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要地介绍了双频遥测天线的设计方法。在方案可行性论证阶段,采用了环形偶极子模型的近似分析;在确定天线架装的工程设计中,利用了几何绕射理论(GTD)估计了星体影响;对一些难于用分析获得准确结果的问题,利用全尺寸辐射模型星测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通信卫星天线性能预测问题,提出了采用几何绕射理论(GTD)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利用仿真分析软件,计算了无星体和有星体影响情况下的通信卫星天线性能,通过优化天线布局参数改善了天线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际应用于优化通信卫星天线设计,达到提前预示整星条件下天线性能的效果,提前规避天线受到星体影响后性能变化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顾俊 《上海航天》1999,(1):12-15,20
采用物理光学法和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分析机身各 球面波照射下的近场电磁散射特性几何绕射并建立其雷达散射截面(RCS)数学模型,同时对于复杂机身的前部,采用面元油、即采用双三次B样条技术对机外形进行拟合,然后再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进行计算。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馈源阵作为星载天线的核心部件,其馈源辐射杯圆度误差显著影响天线的馈电性能,因此,探究馈源单元电性能与圆度误差的关联性极为重要。以某卫星天线馈源阵三维单馈源为例,基于几何绕射理论,将圆度误差引入方向图函数,建立了电磁耦合模型;基于FEKO电磁软件,分析了圆度误差对馈源单体最大增益、波束宽度等主要馈电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频率越大,增益与波束宽度对圆度误差越敏感。当馈源杯直径存在尺寸误差时,圆度误差导致的电性能变化与尺寸误差之间为振荡关系。文章研究工作可为探求天线制造误差与电性能的关联性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引。  相似文献   

5.
在前期开展再入飞行器RCS(雷达散射截面)特性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RCS特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绕流和尾迹对飞行器本体RCS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流场在头身部绕流、近尾尾迹和部分远尾尾迹的最大电子密度将远高于电离层最高电子密度,更高于典型天波超视距雷达工作频段对应的临界电子密度。因而等离子体尾迹将会对3~30 MHz频段电磁波产生较强的散射,使得等离子体尾迹的RCS远远大于飞行器本体的RCS。利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尾迹RCS的这一特点,有可能实现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超视距探测。  相似文献   

6.
空间飞行器在火星再入环境下的气动力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晓丽  李俊红  王强 《宇航学报》2010,31(4):967-972
面向未来空间飞行器工程设计的需要, 针对火星再入环境, 发展类探险者号外形在不同火星 轨道点的气动力特性预估方法。连续流区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解, 自由分子流区 采用工程计算方法, 并通过桥函数预估过渡流区的气动力。以地球大气再入环境的计算结 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进而在火星再入环境下, 数值分析了空间飞行器的气动力及其绕流 流场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知识资料窗     
飞行器天线飞行器天线就是飞行器上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分类飞行器天线可按工作原理、用途、工作波段、飞行器和使用范围等进行分类。根据用途分为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收发天线。按飞行器分为航天器天线、导弹天线和飞机天线。根据使用的频率范围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超短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绕射理论(GTD)模型的曲线拟合参数估计法,用于目标散射中心的提取.根据二维散射中心GTD模型,分角度分离目标的距离向散射中心,对不同角度的散射中心距离和幅相进行曲线拟合,提取目标二维散射中心参数,可估算散射体的曲率半径,较精确地计算转台中心至天线的距离.算例表明:对大角度成像、遮挡、平板散射等用该法重构的雷达散射截面(RCS)与原始数据较吻合.  相似文献   

9.
传统标准增益喇叭天线测试系统在测试物体的电磁特性时,由于要满足入射波为平面波的要求,通常要满足天线的远场条件,这样在测试过程中会产生绕射等现象,影响测试结果.通过在天线波导口处加载相位补偿的非谐振超表面单元可以改变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使其在近场处也可以产生近似平面波的效果,可解决在测试过程中绕射等现象导致的测试结果不准确...  相似文献   

10.
引战系统仿真中的目标电磁散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讨论国内外引信目标电磁散射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引战系统仿真中的应用.介绍了建立引信目标近区电磁散射模型的方法.着重叙述用于研究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几何光学法和几何绕射理论,提出了随着隐身目标的出现所面临的这一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星载螺旋天线的微放电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以典型星载双绕背射螺旋天线为例,首先采用HFSS软件对该天线进行微放电设计及阈值仿真分析,从设计上保证天线满足卫星微波系统50 W的功率容量要求;随后用前后向功率调零检测法对天线进行功率耐受和微放电试验,验证天线的功率耐受能力;为了研究天线放电现象及放电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从现代战争作战方式为立体空间、整体作战开始论述了发展"近空间"飞行器的必要性;然后对适合于"近空间"飞行器的天线作了综述,指出了采用共形天线将带来的好处,并给出了能够应用于共形天线的单元型式,重点探讨了微带线作为共形天线单元的优点,再针对导航信息对抗提出了一种与飞艇共形的天线方案构想;最后给出了共形天线将是未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缓飞行器在临近空间高速飞行时产生的等离子体鞘套“黑障”对其通信影响,根据ITU分配的临近空间3区业务频段,设计了一种在Ka/V双频段工作的口径耦合微带天线。该天线在中间缝隙开一圆孔,通过改变圆孔大小实现双频工作,并组成1×4的天线阵列,实现了在Ka和V两个频段的通信。设计结果表明:在Ka频段的-10dB带宽达到11.33%,V频段带宽达到2.52%,满足其在临近空间3区业务的通信频段。该天线易于实现,结构简单,可为临近空间通信飞行器天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战术弹道导弹 (TBM )的结构特点 ,建立其电磁散射理论分析模型。采用几何绕射理论 (GTD)、几何光学法 (GO)、物理光学法 (PO)等高频法计算了雷达照射频率分别为1 50MHz、30 0MHz、5GHz、9GHz时TBM的RCS。计算结果表明在探测来袭的TBM目标时 ,应采用低频波段水平极化工作的雷达。  相似文献   

15.
知识资料窗     
《中国航天》1999,(9):46-46
飞行器天线飞行器天线就是飞行器上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分类 飞行器天线可按工作原理、用途、工作波段、飞行器和使用范围等进行分类。根据用途分为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收发天线。按飞行器分为航天器天线、导弹天线和飞机天线。根据使用的频率范围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超短波(米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天线。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天线又统称为超高频天线。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分为细导线天线、声学天线、喇叭天线、光学天线(反射器天线和透镜天线)和表面波天线。若干同一类型的天线按一定方式排列组成的总体称为天…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应答机天线系统的工作模式下,飞行器旋转会引起其天线波束方向不断变化,导致地面测控设备信号间断,不能获取连续测量数据,难以实现精确跟踪测量。针对旋转测量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分集式应答机天线系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采用该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天线系统的不足,能够实现对旋转飞行器的连续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从现代战争作战方式为立体空间、整体作战开始论述了发展“近空间”飞行器的必要性;然后对适合于“近空间”飞行器的天线作了综述,指出了采用共形天线将带来的好处,并给出了能够应用于共形天线的单元型式,重点探讨了微带线作为共形天线单元的优点,再针对导航信息对抗提出了一种与飞艇共形的天线方案构想;最后给出了共形天线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飞行器载低剖面倒F天线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于飞行器上的遥测天线通常要求较宽的方向图覆盖范围、简单的外形结构和很低的天线高度。文中用CAD的方法计算并分析了飞行器上几种安装状态的低剖面倒 F形天线的辐射与输入驻波特性 ,提出一种改进型低剖面倒 F天线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多反射面天线系统受空间、位置和尺寸等因素的影响,其主反射面口面存在相位差,从而导致天线辐射性能下降,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Zernike多项式赋形多个反射面的方法,通过对副反射面赋形,在主反射面口面得到期望的幅度相位分布。该方法利用Zernike拟合来处理反射面间的光程差,并将主反射面作为固定面,根据几何光学法和光程条件,在Matlab中建立副反射镜初始模型,通过遗传算法优化Zernike系数调整光程差,对副反射镜面形进行优化设计,避免了复杂的微分计算。使用Grasp仿真软件对设计的三反射面天线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与未赋形的三反射面天线相比,赋形反射面天线系统主波束效率提升了10.67%,达到95%以上,验证了该赋形方法的可行性及对天线系统性能提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首次系统地对升力体外形临近空间飞行器雷达散射截面(RCS)特性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本体及绕流RCS特性研究,亚密湍流尾迹RCS特性研究和层流尾迹的RCS特性研究等。结果显示:等离子体绕流将降低飞行器后向RCS;亚密湍流尾迹对低频段RCS影响明显,对高频段影响不明显。另外,双站雷达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也会有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