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档轿车玻璃滑槽密封技术 本成果研究了静电植绒密封胶条及对接工艺,用流变学等知识和正交设计等方法试验,优选出先进工艺和合理的密封配方,并较好地解决了共混中的难题,即天然胶与三元乙丙胶的共混共硫化问题。采用注压法对接配方,工艺新颖、高效、产品质量优异、性能稳定可靠。 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产品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和超过美国同类产品AM 3000的技术指标;产品经过严格的臭氧和大气老化试验,无任何龟裂现象发生;植绒表面经两万次摩擦,没有任何磨损,光滑完好如初。 钼电极抗氧化涂层 本成果创造了一种料浆熔融工艺渗制钼的防护涂层,解决了长期未突破的涂层氧化难题,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渗制时间,节约了料粉;在国内首次将抗氧化涂层成功地应用于玻璃工业所用钼电极上,防止钼的氧化。 涂层静态抗氧化性能:1200℃~1300℃下大于128 h的抗氧化寿命;1400℃~1500℃下大于48h的抗氧化寿命;1600℃~1700℃下大于2 h的抗氧化寿命。在各种玻璃液中,经48h浸蚀,涂层无变化,对玻璃液无污染,可以经受窑炉烤窑全周不氧化。 李连清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静电金属植绒的概念及特点,论述了静电金属植绒的工艺及复验,讨论了金属植绒今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提高产品的质量有着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针对导引头舱温度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测试设备和产品对接时间过长问题,对产品与专用测试设备对接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工作现场传输管密封和密封塞密封传递孔的拆装繁琐复杂,导致对接时间过长。因此对现有密封塞改造升级,对比原拆装对接试验时间的数据,确认该技术改造缩短了温度试验设备与产品的对接时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自动化对接技术特点,全面分析了飞机自动化对接工艺过程,阐述了目前采用自动化对接技术存在的产品和工艺设计主要问题,提出了面向自动化对接的飞机产品设计一般要求,分析了自动化对接技术实施过程中装配工艺设计的重要性。针对设计和工艺存在的问题,从产品结构设计改进、装配协调方案设计、装配流程规划、部件调姿定位接头布局设计以及测量工艺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明确了具体的研究内容,提出了采用自动化对接技术相应的要点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研究耐高温、抗盐雾、油雾、霉菌、核辐照且承受外压的飞行器上空间曲面的薄壳结构的密封问题。经过对密封材料的选择,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密封材料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做了各种环境条件对密封材料的影响试验,以及部  相似文献   

6.
林松 《洪都科技》2006,(1):20-24
通过K8J机翼整体油箱外场使用中出现的渗油故障分析和研究,找到了口盖、主梁接头和前墙上缘条贴合面等三种类型密封失效而渗油的原因,并分别采取了针对性的工艺和设计改进措施,根除了油箱渗油故障,经过试件及后续产品的试验和检测,改进后的油箱密封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氟橡胶具有优异的耐油、耐高温、耐酸碱、耐高真空等性能,但由于氟橡胶分子链含有氟原子,使其极性增加、耐低温性能变差。本文从分子结构、共混、配方设计、工艺条件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氟橡胶低温性能改进的途径,着重分析了分子结构与共混。分子结构改进包括在主链或者侧链加入柔性基团,例如氟醚橡胶、氟硅橡胶等;共混主要是指将通过一定手段将其与低温性能较好的橡胶混合均匀。最后,提出了氟橡胶低温性能改进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我所在型号产品中应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密封胶粘剂,并根据应用实例介绍了各种密封胶粘剂的性能和配方。  相似文献   

9.
本成果对高抗撕硅胶的工艺和配方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选定6103胶为最佳胶料,该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达到国外同类胶料水平,耐油雾、盐雾和射线辐射性能好,而且胶料成型工艺好,装配方便,螺钉扭紧力矩小,薄壁壳体不变形,密封可靠。主要性能:抗拉强度为8.82MPa~10.976MPa;抗撕强度为3.45MPa~4.6354MPa;伸长率为70%;邵氏硬度为46。经过试验研究,本成果将该胶作为弹上密封胶使用,效果良好。高抗撕硅胶的应用研究@李连清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系列飞机机身密封典型的密封形式及密封工艺,结合常见密封剂涂覆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了密封剂涂覆质量改进的方法,0并引开言展了密封涂覆质量改进验证,为飞机密封剂涂覆质量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A350和波音787是当今最先进的民机代表,机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含量高,形成大量的金属与复合材料的混合结构,如翼身对接结构。研究两种机型的翼身对接结构有现实的借鉴意义。阐述了民用飞机翼身对接工艺界面通常的选取范围,图解了两种机型对接工艺界面各自的特点;列举了两种机型机翼壁板对接、机翼梁对接和外翼上壁板中机身对接的结构并加以分析,比较了两种对接结构的优缺点;说明了两种对接结构对翼身装配和总装的影响;对混合结构连接的国内研究状况和设计思路做了阐述。最后总结了两种机型对接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厂测绘仿制联帮德国、日本产品样件中发现螺纹连接件的密封结构不同于航标HB4-59-76直角密封形式,大部分为10°、15°、20°角的锥面密封结构.我厂按照这种结构设计的3DLF-1、4DLF-3、SHF-1、DLF-5、6、7等十几种附件产品,其各项性能经测试都能达到或接近国外样件的性能指标。这种锥而密封结构在泄漏试验中均没有发生泄漏,密封效果很好,具有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尚没有螺纹锥面密封结构正式标准,为了满足主机配套,在对我厂产品进行了大量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型飞机伊尔76机翼机身对接部位结构的布置、材料使用、传力特性及对接形式的特点。此对接形式传力路线清晰,传力直接并实现多路传力,破损安全特性良好。装配上留有工艺补偿余量,降低了安装难度,并且不会损坏中央翼整体油箱的密封性。但中梁翼身对接时、对接接头往下伸出中央翼密封区,与机身采取双耳对单耳的叉接型式,每组耳片上采取多个螺栓连接,这种方式难以精确估算每个螺栓传递的载荷,会增加结构连接重量,也增加了装配的难度,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汽车发动机前支架的功能橡胶另件需要满足与防震和消音有关的一系列物理和动态力学性能。就小型发动机而言,因为在宽频率范围内必须防震,可选择高阻尼橡胶。然而,在非常慢的速度下,高阻尼橡胶的传递性随频率降低而降低,并且某些高阻尼橡胶抗蠕变性较差。本报告(?)述新的配方工艺;用配比为87.5/12.5%的氯丁胶和丁腈胶并用胶来获得满足汽车发动机前支架所需的物理、动态力学和蠕变性能的典型技术要求。用 Rheovibron 法在广泛的温度、频率和应变范围下测量了这种共混的动态力学性能,且与其它弹性体如乙稀/丙稀酸类共混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对发散火箭点火具密封粘接技术难点进行了工艺分析;介绍了密封粘接工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点及在技术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技术积累,为新型或传统型号工艺密封粘接均具有良好的借鉴、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密封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石墨圆周密封、刷式密封、指状密封、气膜密封和其他几种新型密封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和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对密封技术的机理、特点和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阐明了为适应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要求,密封技术应进行材料、工艺、结构、机理等多方面的开创性设计,并提出在密封技术设计中应引入控制概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舱外服活门组件的密封粘接及工作环境要求,对HXJ-14、HYJ-51和FHJ-75三种增韧改性环氧胶黏剂开展了特种胶黏剂选型及典型环境性能研究、典型粘接样件粘接面结构设计和粘接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出的HYJ-51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耐交变温度循环性能、耐湿热环境性能、耐介质浸泡性能,满足舱外服活门组件密封粘接要求。在典型活门粘接组件中,控制聚四氟乙烯滑套和不锈钢阀体的配合间隙为0.1~0.15 mm,并且在不锈钢阀体粘接面上增加环形槽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粘接面的缺胶面积,避免形成贯穿性通道,提高活门组件粘接的密封可靠性。经过产品生产验证,实现了活门组件的可靠密封粘接,成功用于航天员舱外服生命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具有典型的高精度柱面密封孔特征的某类航空舵机壳体的加工方法,通过分析识别其加工难点,针对孔精加工的工艺路线、切削参数、刀具应用、装夹方案展开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改善方案,提高了该类型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2524-T3板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薄板的搅拌摩擦焊对接工艺,优化了对接焊的工艺参数,获得了焊接工艺窗口及最优工艺参数.在最优工艺参数下生产的对接焊件具有良好的质量外观,焊件的变形量和焊缝减薄量极小;焊件的X射线检测结果表明焊件内部质量良好,没有在照片上发现缺陷;金相组织分析显示,焊缝横截面组织均匀致密;焊接接头静力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焊缝抗拉强度的平均为397 MPa,为母材抗拉强度的90.4%.  相似文献   

20.
三元乙丙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耐热性和耐臭氧性 ,其密度小 ,适合加入大量填充剂配炼成混炼胶 ,该混炼胶成本低 ,它与其它饱合链结构聚合物相比 ,在高达 150℃时仍具有良好的耐臭氧性。使用三元乙丙配炼成混炼胶并经硫化加工 ,已成为多数橡胶加工行业 ,特别是汽车密封产品制造行业的理想加工方法。本成果对三元乙丙混炼胶在微波、盐浴及热空气等不同硫化挤出工艺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产品挤出加工时流道的设计计算方法。三元乙丙混炼胶制成的汽车密封产品的加工 ,是依靠生产线进行连续挤出硫化 ,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挤出机复合挤出产品、超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