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FAA、JAA和CAAC对湿和污染跑道运行的相关规章入手,给出了湿和污染等跑道的定义,详细分析了影响污染跑道着陆性能的因素,强调了在到达时进行着陆距离评估的重要性,并以空客A319为例进行了污染跑道着陆性能的分析,最后给出了湿和污染跑道着陆运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南航空》2010,(1):16-16,18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扩建指挥部消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扩建工程将于今年竣工运行。届时这个中国西部首个双跑道机场航站楼面积将达18万平方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加上“开进”机场的轨道线路与高速公路,西部交通枢纽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3.
双跑道运行需要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传输通信网络作为支撑和保障系统,以实现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台站之间的生产调度和行政办公业务的互联互通。论文通过对传输网络现状和双跑道运行的通信需求进行分析,基于当前主流的光纤通信和SDH技术,为二跑道规划了一个既满足双跑道传输通信需求,又经济适用的622MSDH光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国内外近距平行跑道尾流间隔研究方法现状,剖析了国内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模式相关概念。针对尾流流场的研究手段,对理论模型计算、数值模拟以及雷达实测这3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依据探测设备的不同,综述国外两大动态尾流间隔缩减系统的特征及实际运行效果,并对近距平行跑道尾流间隔研究方法作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近五年虹桥机场AWOS的跑道视程(RVR)和跑道灯强度数据,分析了低跑道视程与跑道灯光强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表明,RVR1A序列与RVR10X序列分别与对应的跑道灯光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203、0.838;初始跑道视程在600-800 m区间时抬升幅度基本在30%-40%,而当初始跑道视程低于600 m或者大于1 000 m时,增强跑道灯光对跑道视程影响不大,因此只有当初始跑道视程在600-800 m区间时有必要提升跑道灯光。  相似文献   

6.
本根据航空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尾涡效应的知识研究如何提高近距平行跑道机场容量的问题。章介绍了现行的做法即为防止尾涡相遇采用的程序,论述了在近距平行跑道运行中靠近地面的尾流现象,基于涡流放应确定的减小平行跑道间距限度的标准,介绍了改进后的进近程序,这种程序能有效地提高机场的容量。  相似文献   

7.
考虑尾流影响的侧向双跑道机场的跑道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侧向跑道由于能够灵活面对强侧风的影响从而提高机场的效率,在我国大型机场的规划设计中逐渐推广。但是目前国内外在侧向跑道容量模型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侧向跑道的跑道容量模型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侧向双跑道系统,考虑了一组侧向跑道上航空器之间的尾流影响,通过计算尾流消散时间给出了侧向跑道航空器的放行条件,同时利用时序图得出在侧向双跑道系统中连续进场航空器间插入离场航空器的条件,从而构建出侧向双跑道系统的跑道容量理论计算模型;最后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期跑道为算例,计算出尾流影响下侧向双跑道系统的小时容量,并给出航班起降架次表,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侧向跑道机场的跑道容量理论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精密跑道监视器实际上是电扫描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系统,通过它能充分提高跑道的利用率,获得良好效益。本文将扼要介绍其系统组成、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和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以旅客总延误时间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多跑道机场离场航班排序优化模型,并考虑航路流控的影响,通过回溯算法求解,融合位置约束交换算法优先处理受流控影响的航班,最后采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例进行算例验证。与先进先出模式相比,优化后的离场模式降低航班延误时间效果显著,旅客总延误成本减少了44.81%,所提方法可显著提升多跑道协同运行能力,为当前多跑道机场的调度排序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对落地过程中容易碰到的视觉错觉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了归纳总结,即天气来带来的错觉、跑道和地形坡度错觉、跑道宽度错觉等,并提出了消除视觉错觉带来的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起飞阶段跑道入侵典型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飞是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最关键阶段之一,发生在该阶段的跑道入侵事件给航空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跑道入侵发生可能性与航空运输量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论述了当前阶段研究跑道入侵防范手段的重要性;通过剖析国内、外跑道入侵典型案例,总结归纳了引发跑道入侵事件的主要原因和问题症结,并有选择性地介绍了国际上有关跑道入侵防范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实际工作出发设计一种跑道安全预警系统,及时掌握跑道动态,为跑道入侵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灵活可靠的解决方案。这是当前空管系统的需求,对于减少跑道入侵引起的事故和提高航班运行安全性也有重要意义。该系统能够为空中交通管制员提供跑道入侵告警,并且提供相应的实时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机场     
《今日民航》2013,(7):17
首都第二机场预计明年全面开工北京首都第二机场预计明年全面开工,有望2017年试运行并开航。根据规划,新机场一期将修建4条跑道,将有机场轨道、地铁4号线南延、R4线南延3条地铁线直通新机场。新航城还将形成"一轴两核三区四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成都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获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包络的两个基本模型,然后以北京新机场"3+1"、"4+0"跑道构型作为算例,分析构型对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跑道的运行效率不仅与跑道构型本身有很大关系,也受运行条件的制约。对于不一样的跑道构型,当运行参数保持一致时,其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即使跑道构型相同,运行模式的差异,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航班量越来越大,跑道侵入事件的发展正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本文分析了跑道侵入的主要类型以及目前国内外防跑道侵入方面采用的技术手段,并提出了利用新技术建设面向态势感知的智能防跑道侵入系统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导致跑道侵入的人为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运用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法(CREAM)的认知模型建立跑道侵入风险评估模型,并以南苑机场为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计算出来的南苑机场发生跑道侵入事件的风险值较为合理,结果表明运用人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对跑道侵入的风险进行评估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到达流特性的跑道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有机场的容量已不能满足当前航空运输的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场的运行能力,增加其跑道容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出跑道容量的具体定义以及影响跑道容量的诸多因素,其中连续着陆飞机之间间隔的数量和间隔的大小是影响跑道容量的最大因素。假定机场到达流特性是韦布尔分布或正态分布,采用T型系统推导跑道容量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各到达流分布计算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模型计算的某机场跑道容量基本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8.
在比较现有平行跑道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延误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策略。同时根据航班时刻表及起降间隔标准,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和排序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混合运行方式下跑道的运行效率,减少了航空器的滑行时间和等待时间,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跑道侵入原因入手,利用Delphil法构建了三级评价体系。进一步,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二次评判法,建立多元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对某机场当前跑道侵入风险的实际量化评价,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和计算过程是对跑道侵入风险评估的有效尝试,可为空中交通跑道安全预警和预控管理提供量化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定义了跑道入侵区,对主体和目标设定了七种运行状态,为了判定入侵是否发生和防止假告警,给出了判据标准。根据设定的运行状态和判据标准建立了运行状态判据矩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跑道入侵区和运行状态判据矩阵的跑道入侵检测算法流程。该算法对跑道入侵的典型场景能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