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TWR-1拖靶目标的雷达散射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参数设计,研究了拖靶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以及空间的散射特性,并且通过对TWR-1拖靶的全尺寸静态RCS实验测量,来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测量结果表明,TWR-1拖靶目标散射特性好,且稳定,满足目前我国靶场靶试对靶标的目标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WR-1拖靶目标的雷达散射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参数设计,研究了拖靶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以及空间的散射特性。并且通过对TWR-1拖靶的全尺寸静态RCS实验测量,来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测量结果表明,TMR-1拖靶目标散射特性好,且稳定,满足目前我国靶场靶试对靶标的目标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几种载体表面缝隙对雷达目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在几种载体(平板和杏仁体)上的不同缝隙所引起的目标散射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载体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特性;以此为对比基准,对含不同类型缝隙的载体目标开展散射特性计算和系列试验测试,从中获得由缝隙所引起的目标特性变化情况,进而分析缝隙对雷达目标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槽会引起比直缝更强的散射增幅,锯齿缝相对直缝则具有明显的减缩作用;杏仁体载体能更有效地模拟弯曲表面上的缝隙散射。结果可为飞行器雷达隐身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组合增强的飞机作战生存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生存力是新型军用飞机发展中要考虑的一个关键要素,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是两个减缩飞机敏感性的主要技术.本文给出一个攻击任务的战术设定,研究了雷达散射截面和机载雷达干扰机对威胁雷达探测概率的影响,确定了雷达制导地空导弹和防空炮火在目标雷达散射截面减缩或/和干扰机辐射功率干扰下的制导精度,计算了飞机单发击毁概率,最后给出一架攻击机在一个假设敌对威胁环境中的出击架次生存力,说明综合使用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技术使作战飞机的生存力得到增强,评估方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5.
某飞翼外形雷达散射截面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光学理论和物理绕射理论计算了某飞翼外形雷达散射截面(RCS)特性,并在微波暗室里对该飞翼模型的RCS进行了测量,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飞翼外形RCS随方位角分布的特点以及其外形隐身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飞行器隐身技术是当代军事技术中的一项重大突破,低雷达散射截面(RCS)的飞行器外形是专业人员努力追寻的研究目标。本文采用Toplitz变换和混合迭代的算法,对新设计的一种鸭式布局翼身融合体飞行器外形进行了RCS计算,并在微波暗室内对模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误差在1dB之内,证明此算法行之有效,优化设计的翼身融合体飞行器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某简化的排气腔体静态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测试结果,分析了稳定器采用吸波材料后对发动机后向RCS的缩减效果;在不改变加力燃烧室传统结构基础上,针对现有某型稳定器结构从隐身修形设计角度建立了5种不同稳定器蒸发腔简化腔体RCS计算模型,分别在高频10 GHz、低频1.5 GHz...  相似文献   

8.
根据飞行器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分布,合理确定飞行器隐身外形优化设计中的目标函数.首先,对3种目标函数(即威胁区域内RCS的平均值、大于临界RCS值的概率和被雷达检测的平均概率)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以一个典型飞行器隐身外形优化问题为例,分析不同目标函数对隐身外形优化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目标函数会得出不同的优化外形,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3种目标函数的相关性与区别.最后,总结出在隐身优化设计中如何合理确定目标函数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部件组合方法结合相对相位综合技术计算丁某型战斗机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部件组合方法是估算复杂形体目标RCS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同时也存在精度较差的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计算中本文将真实目标等效为较多个部分典型几何体(如部分椭球,部分椭圆平板等)的组合,并首次应用准三维凹曲面作为典型散射体来替代战斗机的翼身融合过渡部分,从而使简单散射体的组合体较好地保持了原目标的散射特性。计算及其与测试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采取的措施使部件组合法的计算精度有了很大改善,使之成为一种简便、省时、具有较高精度的估算整机RCS的有效方法。在全方位角范围内,计算与测试值的均方误差小于3dB,最大误差小于6dB。在IBM—4341机上用本文程序计算某型机在某一姿态角下的RCS(垂直和水平两种极化)分布曲线,只需约4分钟CPU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微波暗室内雷达散射截面自动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同步转角信号的A/D转,RCS值的同步采集与处理以及转台的自动控制等部分,该系统具有1/36度的定位精度和2.5mV的回波电压分辨率,系统误差小于1dB,适用于RCS、天线方向性图及电磁兼容等测量。  相似文献   

11.
机载SAR成像信号处理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像信号处理是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核心.必须根据SAR系统战技指标的要求,设计先进、合理和实用的成像信号处理方案和算法。某型机载SAR旁视成像模式综合运用二维可分离成像算法、预处理和运动补偿,前斜视成像模式综合运用线性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天线扫描和运动补偿,满足了全数字化、机上实时成像的要求。样机试飞中,在国内首次获得高清晰度3m分辨率的旁视SAR图像和首次实现高分辨率前斜视SAR成像。试飞数据在地面处理后,在国内首次获得方位分辨率优于0.5m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的相位补偿,运用Wahe[1]提出的相位梯度自聚焦(PGA)算法改进文[2]的多普勒中心跟踪法(DCT),形成了改进的多普勒中心跟踪法(MDCT)。该方法通过循环移位、加窗和迭代等步聚,巧妙地消除了相位补偿中转动相位分量(RPC)对估计平动相位分量(TPC)的影响。经过几次迭代,可以有效地实现目标TPC的最大似然估计和补偿。外场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明显改善了成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简单形体目标电磁遮挡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自动地解决复杂目标高频电磁散射场计算时各部件之间的相互电磁遮挡问题,本文利用极大极小检验、Roberts算法、包含性检验等计算机消影算法,经过合理的工程处理,快速而准确地寻找简单形体目标各板块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计算目标的RCS。文中以并排放置的锥柱组合体为例,在进行了电磁遮挡关系处理后,计算了其RCS,经与单一锥、柱RCS计算结果的比较,证明本文的电磁遮挡算法计算机时短,对简单形体目标的电磁遮挡处理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权述了阵列式雷达目标模拟器的基本原理。根据模拟目标与实际目标在接收处的反射场及视在中心均应相同的关系导出了三元阵三个阵元的调制信号,并指出这种射频目标仿真既适用于单站情况,也适用于双站情况。  相似文献   

15.
距离—多普勒成像雷达的距离分辨力和横分辨力分别取决于发射信号的有效带宽和目标相对于雷达视线(RLOS)在相于处理区间内的转角。本文研究线性预测数据外推离散傅里叶变换(LPDEDFT)超分辨成像方法,旨在突破普通的FFT距离多普勒处理的限制,提高距离—多普勒成像雷达的分辨力。LPDEDFT在概念上和计算上都比较简单,分两步进行,先用线性预测方法把观测数据外推到观测窗之外,然后对外推过的数据进行普通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文中给出了B—52飞机缩比金属模型微波暗室转台实测数据和飞行中的Boeing-727飞机外场实测数据的成像结果。LPDEDFT与普通的傅里叶方法相比,在相同信号带宽和目标总转角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更高的图像分辨力,或者可以用较小的信号带宽和目标总转角获得相同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16.
运动补偿是逆合成孔径雷达成象处理的关键,它包括距离对准和相位补偿两个环节,现有的ISAR运动补偿方法都是将距离对准和相位补偿分开进行的,本文在ISAR距离对准频域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同时距离对准和相位补偿的ISAR运动补偿法,与其他方法相化,它能简化运动补偿环节,减少运动补偿计算量,文中证明所采用的相位补偿法与多普勒中心跟踪法是等效的,ISAR外场实测数据和微波暗室数据的运动补偿和成象结果验证了  相似文献   

17.
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评述国内外现有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信号处理的运动补偿和成象方法之后,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ISAR课题组近年来在ISAR信号处理方法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基于多散射点定位观点的雷达成象观测模型,基于最大似然原理的同时运动补偿和成象方法,基于最大似然原理的多目标成象方法和基于时频分析的多目标成象方法,以及超分辩成象方法,文末指出了在ISAR信号处理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波导模型模拟发动机进气道,计算和实验测量了截面积为10×10厘米~2的矩形波导的RCS值,两者结果基本相符。通过这一方法,计算了“长空一号”靶机进气道的RCS值,与地面静态测量比较,结果令人满意。这样,对于复杂的喷气式飞机目标,其机头和机尾的RCS值就可通过波导模型的模拟来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