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通量卫星(HTS)系统是当前通信卫星的发展方向,以高频率复用和多个小点波束为特征,能为用户提供高的信道容量和高质量的服务,主要工作在Ka频段。而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的史诗(Epic)卫星平台,在C、Ku和Ka频段实现高通量技术,是Intelsat下一代高性能的卫星平台。介绍了Epic的系统构成、发展现状,尤其是其先进的数字载荷技术,分析了HTS的发展趋势,为相关载荷研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亚太6D通信卫星方案设计与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太6 D(APSTAR-6 D)通信卫星是我国研制的首颗Ku/Ka频段全球高通量宽带商业通信卫星,也是首颗东方红四号增强型(DFH-4E)公用平台全配置的卫星,其通信容量达到50 Gbit/s,并具有90个用户波束实现可视范围下全球覆盖.文章概述了亚太6D卫星的方案设计,并总结了卫星系统减重、布局优化、高性能有效载荷、全生命期电推进应用、高效载荷测试、流程优化、在轨自主运行管理等技术特点,并给出了在轨使用效能以及对后续高通量卫星的发展建议.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应用,实现了我国高通量卫星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高通量卫星的研制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光子集成技术在未来卫星宽带通信与中继一体化系统应用为出发点,开展光子集成载荷应用需求分析,完成了模拟光处理与数字光处理、模拟片上处理与离散光处理的区别分析及特性梳理。重点介绍了现行的光子载荷搭载验证情况,完成光子载荷与传统射频载荷体积、重量、功耗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全芯片架构的光子处理转发载荷系统,并完成相应的功能拆解及业务划分,梳理下一步需要重点攻关的片上关键技术,为构建通用化、小型化、多波束并行的高通量卫星通信载荷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商业通信卫星业务作为卫星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当前市场表现不尽人意,价格竞争日趋激烈,2017年全球商业通信卫星市场呈现持续低迷的趋势,根据统计,全年商业通信卫星新签订单数量仅为11单,通信卫星采购的"长时间放缓"甚至造成了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开始裁员,国际运营商纷纷做出调整,探索新型商业路径。与此同时,当前通信市场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全球新签约商业通信卫星合同绝大多数为高通量卫星(HTS)专有卫星或带有HTS载荷,高通量卫星时代已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5.
高通量卫星(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HTS)是新一代宽带通信卫星的统称.一方面可用于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应急救灾等公益事业,另一方面可以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宽带多媒体和高速率的Internet等商业应用.首先介绍了高通量卫星通信的概念,对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高通量卫星进行需求分析,接着对国内外高通...  相似文献   

6.
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是一种利用波束形成网络,同时实现多个独立的高增益波束的多波束天线,具有高灵活性和宽角度扫描等优点,是低轨通信卫星系统的核心载荷之一。旨在针对应用于低轨星座的星载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进行归纳和分析。对低轨星座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发展历程、波束形成技术、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低轨星座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我国未来低轨卫星星座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通量卫星能够大幅提升系统的通信容量,而高增益多点波束天线是高通量卫星实现高数据吞吐量的核心。文章首先介绍了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分类,然后着重介绍了典型的国外高轨道高通量卫星中的多波束天线技术,梳理总结了目前高通量卫星多波束天线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后续开展更大容量星载多波束天线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3、W系列 W系列卫星是继"欧洲通信卫星"2系列取得成功后的新一代通信、电视和多媒体卫星,为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消费者和企业服务提供灵活的覆盖和带宽选项,现有1 1颗卫星.与上一代的"欧洲通信卫星"2系列卫星相比,该系列卫星的功率有所增大,覆盖区更广,并采用了灵活性更强的可控波束.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互联网、公共电话、商业网络、卫星新闻采集及电视与无线电节目广播与分发.  相似文献   

9.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卫星多功能融合技术的需求,未来卫星通信正朝着多频段、大带宽、多波束、配置灵活的方向发展,这对传统基于电子技术的卫星载荷多格式多频段信号接收及中继转发提出了挑战.本文利用微波光子技术格式透明、工作频段透明的优势,给出了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宽带通信卫星载荷结构,该结构在采用传统微波高功率发射及...  相似文献   

10.
低轨通信卫星系统因其传输延迟小、通信容量大、发射运营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低轨通信卫星技术的发展对星载天线系统提出了挑战。为提高卫星星座的通信容量以及实现对用户的跟踪覆盖,波束扫描、波束可重构及多波束覆盖不可或缺。在低成本建设运营的背景下,迫切地需要一种低成本的天线系统方案。作为一种低成本新型相控阵技术,综述了超表面相控阵天线技术及其在波束调控中的应用。首先对超表面天线波束形成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之后介绍了超表面电磁调控的机理以及实现可重构的手段,最后介绍了超表面相控阵天线在波束形成、波束扫描、多波束产生中的应用。该技术相较于传统相控阵技术,大幅降低了成本,且在电磁波极化、频率调控中展现出巨大的灵活性。通过对该技术的综述,展望了超表面相控阵在低轨通信卫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