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月25日,俄罗斯进步M13M货运飞船在脱离国际空间站后成功施放了田凫M小型科学卫星。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并开始工作。这颗小卫星于2011年11月初随进步M13M飞船抵达空间站。  相似文献   

2.
最新消息     
偏离轨道的韩国卫星九月中旬进入正常轨道 美联社8月15日报道,洛克希德-马丁航天公司证实,偏离轨道的韩国通信卫星于九月初进入地球上空正常静止轨道。专家认为,由于这次轨道转移用去卫星上的大部分燃料,该卫星的使用寿命将从原设计的10年时间减少到4.5年。美俄签署阿尔法空间站组件协议 路透社莫斯科8月15日电,俄赫鲁尼切夫空间中心与美波音公司防务和空间集团今天签署了一笔1.9亿美元的协议,研制和发射新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空间舱。这个被称为功能能源舱的空间舱将是耗资300亿美元的阿尔法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  相似文献   

3.
1998年9月23日,66颗重681千克的铱卫星将全部在太空低轨道落座,形成一个可提供全球性的话音、数据、传真和传呼服务的卫星通信网。美国新一代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将为航天飞机、阿尔法空间站和低轨道的不载人航天器提供通信服务。五花八门的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4.
小卫星围绕空间站飞行动力学和控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微小卫星围绕空间站飞行, 监视空间站运行和外观状态, 减少航天员舱外活动。这是小卫星一种新的应用概念。文章主要研究绕飞轨道动力学和稳定性, 以及在有摄动情况下保持绕飞轨道的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所消耗燃料非常少, 根据仿真实验结果, 绕飞卫星飞行一个月消耗的燃料可产生速度增量约为3~4m /s。  相似文献   

5.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2月10日11:55(北京时间11日00:55),美国卫星和俄罗斯卫星在西伯利亚北部上空发生碰撞,卫星碰撞后所产生的碎片目前已进入“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未来可能会对空间站以及航天员的安全构成威胁。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完整记录的卫星与卫星碰撞事件。  相似文献   

6.
航宇局的约翰逊空间中心正在研究设计一个八十年代后期用的永久性载人空间站。这个空间站称作空间操作中心,其主要目标是在此中心上建造大型空间系统并把它们送入轨道;组装、发射、收回和维修卫星;维修同轨道面内的自由飞行卫星;进一步发展成永久性的载人空间操作中心,从而在控制和供应上减少对地面的依赖。有空间操作中心的支援,还可以展望发展载人同步轨道飞行。空间操作中心计划容纳8名乘员,每隔3个月用航天飞机运送供  相似文献   

7.
松堂 《太空探索》2022,(3):20-22
星链与反卫星带来的太空险情 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期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1095卫星因为失去正常工作能力,从原本运行的555千米轨道上持续降轨.到了7月1日,该星链卫星向中国空间站靠近.为了保持安全,中国空间站及时采取了紧急避碰措施,避免了与该卫星的碰撞.10月21日,星链2305号卫星在上升进入预...  相似文献   

8.
<正>3月31日23时5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划破夜空,将天链二号01星托举升空,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首颗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中、低轨道遥感、测绘、气象等卫星提供数据中  相似文献   

9.
4日 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宇宙-3M运载火箭将一颗低轨道导航卫星宇宙-2315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一颗改进型卫星,能从事跟踪与数据中继。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进行太空对接,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轨道复合体,在太空飞行5天后,这两...  相似文献   

10.
期号页数1洲防291盯4500月性 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空间站发展的探讨任意偏心率卫星的大气阻力的短周期摄动空间站概述航天飞行器入轨道误差分析载人航天器轨道运行段的救生问题整星稳态温度的热网络分析方法地球引力场带谐调和项引起的卫星轨道摄动Q曰1上,.︸一刁自0 QU进任61火︸O咬1 LJ3 4 4 56 飞行动力学航天飞行器的两大数学问题三层壁喷管的不稳定导热用Nocilla模型计算卫星气动力系数和热流密度分布求解Navier一Stokes方程的指数型差分法用Schamberg方法计算卫星阻力系数四层壁的不稳定导热3 41匕6 测控技术和数据处理模式识别技…  相似文献   

11.
有许多因素影响空间站轨道高度的选择,包括:任务要求,辐射环境,微流星和空间垃圾,空间站构型,运载器能力,发射窗口以及空间站的补给要求等。从补给运输系统性能考虑,要求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低一些,但是从轨道维持出发,希望空间站轨道高度高一些。该文讨论了补给、轨道维持和太阳活动对轨道高度的影响,给出了空间站的最佳运行高度。文中还以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为运输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空间站的最佳运行高度不是常数,而是随着太阳活动情况和补给频繁次数变化。在太阳活动高年期间,空间站轨道高度应提高。当空间站的补给次数增加时,空间站的最佳运行高度应该下降。  相似文献   

12.
基于ATM网络的空间站内部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空间站上的业务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ATM网络构建空间站内部通信系统,详细分析了系统使用的ATM,MIL-STD-1553B及IEEE802.4网络。最后利用仿真平台构建基于ATM网络的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结果,为空间站内部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空间站概述     
自1961年世界上第一名航天员上天以来,载人航天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载人航天器已由初期的小型载人飞船,发展到大型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空间站的诞生,特别是永久性空间站的建立,将会引起人类社会的众多方面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本文首先就过去十多年中美国、苏联和欧洲发射的空间站作一简略概括,然后对空间站的构型,用途和未来发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数字空间站作为真实空间站的数字化映像,将能源、信息、环热控、动力学与控制等多专业模型进行综合集成,建立舱段级、整站级多学科仿真系统,为空间站长期飞控任务提供技术支持.基于Modelica建模语言,结合采用FMI接口标准,完成了数字空间站动力学与控制仿真模型的集成,并成功在空间站飞控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高效、灵活利用有限的空间信道资源, 提高空间站运营模式的动态性, 采用具有QoS (Quality-of-Service)保证的空间站支持多任务动态时隙分配十分重要. 根据空间站多任务特点, 提出一种基于IP的空间站通信网络架构. 根据探测任务的不同QoS等级, 重点研究了多任务动态时隙分配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留的具有QoS保证的按需时隙分配方法. 基于NS2和STK进行仿真, 并得出如下结论: 空间站经中继卫星到地面的数据传输时延在0.23~0.35s; 空间站到地面的端到端传输时延受激活的有效载荷或航天器数目影响, 激活的有效载荷或航天器数越少, 端到端的时延越小.   相似文献   

16.
空间站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十六年来国际上空间站活动及其发展概况;并就国外的空间站、运载系统的主要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分析;对目前国外的空间站的几种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空间站旨在进行大量在轨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研究,在轨保障是支持空间站在全寿命周期内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重要途径.传统地面制造及上行补给方式难以满足较大规模应用的需求,亟需一种创新性的保障模式突破资源瓶颈,空间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实现即造即用的资源保障模式.本文根据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中国空间站和载人深空探测任务需求,对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的在轨应用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空间增材制造技术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双基站理论研究基础上 ,进行了定倾角区域性覆盖双基站δ星座设计 ,采用倾角为 41°的回归轨道 ,用点覆盖数值仿真的方法设计了对地面站与空间站的一重覆盖与二重覆盖下的星座构型。且星座中各星之间 ,各星与空间站之间均可建立星际链路 ,保证数据在空间站、地面站及星座之间连续传递  相似文献   

19.
空间站废水的处理及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载入飞行的空间站需要大量的用水,为解决由此引起的巨大的维持飞行的运行费用,需要实现水的再生与闭路循环,如何针对空间站废水的特征,解决废水的处理与利用问题,并建立合理的水循环体系是这一工作的关键,文中分析,比较了空间站废水的处理方法,设计了空间站水管理整合方案,并多方面探讨和验证这一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空间站活动的自主性要求空间系统具有智能。本文就空间站的一些活动,尤其是针对材料生产所需的智能:空间视觉,空间机器人规划,智能敏感器,专家系统等提出初步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实现途径。并对支持这些智能的空间站计算机系统作一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