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再入端头烧蚀外形照片的量化处理方法,它有效地利用了实验结果,得到了烧蚀外形非定常的变化历程,烧蚀表面后退率以及烧蚀后物面的微观粗糙度.这种量化处理方法和高速摄影技术一起实现了整个烧蚀外形非定常变化历程的无接触定量测量,为气动烧蚀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电弧加热器超声速湍流平板烧蚀试验技术是研究防热材料烧蚀特性的重要手段。为研究超声速湍流平板烧蚀过程中流场变化情况,采用数值求解二维N-S方程的方法进行试验流场模拟。从模拟结果看,未烧蚀模型外形流场模拟得到的模型表面参数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然后对烧蚀过程中的模型外形进行了流场模拟,并与试验流场进行对比,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试验过程中模型表面压力和热流密度分布的变化。根据分析可知,如果平板模型烧蚀量最大的位置在初始高热流区内,可以采用该烧蚀量计算烧蚀速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一种用激波管研究材料烧蚀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基础是对烧蚀气相产物进行全样色谱分析,求得气相产物的总量,最后直接得到样品的烧蚀速率。用此方法对泰氟隆材料进行研究求得在高温下聚四氟乙烯的表面烧蚀速率为1.6×10~-2exp(-18400/RT)mol·Cm~-2·s~-1,(1400K相似文献   

4.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视觉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地进行机械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的检测 ,提高检测自动化水平 ,本文提出了一种视觉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粗糙度的表面功率谱的比较研究 ,提取机械加工表面的纹理分布信息特征 ,再把特征矢量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及测试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成功地实现机械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的检测。该方法与一些采用图像统计特征进行粗糙度检测相比较 ,具有快速 ,识别误差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首先建立了正交车铣工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主要切削用量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了正交车铣TC9钛合金的切削试验,研究分析了正交车铣的主要切削用量(如铣刀与工件的转速比、轴向进给量、偏心量等)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已加工表面粗糙度随转速比和偏心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轴向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表面粗糙度Ra可以控制在1μm以内,因此正交车铣可以实现回转类零件的精加工。  相似文献   

6.
部分稳定氧化锆(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PSZ)陶瓷因其优越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表面粗糙度是评价PSZ陶瓷磨削加工水平的关键指标,为了降低磨削表面粗糙度的预测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onvolution-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CNN-BiLSTM)的PSZ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声发射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磨削声发射信号特征值与磨削表面粗糙度值之间相关性,筛选出磨削声发射信号与磨削表面粗糙度之间的最相关频段和特征矩阵,作为CNN-Bi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以降低磨削表面粗糙度声发射预测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关性分析与CNN-BiLSTM神经网络的PSZ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平均预测误差低于3.92%。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由于机械加工过程较复杂,各种参数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分析时,很难建立显式的解析模型。本文提出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表面粗糙度可靠性指标对应刀具结构影响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对刀尖圆角半径r的变化最为敏感,对主偏角κ的变化敏感次之,对前角γ变化不敏感;刀尖圆角半径、主偏角和前角对表面粗糙度的贡献率分别为56.82%,27.84%和9.75%。  相似文献   

8.
模型表面的结冰外形是结冰风洞试验关注的核心信息,现有研究一般采用冰角高度、冰角角度、驻点冰厚等几何参数对二维冰形进行表征,忽略了冰形表面粗糙程度这一重要特征。针对此问题,提出将分形理论应用于结冰冰形的粗糙度表征,建立了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冰表面粗糙度表征方法。首先在大型结冰风洞开展翼型结冰试验,采用激光线扫描在线测量系统对结冰生长过程中不同时刻翼面结冰的表面轮廓进行测量,获得翼面结冰的三维数值外形;然后结合分形理论对冰形进行分析,提取翼面不同位置冰的截面轮廓曲线,计算截面曲线的分形维数和粗糙度表征参数,以此归纳出分形维数的线性回归公式,并从截面曲线中提取数据点进行分形插值模拟实测冰形。研究结果表明,翼面结冰冰形粗糙表面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与粗糙度表征参数呈正相关,可作为冰形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分形插值模拟冰形曲线,逼近程度优异;冰形粗糙度的分形表达法为科学量化三维冰形特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绝热材料热化学烧蚀、气流剥蚀和粒子侵蚀等影响因素出发,综述了绝热材料烧蚀试验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并对飞行加速引起的过载下绝热材料烧蚀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阐述了现有的绝热材料烧蚀实时测量试验方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时序图度量的研究没有考虑到面向对象软件的多态性特点,度量不够准确。本文结合面向对象多态性的特点和UML(Unified mode ling language)类图、时序图,运用图论的方法构建了有向无环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适应的度量集,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时序图的多态性扩展和度量集的有效性。同时,本文的研究也为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一种用于高速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的DmBlM码,并与使用较为广泛的mBnB码和mBlC码作比较。mBnB码的功率谱形状较好,但它存在误码增殖。在高速系统中受器件限制会进一步产生误码,并且随字长增加码变换电路亦将复杂化,而mBlC码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这些不足。mBlC码的功率谱由连续谱和离散谱两部分组成。当信息码佳号率不为1/2时会出现线状谱,它是产生相位抖动的原因,但它没有误码增殖。mBlC码的电路设计比mBnB简单。 本文着重研讨了DmBlm码。无论信息码传号率为何值,经码型变换后,该种码型传号率均为1/2,以致离散谱线为0,故不会产生相位抖动。由于该种码型功率谱计算较为烦杂,本文给出了用计算机快速相关计算方法获得DmBlM码的功率谱估值。实测所得该种码型功率谱与理论分析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电磁频谱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国家战略资源,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电磁频谱环境所带来的重大挑战,电磁频谱空间研究对未来频谱共享、无线电秩序管理以及电磁频谱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频谱态势理论模型、广域频谱态势感知、动态频谱态势生成和频谱态势高效利用4个方面,综述了对电磁频谱空间认知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将孤立、分散、静态的频谱数据整合成一个整体、动态、关联、可视的异构数据集合是频谱态势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提升动态频谱效率、无线电秩序管理中提高恶意用户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性能、对抗条件下增强频谱效能比,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减小镦粗鼓形的措施及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镦粗过程中,圆柱坯料易在侧表面形成鼓形。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实际生产。本文主要应用锻造有限元软件DEFORM对几种传统的减小鼓形的措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与普通镦粗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些措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小了鼓形,并提高了镦粗变形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相关函数的二维紊流场数值生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紊流是复杂的扰动形式,影响飞行品质、飞行安全。对于复杂的飞行任务,有必要生成二维紊流场模型,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扰动情况。传统方法是以时间频谱为基础,利用谱分解定理得到所需的成形滤波器结构,进而生成紊流递归模型。这种方法需要经过对模型进行简化,以便利用谱分解定理,使仿真模型的统计特性受到影响;另外,从理论上讲,传统方法只能生成一维大气紊流递归模型。本文直接从空间相关函数入手,提出建立离散自递归模型的新方法,给出了二维紊流场的递归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反电势形状函数法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相导通模式时通过逆变器开关状态不能确定电压空间矢量,现有方案是通过实时测量3个相电压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系统变得复杂;此外现有方案在转矩观测中包含的微分项会降低控制精度,增大计算量,影响系统实时性。针对这两点不足,提出反电势形状函数法,在软件中实现了相电压的实时计算,使转矩观测变得简洁,更易于工程实用。最后给出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反电势形状函数法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维高度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靠 性及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改进的点估计方法。基本思想是首先由空间分割来降低局部子空间 中功能函数的非线性程度,然后用低精度的稀疏网格积分探索子空间中功能函数的概率响应 特性,最后组合子空间中的信息来得到所需的可靠性及其灵敏度分析结果。方法的优点 是适用于低维高度非线性功能函数的失效概率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由于无需求解功能函数 的梯度函数,因此适用于复杂的隐式功能函数。另外,由于方法利用少量均匀抽样来估计对 失效概率贡献最大的点,并依据其进行子空间的划分,从而使得子空间的划分更有利于提高 可靠性及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效率。用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低维高度 非线性条件下,所提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比类似的三点估计、直接稀疏网格积分方法有明显优 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类子结构模态综合理论的试验模态综合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用子结构自由界面固定界面的两类模态综合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以解决复结构全尺寸振动试验为目的的试验模态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直升机结构腐蚀环境下的日历寿命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华勇  熊峻江 《强度与环境》2004,31(4):23-26,61
本文对常规的直升机结构定寿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综合考虑地面停放与空中环境对飞机结构使用寿命的影响,并依此建立了腐蚀环境影响系数;将Miner理论推广应用于评估腐蚀环境下的结构日历寿命,给出了在给定环境谱与载荷谱下的实际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旋转帽罩冰风洞试验相似准则的适用性,开展了旋转帽罩表面结冰过程研究,推导了旋转帽罩结冰相似准则.采用底面直径100 mm、锥角80°的旋转锥作为原尺寸模型,底面直径50 mm、锥角80°的旋转锥作为缩比模型,进行不同工况冰风洞试验.通过图像法采集了帽罩表面冰形,并将冰形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比了原尺寸模型与缩比模...  相似文献   

20.
通过超高速撞击试验,获得了铝球撞击铝板反溅粒子云团在250~340nm波段的辐射特征光谱。在该波段辨认出铝原子的六条特征谱线,并对其伴线进行了解耦。根据所测光谱数据,使用多谱线法测量出不同撞击条件下的超高速撞击反溅粒子云团的温度,发现超高速撞击反溅粒子云团温度随弹丸直径和撞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相较弹丸直径,反溅粒子云团温度对撞击速度更加敏感;最后拟合出反溅粒子云团温度与撞击参数之间的经验公式。对每条谱线波峰和整个波段分别进行了积分,研究发现谱线波峰积分强度、整个波段积分强度均与弹丸动能呈线性关系,并获得了谱线波峰积分强度与撞击动能之间的斜率系数,该系数可以表征在超高速撞击条件下该峰值的辐射效率。最后结合所得超高速撞击反溅粒子云团温度经验公式推导出基态原子数与撞击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超高速撞击反溅粒子云团原子离化率、气化率与撞击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