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80年代初期,为满足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技术要求,苏联曾研制了相当数量的海事卫星通信设备。目前,苏联有200多条船只安装了船用地球站(SES),并装备了2个海岸站(CES)。在苏联已建起的通信链路,可为国际海事卫星系统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海上船只服务。现只有苏联的国家级岸站具备这种能力。苏联还正在努力,进一步改进这些站的性能。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第二代国际海事卫星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  相似文献   

2.
回春 《国际太空》1991,(4):18-19,22
由于苏联经济拮据,空间预算的数额与实际得到的费用相差较大,于是暂时放弃了原计划的大型第二代和平站计划。实际上,第二代和平站是采用回收的第一代和平站的部分设备。在第二代和平站的计划中,其主站重100吨(第一代主站21吨),用能源号火箭发射,将组合成一个400吨的巨大轨道复合体。苏联想借此组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空间站,继续在空间站方面争取第一。 1990年9月,苏联空间管理局对法国记者谈话时说,和平站1能工作到1996年,甚至可到1998年。如果和平站1工作性能良好不出故障,那么苏联在1995~1996年间将拥有两个和平站在空间运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目前存在的和正在发展的地球同步卫星的两种姿态控制问题:星地大回路姿态控制;星上自主姿态控制。文中叙述了我国已经研制成功的STW—1,STW—2的姿态控制,同时指出了我国今后研制双自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方向。由于讨论了三轴稳定卫星的姿态控制,因而对我国正在研制的三轴稳定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在设计方法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自从1982年2月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开始工作以来,组织规模不断扩大,通信业务量也逐年上升。迄今为止,该组织共有四十二个成员国;十二座海岸地面站(预计要发展到二十八座);安装了船载通信终端的用户达两千多户,这里的用户不单单指的是航行在海上的各种船只,还包括海上固定作业,如石油勘探等等用户。目前,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拥有的船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众天文学杂志《天空与望远镜》2000年1月号上刊登了“读者选出的20世纪最感人的10张照片”专集。被选为第1号的是1968年1月载人宇宙飞船“阿波罗8”号上的威廉·安达斯宇航员拍摄的“地球从月球地平线升起”的照片;第10号是宇宙科学研究所发射的“阳光”太阳观测卫星上X射线装置观测到的太阳的真面目。飘浮在宇宙中的行星这张照片捕捉到了在一片漆黑中从荒凉的月球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由白色云带点缀的蓝色地球的情景,实在是太壮观了。“阿波罗”计划的科学成果众多,但是对人类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莫过于这张照片,难怪被选作第一号。这…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空间司令部负责人说,苏联的反卫星激光目前能破坏美国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而且在今后4-5年内能对上述高高度的卫星造成更严重的威胁。美国空军上将约翰·皮奥特罗斯基说,位于苏联萨雷沙甘基地发射的激光,能够摧毁地球低轨道上低于400公里的美国卫星,还能损坏宇宙空间中高达1200公里的卫星。这些激光如果用某些频率发送,还能使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传感器和太阳帆板受到损害。实际上,所有的美国军事通信和导弹早期预警卫星,以及大部分信息谍报卫星都位于地球  相似文献   

7.
苏联正在对联盟TM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加以改进,以提高其在载人空间站计划中的运输能力。经过改进的联盟TM载人飞船将增加一个新的窗口,以提高宇航员对接期间的可见度,而改进的进步号货运飞船也引进了一系列新的或经过改进的系统。预计,先进的联盟TM载人飞船将在1990年首次使用,而首批经过改进的进步M货运飞船已经在1989年8月份射入轨道,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了。据苏联有关负责人说,联盟TM飞船的新窗口将被设置在球状的轨道舱上,此轨道舱位于载人飞船的顶部。新窗口将位于轨道舱上对接装置  相似文献   

8.
日本邮政省为了利用太空站进行通信实验,正设想在卫星上采用直径10米的两个天线平台,作移动通信及毫米波通信实验。倘若这些通信技术予以确定,就能够用超小型天线实现个人卫星通信。设想的通信实验平台有三种系统:1.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在移动体与卫星之间采用超高频段(900/800兆赫);地面站与卫星之间使用12/14千兆赫与20/30千兆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座与国际太空卫星通信组织并网的电视地球站——CCTV北京国际卫星电视地球站,6月18日在京开通。自此,中央电视台可直接和苏联、东欧等23个“国际广播电视组织”的成员国交换电视节目,可及时传送亚运会的比赛情况。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62年苏联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问世以来,迄1983年7月初为止,其对地观测卫星一直采用回收胶卷方法,而到1975年5月只不过从卫星和胶卷一起回收改为仅回收胶卷容器,卫星继续运行,最后一起返回地面。去年外刊透露苏联正在研制数传型照相卫星。今年7月24日苏联发射的宇宙1484就是一颗新的电子照相(即CCD)地球资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9日和9月14日,苏联从丘拉坦发射了两颗金星探测器——金星-11和金星-12。预计它们将在今年12月到达金星。这两颗探测器与苏联1975年10月从金星表面发回照片的金星-9和金星-10有很大不同。前者只是一种飞临金星的探测器,只带着陆器,而没有金星轨道飞行器;而后者却是由一个金星着陆器和金星轨道飞行器组成。航宇局的科学家们认为,金星-11和金星-12之所以没有轨道飞行器,而只是一次飞临金星表面的探测飞行,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发射  相似文献   

12.
张辰 《国际太空》1994,(3):8-8,4
拥有71个成员国的全球移动通信组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近年来为了迅速发展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占领移动通信市场,加紧研制国际海事卫星及其终端,使INMARSAT的业务不断由海上扩充到陆地和空中。移动式通信卫星系统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卫星本身,其地面系统亦至关重要。INMARSAT从1979年开始提供海事通信业务以来,研制出多种型号移动通信终端,即Inmarsat-A型、C型、B型和M型,目前正在研制Inmarsat-P型。到1993年8月,已有2.1万个Inmarsat-A型,8…  相似文献   

13.
据苏联塔斯社宣布,根据苏叙签订的协议,现有两名叙利亚宇航员在莫斯科附近的星城宇航中心接受训练,并公布了两名宇航  相似文献   

14.
目前,苏联正对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进行改进。通过改进:一方面进步号飞船的一部分可以再入回收,以便带回空间站的设备,实验样品或数据;另一方面联盟号飞船的乘员设备将更舒适,并且与空间站对接时,飞船上宇航员的视野将会更大。联盟号飞船与进步号飞船是苏联空间计划的重要运载工具,联盟号从60年代中期起一直在使用,主要负责把宇航员送到空间站,以及将宇航员送回地面的任务。它由三部分组成,推进舱(装有一副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5.
1982年,苏联打破了上年的空间发射纪录,总数为101次,是美国发射次数的5倍以上,同时还对不少空间系统进行了重大改进,使之显示出一定的战术空间能力和技术水平。一、卫星侦察活动频繁 1982年苏联用侦察卫星对战场、军事演习及航天飞机着陆场等进行了监视。 1.用侦察卫星监视中东战场去年6月6日以军入侵黎巴嫩时,正在轨道上工作的长寿命照相侦察卫星宇宙-1370,于2天后变轨进入有利于监视的轨道至6月12日止,每天经过这一地区上空。此后,监  相似文献   

16.
苏联经过约一年的暂停载人飞行之后,已于今年4月19日成功地发射了一艘新的轨道科学站——礼炮-7,预期不久将会恢复新的载人飞行活动。礼炮-7目前运行在远地点278公里,近地点219公里,周期89.2分,倾角51.6度的轨道上。莫斯科近郊的航天控制中心、苏联本土上的各跟踪站和航行于大西洋水域中的“科罗廖夫”号科学考察船正在对礼炮-7进行跟踪和控制。遥测信息表明,站上各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7.
1980年6月18日,苏联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流星”号。卫星轨道的近地点为589公里,远地点678公里,轨道倾角98度,初始轨道周期97.3分,为太阳同步轨道。该卫星的发射主要用于研究地球资源和气象观测。星上装有三种主要设备: 1.实验性星上信息组合,它包括:中分辨力多光谱扫描器。该仪器采用圆锥光-机扫描成象方式。另  相似文献   

18.
纪实  庞之浩 《国际太空》1990,(10):22-27
一、钻石卫星苏联第一颗钻石卫星(A1maz)是在1987年7月发射的,该星当时的代号为宇宙1870。1989年7月它脱离轨道,寿命为2年。这颗星原定80年代初发射。钻石卫星前部似礼炮号空间站,主体长7米,最大直径4.15米。发射重量18.5吨,科学仪器重4吨。有效载荷舱的容积为90立方米,内部大气压可达到在地面时的水平,由空气或氮气加压。有效载荷内的温度为5~35度,温度精度为±1度。设备舱采用空气或别的气体通风。钻石卫星由2块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池板的面积达86平方米,平均输出功率2400  相似文献   

19.
说该卫星重442公斤,任务是用电视装置和微波辐射仪来考察地球资源。卫星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制成的。印度专家参加了发射准备工作。卫星工作正常,苏印地面站分别接收卫星数据。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伊藤忠商事、三井物产、日本电气三公司决定开设销售地球站的新公司。目前正在对投资比率、服务内容以及人员构成等进行最后的协调。新公司将由地球站制造厂大户头的日本电气公司与伊藤忠等公司合作,向日本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