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禾 《西南航空》2012,(6):46-48,50,52,53
"水!水!水!""水花放,傣家狂!"眼前这片水花漫舞的世界,是欢乐的海洋,是幸福的海洋——这是傣族人民正在欢庆他们的传统节日泼水节,这也是吸引了许多远方朋友慕名而来共同欢度的傣族狂欢节。  相似文献   

2.
版纳狂欢     
王辉 《今日民航》2009,(Z1):36-39
要问西双版纳最令人神往的是什么?不是那抬头不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的热带雨林,不是那充满神秘、奇异和优美自然景色的野象谷,不是那醇厚回甘、沁人心脾的普洱茶,也不是掩映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丽别致的傣家竹楼,而是热烈狂欢的泼水节。  相似文献   

3.
《西南航空》2009,(5):18-18
4月1日.兰(兰州)青(西宁)铁路增建第二线及电气化改造工程建成并正式通车,这不仅结束了青海省没有电气化铁路的历史.也是中国在青藏高原建成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相似文献   

4.
秦君 《西南航空》2001,61(5):32-38
对西双版纳的印象,最早源于电影<勐龙沙>和<阿原版纳行>,那首家喻户晓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自然而然地激起了人们对版纳的神往(尽管有资料说它吟唱的是瑞丽的傣族).一提起西双版纳,眼前就幻化出身着艳丽筒裙窈窕婀娜的傣家少女和绿荫掩映的傣家竹楼.时值初夏的六月,我们随西部万里采风写生团,踏上了那块神奇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发兰,磷化是钢铁表面处理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该研究得出了最新工艺配方,使发兰,磷化工艺具有低温性,低渣量,快速性,低成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广文 《西南航空》2004,(4):50-51
当渴望成功不再是梦想和追求,而变成一种固执坚定的性格.或许一个人才真正具备了成功的基础。这样的人,积极进取.既能充满活力与激情地投入工作.又懂得在安静恬淡中享受和品味生活一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7.
情满合江亭     
在成都市内东南方府河与南河的交汇处有一座合江亭.被称为成都八大景之一。合江亭始建于唐代,当时这里有一个园子合江园,亭子就建在园中。由于园子旁边是码头.常有达官贵人在园中迎宾送客,一些文人也时常登亭吟诗作赋。岁月沧桑,府南河渐渐失去了通航之便利.码头废,合江园与亭子也不知在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府南河整治工程全面展开,才重建合江亭,并在旁边建思蜀园。  相似文献   

8.
李杰 《西南航空》2010,143(1):98-99
大约在五年前,我和一帮朋友谋划做一本杂志.叫《丽人文革》.是一本女性阅读的高端文摘杂志.我们做好了样刊,拿到北京和上海请专家和朋友帮忙指点.专家们认为杂志的内容和选题及设计都不错.不过.有几位专家质疑:这本杂志到底有多少市场?现实一点.就是有多少读者掏钱买单.他们担心的是:观在有多少女性在读书呢?的确.这个问题很实在.也很残酷.  相似文献   

9.
初识陈锦先生,源于他的摄影集《茶馆》.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主流摄影以外的摄影作品,有丰富的化信息.而不是一张在构图和光线上很完美的图片。这样的片子对于研究社会学.研究民俗学的人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样的作品可以引起世界的关注.也能够扬帆在时间之河。那若干的影像作品着实在说明.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当代摄影家,他的镜头有一种穿透力,穿越历史与地域.直逼人的内心与明的内核。  相似文献   

10.
《西南航空》2007,(8):88-88
每一年高考录取,都会出现“一本、二本、三本”的字眼儿.在广大读者、学生、家长的意识中.进入“一本、二本”的学生似乎就高人一等.“三本”考生则似乎低人一等一些“三本”考生自己也是唉声叹气.给自己的心灵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三本”考生真的就低人一等吗?怎样把“三本”考生培养成一流人才?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院长蒲果泉博士. 采访中蒲院长妙语连珠,有很多经典的语录,充满着哲理的思辨。不论对教育工作者,还是对考生家长都必有裨益高考即将来临,我们推出这篇专访,希望广大考生释放压力。以轻松的心态应考,同时也祝愿广大考生考出良好的成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张岚 《西南航空》2004,(4):88-88
夏来了,郁郁葱葱的世界里灿烂的阳光把青春的魅力撒播给了大地上的一切。我们挣脱了春的慵懒怀抱.开始尽情的狂野,古铜色的皮肤,划出最美丽的风景线。望着大街上、阳光下那一个个时尚、靓丽的美眉.如清风拂面.心里漫漫的暖。惬意中.不禁软绵绵的思.而那阵清风却不识趣的卷起了心底的落叶……不由得想起一位故人,心情也由之改变,无限的怀念……  相似文献   

12.
彭彤 《西南航空》2005,(3):83-83
很喜欢一首诗,喜欢那破纸而出的豪气:“我宁愿在孤独的路上飘荡.也不愿在喧闹的人群里迷茫.我宁愿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跌跌撞撞.也不愿在四角的天空飞翔。就算前方风沙迷漫.就算远处尽是风霜,就算只剩下最后口气.也要在路上尽情地绽放。在路上.经过无数村庄.在路上.领略无数风光.在路上.向着太阳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6月16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分公司开通了成都-东京直达航线.改变了两地往来必须经停第三地的现状,该航线是西部地区架起的第一座直飞日本首都的空中桥梁,也是国航服务地方经济、打造成都航空枢纽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4.
苏珊·S·兰瑟采用跨学科的视角,将叙事学引入女性主义研究,使其与政治文化批评相结合,既成了拯救叙事学的一个途径,也使叙事学的模式无疑为女性主义文本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使女性主义和叙事学的借鉴和融合完全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06,(3):12-12
小时候,掰着手数,得数365天一年才过得完。心中就犯嘀咕了:一年过得怎么这么慢.自己何时才能长大啊?但是当我们长大成人了,时间变成了扯也扯不住的野马,一年一年呼啸而过,年变成了记忆里的瞬间。这不,2005年的春节仿佛就在昨天,而这2006年的年却又已经过完。时间带着我们奔跑着,岁月也把我们雕刻着。雕吧,刻吧,我们也要在生活里烙上快乐的印痕。  相似文献   

16.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9,139(9):84-89
成都近郊龙泉山中,有一座名为大佛村的小山村.山村有一寺当然也叫大佛寺.寺里有一块当地人叫作“天落石”的巨大青石.青石上有文史,书法界都十分出名的“北周文王碑”。有文史专家认为,这座刻于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的碑刻,是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南北朝碑刻。  相似文献   

17.
顾赛笛 《西南航空》2009,(11):56-61
在内蒙古的草原上.经常可见一些山顶或丘陵上有一处处用石块垒起的形似烽火台的石堆,有的大石堆周围还围有一些小石堆.这就是蒙古族的敖包。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石堆”。敖包是牧民心目中神的象征,也是牧人行路的标志。人们外出远行,路经敖包时.都要下马拜祭.祈祷平安,并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后才上马行路。  相似文献   

18.
萧易 《西南航空》2009,142(12):94-99
在云南会泽县,有一门叫斑铜的手艺,说是手艺.却同赌玉一样.令人经历着一贫如洗与一夜暴富的轮回。侥幸出炉的斑铜,历来被视为至宝.只有达官贵人、商贾富豪才能问津,一件5厘米的斑铜猪.售价都上万人民币。2008年深秋,我与摄影师驾车到会泽,幸运的是,我们碰到了铜匠赌铜.走近了这门刺激的手艺。  相似文献   

19.
胡晓  屈卫东  刘尚明 《西南航空》2011,(1):26-26,28
12月6日,重庆江北机场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在崭新的第二跑道上,一架国航波音747-400型飞机用几次精彩的起降,完美检验了这条跑道的“初航”.也标志着重庆机场第二跑道试飞成功。  相似文献   

20.
剑门蜀道     
《西南航空》2004,(4):24-25
剑门蜀道曾是两千多年间川陕交通的唯一通道、中原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智慧财富在此汇集.再由此散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峻非凡的地势使得无数智将谋臣黯然低首,也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这里.大诗人李白留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慨叹。峰峦叠嶂.峭壁摩云,这里的奇美俊秀也让无数诗人留下千古名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