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一种产生平坦光频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OFC)的方法,并用一个单集成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 polarization dual parallel Mach Zehnder modulator,DPol DPMZM)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调整调制器的6个直流偏置点和2个调制指数,理论上可以根据DP QPSK调制模型推导出的方程生成梳状数可调且强度完全相同的光频梳。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OFC发生器可以产生7、9、11、13条直线,其平坦度分别为0.96 dB、1.13 dB、2.01 dB、1.17 dB。所生成的7、9、11、13行OFCs的杂散信号抑制比 (unwanted mode suppression ratio, UMSR)分别为10.33 dB、9.54 dB、6.79 dB和10.45 dB。此外,生成的OFC具有良好的频率可调性。实验生成了频率间隔为6.02 GHz、7.02 GHz、8.02 GHz、9.02 GHz的9线OFCs。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驱动调制的低噪声微波光子混频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波光子混频技术是利用光域频谱搬移间接实现微波信号与中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变换,它具有工作频段高、瞬时带宽大、多通道并行处理能力强等优势。本文设计采用双驱动调制器实现光域微波信号下变频功能,通过对该微波光子混频器的建模与仿真,分析了影响混频器变频性能的因素。并且针对该架构开发了相应的变频模块,同时配置了相应的前置低噪声放大器与中频滤波器来进一步抑制噪声、改善杂散抑制度。通过测试,该模块在24GHz-28GHz频率范围内变频增益>0dB,噪声系数<20dB,SFDR约为102dB.Hz2/3,较传统级联调制器方案的微波光子混频器在变频效率与噪声性能方面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高精度探测的不断追求,未来雷达系统正朝着大带宽的方向发展。目前的雷达系统,主要利用传统的微波技术生成雷达信号,受到电子瓶颈限制,单路带宽仅在2 GHz左右,难以满足高精度雷达探测的技术需求。微波光子信号生成技术具有大带宽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可突破电子瓶颈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可将微波光子信号生成技术引入雷达系统中,直接生成带宽高达41 GHz的雷达信号,从而大幅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分辨率。文章首先介绍了微波光子大带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技术的应用情况,然后分类介绍了微波光子大带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实现方法及研究进展,最后对各类微波光子大带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限制其实际应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4.
微波光子雷达拥有分辨率高、处理速度快、同时多波段、多功能等优势,在航天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航天应用对雷达系统体积、质量和功耗的严格要求,集成化已经成为微波光子雷达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一款基于薄膜铌酸锂的微波光子雷达芯片,利用该芯片实现了雷达发射信号倍频产生和回波信号去斜接收,并对距离天线不同位置的目标进行了测距实验,得到的测量距离与实际距离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误差小于4 mm。  相似文献   

5.
在雷达信号分选时,一般的思路是采用到达时间、脉宽、频率、到达方向等参数对信号进行分选,分选完成后再将同一辐射源的脉冲幅度提取出来,进行雷达扫描特性等分析.对某实际采集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信号的时间、幅度曲线有明显的规律,采用了抛物线霍夫变换提取了全脉冲的幅度特性,并采用时间、幅度联合分析完成了信号的分选.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雷达信号分选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线性调频信号采用间歇采样干扰样式是电子自卫干扰的常用方法。由于收发延迟,干扰主峰落后于目标回波,但间歇采样可以获取超前于主峰信号的次峰目标。在线性调频斜率较小时,次峰目标甚至可以超前于被保护目标,但线性调频斜率较大时,次峰距离主峰近,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提出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相位信息通过对相位的线性拟合重构信号实现了信号的近似复原,使得主峰相对于回波的延迟被消除,且保持了良好的相参特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维加权聚类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体制、新技术雷达不断出现,反辐射导引头面临的信号环境更加密集和复杂,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分选。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维加权聚类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通过统计和熵值分析确定权值,计算加权的欧几里得距离,根据既定门限合并同类聚类中心,从而实现雷达脉冲的分选,并在各聚类中心应用改进的SDIF算法进行PRI精分选。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分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的支持向量聚类的雷达信号分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支持向量聚类,提出一种新的针对未知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的算法.该方法在原有支持向量的基础上,在聚类标识阶段通过用支持向量点代替原来的全部样本点来进行聚类分配,减少了关联矩阵的规模,从而有效节省了聚类分配的时间,提高了运行速度.同时结合合并同类聚类中心算法有效缓解了核函数的参数q对聚类结果的影响,使得聚类精度有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国内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研制过程中,经常重复研制信号模拟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存贮逻辑的通用串行信号生成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一个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0.
樊甫华 《航天电子对抗》2010,26(5):23-25,49
讨论了密集信号环境下雷达辐射源奇异信号提取的问题,将数据挖掘技术的孤立点分析方法应用到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中来,提出了依据参数异常和到达时间异常提取奇异雷达辐射源信号的方法,并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交叉眼干扰对单脉冲雷达测角的影响,分析了交叉眼干扰信号在单脉冲和差通道中的信号矢量情况,提出了基于单脉冲和差信号矢量的交叉眼干扰辨别方法。经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辨别交叉眼干扰。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网格聚类算法需要人为确定网格划分、边界处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固定网格划分和动态网格划分的雷达信号预分选算法。基于固定的网格划分算法对输入信号脉冲顺序不敏感,根据网格数据压缩率自适应确定网格划分和密度阈值。基于移动技术的动态网格聚类算法能够识别任意形状和大小的聚类。仿真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能有效适用于雷达信号分选,且能很好地识别出孤立点和噪声。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LFM信号在置中分数傅里叶变换域产生尖峰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中分数傅里叶变换的离散LFM信号参数估计算法,并对单LFM信号和双LFM信号进行了参数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15.
由于几种经典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分别存在各自的缺陷,很难正确分选出全部目标信号,且伴有较高的虚警和漏警概率,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脉冲到达时间(TOA)差值矩阵的信号分选方法,PRI的模式搜索与脉冲匹配过程均在该差值矩阵上完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复杂的雷达信号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脉冲分选正确率,以及较低的虚警和漏警概率.  相似文献   

16.
雷达辐射源个体特征对复杂电磁环境中辐射源的分选和识别有着重要意义.双谱中包含了丰富的信号细微信息,如雷达辐射源的相位噪声、频率漂移等特征,且受高斯噪声和杂波影响较小,因此可以作为雷达辐射源信号的个体特征之一.但是信号双谱中包含了很多冗余信息,不利于机器进行识别处理.利用双谱对角切片对双谱特征进行优化,剔除其中无效、冗余的信息,将变换后的结果作为雷达辐射源个体特征信息.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