环的热效率高于理想Brayton循环,低于理想爆震循环。预燃空气比例是热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循环温比为2,预燃空气比例为0时,预燃爆震循环比理想Brayton循环热效率高26.4%,而当预燃空气量逐渐增加,预燃循环效率提升的比例逐渐变小。采用预燃方式有利于液态煤油的点火起爆,在低温比,低预燃空气比例条件下优势明显。试验中应当在保证煤油能够起爆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少的预燃空气。  相似文献   

6.
飞机雷电防护的适航要求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人类诞生以来,对雷电就产生了许多美丽的遐想和神话传说。也许正是雷电,使人类懂得了火,从而给人类带来最初的文明与进步,但对于人类的航空活动来说,雷电则是危险的。雷电是由大气层中不同湿度和温度的气流相对运动而形成的自然现象,一般分布在15千米左右以下的空间内,雷电电压可高达亿伏以上量级,当云层之间或云层对地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约1000千伏每米量级时,大气就会被电离,形成导电的等离子体气流,从而产生泄放和中和电荷的等离子体导电通道。通道上电流巨大,温度极高,使通道上的气体瞬间膨胀,便产生了明亮耀眼的闪电和…  相似文献   

7.
空气动力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的同志们: 我因事不能来参加今天开始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但我的心是想往你们这个集会的。所以写这封信,寄托一点心意。在四十多年前到三十多年前的一段时间里,我做过一点空气动力的理论工作,但后来条件变了,时过境迁,我差不多完全脱离了这个研究领域。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而是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气液两相工质激光推进的理想动力循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盛德仁  史香锟  陈坚红  李蔚  陈军 《推进技术》2015,36(12):1909-1914
为了分析气液两相工质激光推进的能量转换效率,建立了气液两相工质激光推进的理想动力循环模型,对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冲压比和定容增压比是影响能量转换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增大冲压比或定容增压比都能有效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冲压比随进口马赫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定容增压比随激光功率密度或工质中水滴与空气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工质中水滴与空气的质量比能够有效增大定容增压比,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据算例可得,当冲压比π=10,水滴与空气的质量比f由0增大到10时,能量转换效率ηt由52.5%提高到了55.8%。  相似文献   

9.
对平行喷射氢/空气超音速燃烧自燃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主流空气用氢和空气燃烧补氧的方式加热到温度1000~2100K,压力0.8~1.6MPa。发现滞止温度、滞止压力和燃烧室内部构型等都对自燃有影响,特别是滞止温度和内壁构型的影响非常大。研究了四种试验段构型的自燃规律,找到了它们的自燃极限条件。对于光滑内壁构型,当温度接近自燃极限时,发现了有兴趣的现象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某燃气轮机空气雾化喷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某型燃机空气雾化喷嘴燃油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在油压不变的情况下,雾化锥角总是随着空气压力的增加有所减小,索特尔平均直径SMD随之迅速减小,整体减小幅度大约在10-30μm;气压不变时,雾化锥角和索特尔平均直径随着油压的增加而稍有增大;当气压为0.3MPa时,索特尔平均直径基本都保持在30μm以内。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自从本杰明·富兰克林在200余年前阐述了闪电的电特性以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闪电的研究。在本世纪初飞机被发明以后,这种研究更是大大加强了。当空气在云层结构中运动时就会产生闪电,如雷暴雨。从典型的云层电荷分布结构来看,闪电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云层中间的闪电和云层向地面的闪电。显然,当飞机在某一高度层飞行时就会遭受到雷击,大型飞机所遭遇的大多是云层中间的闪电,而直升机由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航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磁流体掺混助燃技术。研制了磁流体掺混助燃实验系统,介绍了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思想及运行情况。实验表明,利用等离子体能迅速点燃稀薄空气中的燃气;当线电极接通正极时,燃烧发生在以线电极为中心的扇形区域,当线电极接通负极时,燃烧只发生在线电极周围有限区域;在流场以及电磁场的综合作用下,可以使空气和燃气混合得更加均匀,增加空气和燃料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说明磁流体掺混技术起到了一定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机载中空纤维膜富氮性能实验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建立机载中空纤维膜环境模拟性能实验平台,对与国内某技术中心合作研制的机载中空纤维膜进行了系统的环境模拟性能实验及分析.实验结果显示:①渗余富氮空气氧体积分数随输入空气压力的上升而下降,随输入流量的上升而上升,而与输入空气温度基本无关;②渗余富氮空气氧体积分数随富氮空气流量的上升而上升,且输入空气压力低时明显;③海拔高度对机载中空纤维膜富氮性能基本不影响,仅启动时渗余富氮空气氧体积分数略有下降.通过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到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机载膜富氮性能公式.   相似文献   

14.
换气设备是导弹茧式封存所必备的随弹地面设备。当导弹进行茧式封存时,用换气设备来抽出弹内较湿的空气,然后充入干燥的空气,经茧式封存,使弹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35%以下,实现导弹长期封存之目的。本文论述了该设备的组成、主要性能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拂晓,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获得了辉煌战果,当接到第一道战报时,罗斯福总统茫然若失,不知所措,十几分钟一语不发。但是,不久,当他恢复平静之后,索兴表情轻松起来。这是埃里诺阿夫人和总统亲信一致的证言。总统的盟友丘吉尔首相,虽然也受到激烈的冲击,但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美国参战,从而驱散了对战争前途的愁云。战后,当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对我说:“那时,我真的吃惊了。难道日本发狂了?万也想不到日本同时向美、英两国挑战。”其时,希特勒正在为苏军冬季反攻的加强而焦虑,  相似文献   

16.
利用燃用轻柴油的二冲程点燃式空气辅助缸内直喷发动机,进行了转速为3000r/min、节气门开度为10%与20%下的小负荷试验,研究了点火及喷油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节气门开度较小时,采用上止点前30°~40°点火提前角,饱和点火能量,稀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1)及适度提前混合物喷射结束时刻的策略能够充分改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随着负荷增大,点火能量影响程度减小,采用适度推迟点火提前角,偏浓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0)及提前喷射结束时刻策略,增加燃油蒸发时间来充分发挥发动机动力性能,而采用饱和点火能量,偏稀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15)能够大幅度改善发动机经济性及HC/CO排放。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空气喷注环缝宽度对两相旋转爆轰波压力与频率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环缝宽度与当量比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旋转爆轰发动机环形燃烧室外径、内径以及长度分别为204mm、166mm和155mm。汽油和高温空气采用高压雾化喷嘴与环缝对撞喷注的方式进行混合,以此提高推进剂的掺混效果与活性,发动机采用预爆轰管作为点火装置。实验通过燃烧室内测得的高频动态压力信号,对两相旋转爆轰波的传播稳定性、压力特性以及频率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环缝宽度下均实现了高总温空气与汽油的两相旋转爆轰。当环缝宽度为3mm和4mm,旋转爆轰波平均峰值压力与传播频率均随着当量比增大而增大;增加环缝宽度至6mm,爆轰波传播稳定性变差,平均峰值压力与传播频率随当量比先增大后减小。当环缝宽度为4mm,获得的旋转爆轰波平均峰值压力最高,压力脉动强度最小,爆轰波传播稳定性最强。在一定工况范围内,增加当量比可有效降低爆轰波峰值压力脉动强度。此外,随着空气环缝宽度的增加,爆轰波传播频率整体降低。当环缝宽度为3mm,当量比为1.19时,爆轰波以单波模态在环形燃烧室内连续旋转传播,平均传播速度约为1176.6m/s,爆轰波传播速度存在严重亏损。  相似文献   

18.
爆轰驱动激波管缝合激波马赫数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数值求解的方法得出了氢氧爆轰驱动激波管的缝合状态参数.以空气为试验气体时,缝合激波马赫数随着H2摩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H2摩尔浓度达到90%左右时达到最大.当缝合马赫数较高时,需要考虑高温真实气体效应的影响,缝合激波马赫数较理想气体的高.以氢空气混合气为试验气体时,缝合激波马赫数较以空气为试验气体的小.通过调整驱动气体与被驱动气体的初始参数,可以得到即能恰好消除Taylor波又能缝合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9.
王洪铭 《航空动力学报》1989,4(3):283-285,296
一、概述 空中起动时,点火包线如图1所示,从点火的贫油边界看出.随着高度增加,点火所允许的速度是增加的。当采用电嘴附近补氧时.它的贫油边界虽然扩大了,仍然保持这一趋势。而在经典的点火理论中,当点火能量一定时,空气的温度T_σ、密度ρ_o降低,点火的流速V_o下降。为此,本文企图解释.当高度增加时,贫油点火边界的流速也增加这一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航空港》2008,(2)
当冬天慢慢靠近,天气变得干燥,寒气阵阵袭人,身体也发出信号,要你给她更多的关照。缺水的空气,让肌肤干燥粗燥。寒冷的气候,使身体需要更多热能来维护。而"肥甘厚味"的日常膳食,增加了肠胃的负担。冬季,是养阴滋补的大好时机,冬季得到科学而充裕的调养,未来的一年,都可以健康活力,精神抖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