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第四届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于1999年9月21-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会议由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攀登95预-34项目专家委员会、中国科技开发院(厦门)主办.会上宣读与交流论文100篇.主要内容包括:微重力环境下基础物理研究,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和物理化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物科学与技术,微重力实验及诊断技术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会议促进了微重力科学界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除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外,本次会议的一…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日本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日微重力科学讨论会于2002年9月3至6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中方和日方各有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双方各有3篇邀请报告,两个分会场的报告共64篇(双方各32篇).其中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研究方面的报告24篇,微重力材料科学和热物理性质研究方面报告23篇,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报告10篇,实验技术和设备研究报告6篇,微重力科学培训和技术方面1篇.除了报告近年来中日双方在微重力科学领域取得的新研究结果之外,中方报告了今年3月末4月初在“神舟3号”飞船上所进行的微重力科学实验的一些初步结果.日方报告了准备2005年升空的国际空间站日本  相似文献   

3.
正第九届全国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于2015年11月9至13日在中国厦门市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NSMSA),厦门大学材料学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主办.全国微重力科学大会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专业委员会自1993年开始,每隔两  相似文献   

4.
《空间科学学报》2007,27(6):511-511
第六届全国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于2007年8月22—25日在浙江温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联合主办.来自包括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中国航天集团第五研究院和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等航天科技研发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等29个单位的8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空间科学学报》2008,28(3):221
第七届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7th China-Japan Workshop on Microgravity Sciences)将于2008年10月26至30日在中国杭州(浙江省)举行.会议是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NSMSA)、日本微重力应用协会(JASMA)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浙  相似文献   

6.
<正>第10届全国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8月18—22日在宁夏银川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太空应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这次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中国在微重  相似文献   

7.
表面张力是材料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之一, 尤其在微重力条件下, 由表面张力引起的科学现象一直备受关注. 静滴法是地面重力条件下进行熔体表面张力测量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的测量结果精确, 但在微重力环境下该法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基于对表面张力理论的思考, 阐述了对其测量方法的认识和见解, 并讨论了地面上采用静滴法对熔体的表面张力进行测量研究以及静滴法在微重力条件下应用的困难. 进而介绍了利用悬浮技术进行熔体表面张力测量的无接触测量方法, 特别介绍了电磁悬浮法, 该法避免了由于容器接触带入杂质所引起的误差, 尤其在微重力条件下消除了重力的影响, 测量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第12届亚洲微重力科学会议(12th Asian Microgravity Symposium,AMS 2018)将于2018年11月12-16日在中国珠海举行,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NSMSA/CSSR)与空间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NSSLS/CSSR)以及日本微重力应用学会(JASMA)、日本空间生物科学学会(JSBSS)、韩国微重力学会(KMS)等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NSMSA)、日本微重力应用学会(JASMA)、中困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中闲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研讨会(7th China-Japan Workshop on Microgravity Sciences, CJWMS 2009)于2008年10月26日至30日在中阁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重力科学主要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物质运动的规律,以及不同重力环境中重力对物质运动的影响.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80年代中后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在一些重要方向具有明显特色和一定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早期历程,评述了近年来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进展,特别是利用实践十号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1.
除了用空间仪器遥感地球,及相应的科学应用研究外,国际空间年(ISY)的活动还包括对宇宙空间的研究及载人宇宙活动,所涉及到的研究课题有:地球大气层、磁层与太阳活动,以及星际间研究的相互作用等,另外还包括对空间微重力及生命科学的研究。ISY着重研究三大课题:地球科学和技术、教育及应用,空间科学。机构国际空间年的各项活动是由国际空间年空间机构(SAFISY)组织及协调的,它现有28个成员和8个附属成员。SAFISY机构由3个专家小组主持日常工作,这3个小组分别是:地球科学和技术小组,教育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庞丹  潘晨 《国际太空》2016,(4):10-11
1 我国第一颗专门的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实践-10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是为开展多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实验而专门量身定做的返回式卫星.卫星的承载能力、微重力水平、实验载荷服务支持能力等较以往返回式卫星均有进一步提升,是我国新一代具有安全回收、适应中长期在轨试验、应用灵活和成本低廉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在结构布局上,它充分继承了以往返回式卫星的结构特点,外形是一个圆柱圆锥组合体,内部则是由4个舱段构成的仪器舱及返回舱.根据任务要求,实践-10卫星在轨道设计上也进行了调整,由以往返回式卫星的椭圆轨道变为圆轨道,这一改变,大大提高了微重力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夏光 《国际太空》2010,(11):48-48
<正>以"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为主题的中国工程院科枝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北京召开,包括30余位院士在内的航天及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出席了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深入研讨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系统的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实施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的发展思路和设想,共同谋划中国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的未来发展。与会专家、学者针对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发展态势和科学目标,中国深空探测的成就和未来发展,中国载人  相似文献   

14.
刘佳 《国际太空》2011,(6):50-55
2011年5月18-20日,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联合科技部、国防科工局等单位主办,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承办。本届会议旨在加强学术、技术、理论和应用创新,从而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卫星导航系统的工程建设和卫星导航理论进步,以及卫星导航产业的科学发展。国内从事导航系统研究、建设和应用的领导、专家,以及美、俄、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官员和学者等约150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  相似文献   

15.
气液两相流在空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深入理解微重力量值(微重力大小)对相分布和液相湍流的影响十分必要. 采用欧拉elax-elax拉格朗日双向耦合模型深入研究了不同微重力量值对相分布和液相湍流的影响. 液相速度场通过直接数值模拟求解, 气泡的运动轨迹由牛顿运动方程跟踪. 研究表明, 气泡分布和液相湍流与微重力量值均具有直接联系. 在低微重力量值下, 气泡近似均匀分布在槽道内, 且对液相湍流统计量几乎没有影响; 然而当微重力量值较高时, 大量气泡聚集在壁面附近, 液相湍流由于气泡的注入受到极大调制.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罗马尼亚代表团首次访问欧空局 1991年3月8日罗马尼亚代表团首次访问欧空局,与该局讨论了今后合作问题,并具体商谈了今后合作的试验项目,有空间科学、遥感、微重力实验、卫星通信等。1991年4月24~26日由欧空局召开有关1991年的卫星通信会议,会议地址在布加勒斯特。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吴国兴(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21世纪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由美国航宇局空间飞行办公室和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办公室联合制定。该发展战略明确了美国在21世纪载人航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该发展战略于1996年1月公布...  相似文献   

18.
空间站微重力流体实验设备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科学实验卫星及载人飞行器上开展的微重力流体实验情况进行论述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国际空间站(ISS)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设备情况.根据中国空间微重力流体物理科学发展需求,结合国际空间站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对设备的需求,提出了未来在中国空间站开展微重力流体实验时空间实验设备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台北)和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于9月7日至10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参加本届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的近百名航天界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其中既有海内外的专家,也有年轻的学者,特别是涌现了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和在读博士生,他们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在航天器系统、航天动力学、运载系统、推进系统、结构材料与微重力科学等航天技术相关领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空间微重力下植物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微重力信号转导研究需要,在微重力条件下培养拟南芥,获得经微重力条件生长的拟南芥样品.在空间实验过程中实时采集、存储和传输植物样品的数字图像,并根据生物样品的生长周期对生物样品进行低温固定和储存,再由返回式卫星带回地面,开展微重力植物生物学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