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比利时与英国在重活塞炮风洞技术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文中主要介绍了比利时VKI的高速音速长冲程重塞炮风洞技术,另外还介绍了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等炮风洞和其它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2.
3.
脉冲风洞油流和液晶热图流动显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贵明 《宇航学报》1995,16(1):35-42
介绍适合脉冲风洞进行表面流动显示的油流和液晶热图技术。前者用油滴流动迹线显示表面流线方向和形状,后者用液晶层反射光的波长(即颜色)分布显示表面温度分布。用这两种方法在定常流时间7ms至500ms的脉冲风洞中成功地获得了尖前缘翼、钝翼和方向的三维干扰流油流和液晶热图清晰照片,清楚地显示出三维干扰流动特征。结果表明,用油流、液晶热图和薄膜电阻温度计热流分布测量得到的干扰流特征位置完全吻合,证实了显示方  相似文献   

4.
贾区耀  杨益农  蒋增辉 《宇航学报》2009,30(6):2082-2085
风洞自由飞实验是一项特殊的地面风洞实验,用风洞自由飞实验研究了飞行 马赫数M0.6~6.0飞行海拔高度最高达45公里范围内多个飞行器的动态气动特性。因而首 先需回答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可靠性。坚持用天(飞行)——地(地面风洞 自由飞实验)一致作为评定实验结果准度、可信度最重要最终的考核 标准 。〖JP〗  相似文献   

5.
刘施然  杨赟秀  胡守超  黄军 《宇航学报》2016,37(12):1419-1424
针对脉冲风洞强振动、极短有效试验时间的测试环境,提出一种采用压电材料作为敏感元件,尾端具有反射应力波耗散能力的单分量应力波天平结构。详细介绍了天平的运行原理,结构设计公式,内悬挂保护罩结构,以及校准方法,最后以半球为模型,在CARDC Φ 0.6米激波风洞上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自从风洞问世以来,所有飞行器的研制都离不开风洞,风洞已成为飞行器发展最基本的工具。今天,世界各地的风洞研究人员正利用各自不同类型的风洞为航天航空事业提供新型飞行器。虽然风洞发展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而且也已达到较复杂的程度,却仍未能满足迅速发展的航天工业的需求。低温风洞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诞生并发展起来的。本文将对低温风洞的历史、原理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介绍了在8m×6m低速风洞中对某冲压式翼型伞进行的试验研究。文中给出了有关的技术方法,并对典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这一国内首创的风洞试验技术,可为翼型伞设计提供利用其他试验手段难以得到的翼伞操稳特性气动参数。  相似文献   

9.
10.
11.
一种研究电弧风洞等离子体密度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微波探针法研究了等离子体密度变化。一般情况下,它除了不对等离子体产生干扰外,还可以对等离子体进行实时监测。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对电弧风洞等离子体的形成以及不同状态下的密度变化作了观测,并同扫描朗谬探针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探针是研究特殊环境下等离子体密度变化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一种用于诊断电弧风洞等离子体参数的多道扫描探针系统,使用该系统研究了FD04风洞空流场的等离子体特性,利用CTW理论分析了探针数据,实时给出了流场攻密度的空间分布。实验表明,空流场的电子温度分布基本是均匀的;电子密度分布与流场结构紧密相关,电子密度变化在3倍之内,随着流场结值的不同2,电子密度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4.
模拟平流层环境的加载试验风洞测试与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拟平流层环境加载试验风洞的设计要求,对其测试与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搭建风洞控制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和安全与报警子系统,实现了对试验风洞中的设备开关、压力、温度和风速等的精确控制,同时具有系统运行各项参数的实时采集和记录、故障处理以及自动报警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参数控制精度高,压力偏差小于0.2 kPa、温度波动小于1.5 ℃,模拟平流层环境加载试验风洞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16.
17.
高温燃气流超声速风洞扩压器热防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宁  齐斌  邹样辉  刘召军 《宇航学报》2016,37(9):1129-1134
为实现高热流环境下高温燃气流超声速风洞系统的重复使用,采用数值方法对扩压器热环境进行了分析,采用沸腾换热方法对扩压器进行了热防护设计,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沸腾换热理论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沸腾换热在水流速2m/s的情况下可实现热流2MW/m 2的热防护,应用沸腾换热可以有效降低设计难度,在较低的速度和压力损失下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18.
鉴于风洞中测评飞行器控制性能更加真实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风洞的导弹姿态控制性能评估方法。首先,明确评估对象,即基于风洞可评估的导弹姿态控制性能及其指标;其次,提出一种基于风洞的导弹姿态控制性能评估方法,包括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与性能评定方法,通过试验方法可以获取到性能评估所需的原始试验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方法可将试验原始数据转换为性能评定所需的性能指标参量,通过性能评定方法可以对导弹姿态控制性能的优异进行界定。最后,以某高超声速导弹为例,基于其数学仿真模型,对该评估方法进行仿真验证,初步论证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空天飞机外形高超声速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河梧 《宇航学报》2009,30(1):114-118
提供一种空天飞机模型在高超声速风洞中测量的气动力。研究马赫数Ma=4.96,基于模型全长的雷诺数ReL=9×106~15×10 6;以及Ma=7.96, ReL=5×10 6来流条件下,攻角α=-5. 到α=25. 的纵向气动力和横向气动力特性。在Ma=4.96时,着重讨论滚转角和侧滑角变化,以及ReL变化对气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攻角下升力和升阻比明显增大,但Ma数增大使升阻比下降。还有,Ma=4.96的数据显示,侧滑角的增大不利于航向稳定。
  相似文献   

20.
陈谟  马汉东 《宇航学报》2005,26(2):131-136
就风洞尺寸要多大才比较合理以及小风洞的改造和挖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风洞尺寸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在不同速度范围存在着一组相对适中的带某种唯一性的风洞尺寸。这种风洞尺寸,既能满足航天器研制的需要,又具有合理的经费开支。文中推荐了不同速度下一组较合适的且能满足需要的风洞尺寸,供人们参考。同时本文还认为,在一定的风洞条件下,实验数据的精准度与风洞尺寸的大小无关,只要相似模拟的条件正确,就能给出同样精准度的实验数据。就这一观点,列举了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的FD 02小风洞中做出的几种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