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于2007年4月9日隆重开幕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展(CIMT 2007)吸引着众多业内人士期盼的目光,这将是机床界的又一次盛会.细心的观众应该还记得,在2006年的上海数控机床展上,沈阳机床集团颇引人注目:2000m2的展览面积;26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展品;一轮接一轮的媒体采访攻势;在"中国数控机床产业之路"CCMT2006网上直播中的率先亮相.沈阳机床无疑成为那次展会上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2.
致谢审稿人     
  相似文献   

3.
帮我找错     
这是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架飞机也相当罕见,至少我从来没见过。上面的文字似乎是阿拉伯文,这让我完全糊涂了,这是哪国的飞机?又是什么型号?艾菲只能求助各位了。如果您知道,就请把答案写信寄至:北京市学院路37号航空知识杂志社王亚男收,邮编100083。也可以发送 E-mail 到hollyduke@163.com,回答正确的读者就有机会获得主编奖(来信或 E-mail中务必注明姓名、地址及邮编)。  相似文献   

4.
作为切削工具行业领先品牌的员工,欧士机(上海)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营业本部市场部主管杜鹏完全有理由为欧士机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23日) 一、二○○六年工作回顾 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航二集团公司党组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开拓前进,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成绩,实现了"十一五"开门红.  相似文献   

6.
4月13日,由中国民航局与波音公司联合主办的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技术推广和支持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各地区管理局和航空公司负责PBN工作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了研  相似文献   

7.
航空公司以经营性租赁方式引进使用过航空器,其突出优势在于:使用过航空器的租赁成本低、不存在生产周期、租期可选,能够迅速、灵活地投入运营以应对市场的需求变化,特别是对于资金紧张的中、小航空公司而言使用过航空器对于缓解机队规模小、运力紧张、迅速占领市场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PMA 部件是否正在经历着期待已久的复兴?PMA 部件的可信度逐步增加是否会对发动机 OEM 在售后市场的垄断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形飞行器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论是飞行动物还是人造飞行器,为了执行不同任务(如巡航、盘旋、攻击、逃生等),或为了满足飞行环境(如高度、速度、气候等)的不同要求,往往需要相应调整其形态,以达到高效能、安全以及任务要求等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售后服务模式的变化促进了航空航天业的快速转变. 航空公司和运营商希望从发动机制造商(OEM)得到更多的支持,由此导致两种商业模式产生了更多的一致性,OEM最终想得到的是能与客户长期的合作.除了在设计时提出各种要求,OEM还需要客户在接收了发动机后,继续与之合作以了解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耦合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中的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问题和气动热环境精确预测问题,基于流场的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表面的能量守恒方程和内部的热传导方程,考虑流场的非平衡效应、表面的热辐射效应、催化效应和烧蚀效应以及热防护层内部的热传导效应,建立了初步的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的耦合计算方法,完善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物理流场计算软件(AEROPH_Flow)。在表面材料为碳-碳(C-C)条件下,对飞行高度为65km和飞行速度为8,10km/s的半球以及飞行高度为50km和飞行速度为8km/s的球锥模型,开展了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的耦合计算,验证了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分析了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在气动热环境的预测中,不仅要考虑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和表面催化效应的影响,还要考虑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最好是采用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耦合计算的方法,以减小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计算结果的影响。为此,需要发展完善非平衡流场/表面催化和烧蚀/热传导温度场(气/表/固)的计算模型、耦合求解技术和计算软件,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真实飞行条件下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和气动热环境的精确模拟。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使用波形测量手段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方法,对三角波信号的波峰、波谷、中值、幅度、频率、沿斜率、沿线性度、对称性等指标进行了精确评价,详细讨论了方法的实现过程以及有关技术问题,并对各项参数指标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可应用到三角波信号源的性能指标评价中。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某型民用航空发动机涡轮总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该型航空发动机涡轮的圆弧端齿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涡轮第1级盘与前轴之间采用圆弧端齿连接的设计对结构强度和疲劳失效的影响,分析了在高温及不同预紧力载荷工况下对圆弧端齿连接强度、疲劳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该设计存在涡轮第1级盘与高压涡轮轴连接的外端齿分离而导致振动的风险,而增大预紧力可以提高螺栓连接传递荷载的能力,但螺栓孔边存在局部高应力问题.研究结果为圆弧端齿的设计方案提供了有效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对冷心放肩微量提拉法(SAPMAC)生长大尺寸蓝宝石单晶过程中的热应力进行了模拟计算,应用临界缺陷理论解释了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机理。研究表明,晶体内的热应力主要与晶体生长速率,环境温度和结晶取向有关;较大热应力多出现在结晶界面,放肩、收尾以及直径急剧变化等位置;最大热应力总是出现在籽晶与新生晶体的界面附近。裂纹将在临界缺陷位置产生,并在应力作用下沿a或m面扩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晶体生长系统和生长工艺的改进,对晶体的开裂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一种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守照  王道波  姜斌  赵超 《航空学报》2010,31(2):363-367
无人直升机起降的关键是纵横向姿态保持和滑移控制,以及垂向升降速度的平稳性控制,避免纵横向滑移时受地面约束而引起倾翻和垂向近地颠簸。提出一种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控制策略,纵横向利用地面支撑力、姿态和滑移构成反馈控制,垂向利用地面支撑力判断离地和着陆,并通过高度指令牵引控制升降速度。引入地面支撑力反馈控制确保离地瞬时纵横向力和力矩平衡,使无人直升机离地时失去地面约束后能够垂直起飞,引入姿态和滑移反馈抑制无人直升机起降过程中姿态变化和滑移,两者本质上构成并联控制。该策略在某无人直升机试飞试验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为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返回地球的气动特性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方  周璐  李志辉 《航空学报》2015,36(1):24-38
航天器返回地球的飞行过程中,气动特性是实现将宇宙飞行速度减到落地前速度、保证再入飞行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再入防热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针对简单旋成体气动外形、半弹道式再入控制、烧蚀防热类返回航天器,综述了返回地球过程中变化的空气流域特性、航天器周围的气体绕流环境、空气与航天器作用产生的动力学与热效应等。系统地给出了该类航天器的再入气动特性参数与飞行性能的共性规律,包括:气动阻力与再入减速、气动升力与再入轨迹控制、配平攻角与飞行稳定性、气动加热与防热,以及再入过程中不同气动特性航天器、气象条件变化等对再入飞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航天器开展返回飞行过程的跨流域气动性能工程研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学科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华如豪  叶正寅 《航空学报》2015,36(1):346-356
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中存在气动/热/推进/结构弹性相互耦合的问题,首先根据飞行器的机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思想构造了二维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并基于激波/膨胀波原理和动量定理建立了气动力模型,采用Chavez和Schmidt建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系统模型;在飞行器结构方面,引入变截面和变质量分布的自由梁结构模型,并采用Eckert参考焓方法分析的气动加热过程中承力梁不同轴向位置温度随时间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模态法计算了燃料消耗和气动加热条件下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特征,获得结构弹性变形的模型;最后建立了考虑热气动弹性和推进系统作用的飞行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变化对结构弹性特性影响比较显著,而气动加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振动频率方面,且会随着加热过程的持续而逐渐增强;结构变形会改变飞行器静配平状态,特别是在机体质量较大的最初飞行阶段,气动加热会强化结构变形对配平特征的影响;线性化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分析表明,质量减小和结构变形均会增加短周期模态和振荡模态的不稳定特性,而对高度特性的影响不大,气动加热效应会进一步增加飞行力学和气动弹性的耦合特征,并导致弹性模态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一种适用于飞机装配的新型随动定位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瑞斌  黄浦缙  柯映林 《航空学报》2009,30(12):2469-2475
在飞机机身等大部件位姿调整、对接及精加工等装配过程中,如何保持调整后的飞机部件位姿不变并对其进行可靠固持一直是个技术难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气浮和万向球座的机身部件随动固持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随动固持的具体步骤:首先将与机身部件刚性连接的芯轴插入处于浮动状态的万向球座中,芯轴在进入浮动球体的过程中,球体可在上、下半球座之间进行任意转动;然后根据受力状态使球体和上、下半球座一起平动;芯轴完全进入浮动跟随装置之后,液压锁紧上、下半球座和球体,同时锁紧芯轴,在保证不改变飞机大部件位姿前提下实现对其可靠固持;将油压卸载就可以释放与机身部件连接的芯轴,使机身部件恢复到自由调姿状态。试验和应用分析表明,这种新的随动固持方法可以满足机身对接装配、精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主轴滚子轴承非典型失效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金涛  邓四二  张文虎  党晓勇 《航空学报》2020,41(5):423347-423347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圆柱滚子轴承的非典型失效问题,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考虑滚子动不平衡量及滚子与套圈挡边间的碰摩,建立高速圆柱滚子轴承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采用预估-校正GSTIFF(Gear 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进行求解,分析了轴承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动不平衡滚子的最大歪斜角和滚子与挡边最大碰撞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滚子最大歪斜角和滚子与挡边最大碰撞力大小随滚子动不平衡量、轴承内圈转速增加而增大,与径向载荷间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较小的轴向游隙能够有效抑制滚子歪斜,但会增大滚子与挡边碰撞力,存在合理的轴向游隙范围使得在滚子歪斜角不会过大的情况下滚子与挡边碰撞力较小;较小的保持架兜孔周向游隙与挡边负背角和较大的滚子球端面半径能够减小滚子最大歪斜角和滚子与挡边最大碰撞力。  相似文献   

20.
螺旋桨滑流对短舱/机翼构型尾迹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磊  段卓毅  钱瑞战  许瑞飞  高永卫 《航空学报》2019,40(5):122434-122434
螺旋桨滑流对飞机机翼表面流动和尾迹流场有重要的影响,进而改变机翼和飞机的性能。本文通过风洞试验方法开展了螺旋桨滑流对尾迹流场的影响研究。试验模型为后掠角4°、带增升装置的螺旋桨/短舱/机翼模型,试验构型包括襟翼收回和襟翼打开,试验策略是在两种构型下分别同时模拟真实飞行状态的拉力系数和前进比。通过比较有/无螺旋桨时空间尾迹流场的速度场和流动偏角等,分析滑流在尾迹流场中的发展规律和影响范围,研究尾迹流场中滑流的加速效应、下洗和侧洗效应等。结果表明,在滑流作用下,机翼远后方流场参数在机翼展向和垂直方向上均呈现复杂的变化;同时,襟翼收回和襟翼打开构型的滑流效应有明显的区别,影响规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