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不断目击到空中的不明飞行物.由于它的奇异性和高科技飞行特征,一直以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探究兴趣.一些人相信UFO的存在;一些人对UFO是否为真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更多人因没有兴趣或无暇顾及而不置可否,这很正常.根据可靠的目击报告,我们可以肯定有真的UFO的存在,但肯定存在UFO现象和肯定UFO可能来自天外,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今,假冒伪劣充斥社会的各个系统和角落,在科技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在UFO研究战线上,对于目击现象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当然笔者所指的并非是人为地制造假冒目击报告,而是由于分辨不清导致目击失真的现象。倘若因为目击失真而又通过媒体宣传出去,不仅使UFO研究得不到有益的价值,反而会因此让否定UFO研究的人士握有确凿的把柄。那么,如何分辨目击UFO的真伪呢?与人造飞行器的区别目击到的UFO往往与运行中的人造飞行器混淆起来,从而把UFO的出现,误认为是人造飞行器而忽视了目击记载。反之,有时误把人造飞行器的运行当成了UFO…  相似文献   

3.
除此之外,1987年8月27日晚19时50分~20时,以上海地区为中心,涵盖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省市部分地区,也目击到一次UFO事件。该飞行物呈螺旋状,中心呈银白色,视直径在45′~1°内。该UFO飞行速度比彗星慢,比歼击机快;基本上无停留地飞行,先有缓慢下降后,又急剧上升。当时驻沪空军某部飞行员毛学臣目击到了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关于UF0的著作或者影像资料都会提及宇航员的UFO目击事件。 虽然批评者往往从性格或智商方面批评UFO目击者,但他们不会对苏联或美国的宇航员这么说。虽然有一些UFU图片被指责是伪造或者扭曲的,但是宇航员拍摄并经美国航空航天局处理过的照片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大多数UFO学者认为,宇航员的UFO目击事件是过去50年内UFO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2004年全球确实发生过一起不明飞行物的目击事件,那它一定是墨西哥空军目击UFO的事件。因为无论从这个事件本身的神秘性、目击者的专业水平、发布者的可信性、研究者的认真程度及提供证据的可靠性,还是它在全球受到的关注程度来看,这起UFO目击事件都可以说是近年罕有的。所以,墨西哥UFO目击事件可称得上是2004年UFO目击第一案。  相似文献   

6.
EARCH飞碟探索丛书·UFO系列F04来自未来世界的探访11.00D29云霄怪客10.00E08晴空霹雳12.00A02谁是飞碟的主人12.20A03走近飞碟10.50C09真实的故事7.00C11罗斯韦尔之谜9.80C12中国UFO目击案9.50C13华夏碟影13.20B02未解之谜UFO7.20B03宇宙来客7.80B04国内UFO目击报告集萃10.00B  相似文献   

7.
苗旺 《飞碟探索》2000,(6):26-28
对于 UFO的研究,最基础的依据是目击报告。而尽量能够收集到更多的目击报告,又是研究 UFO的重要内容。   然而,对比频繁出没的 UFO象,目击报告的数量显然微不足道。而目击者人数,在所居住的人群中也是寥寥无几。笔者认为这也是 UFO研究成果难以辉煌的重要原因。而 UFO研究队伍迟迟不能壮大,也与此因素有很大关系。   那么,为什么目击报告数量如此少呢 ?缘何 UFO研究队伍发展不快呢 ?笔者谈点拙见与各位老师商榷。   1.时间短暂   从目前已经得知的目击报告中了解, UFO现象往往发生的时间短暂,可以说是稍露即失…  相似文献   

8.
UFO:七年之痒     
gtyzol 《飞碟探索》2009,(9):28-28
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月击到UFO,但在7年前,我曾有幸目击到UFO,这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UFO目击事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UFO信箱     
《飞碟探索》2002,(4):41-42
江苏刘向阳:傅民杰先生将《加加林殒命的真正原因》(见《飞碟探索》第127期)说成是遭遇UFO的结果,笔者细读之后,有所疑问。第一,既然专家已推断出诸如碰上气旋,因躲避某物而机动飞行,发生意外等几方面坠机原因,何必硬要往UFO上扯?即使排除了与飞鸟相撞的可能性,以驾驶舱的密封状态及飞机解体与否等也都无法得出遭遇UFO的结论。第二,UFO的防护层是什么状态,我们到目前为止恐怕尚处于猜测性阶段,权且认同是螺旋状的。而飞机碰上气旋(或称气潭、空气陷坑、人造气流等等)同样会变成螺旋状飞行。据资料介绍,当时即有一…  相似文献   

10.
[1]《人类面临不明现象》全面介绍超越现代科学认识范畴和界限的各种不明现象.4.80元.[2]《国内UFO目击报告集萃》首次披露国内230例UFO目击报告,保留价值极高.4.50元.[3]《世界最大之谜——UFO》世界各地UFO事件82例,并有精当分析.4元.[4]《宇宙来客》着力于远距离UFO案例分析,力图揭破UFO带来的所有困惑.4元.[5]《UFO与古代中国》在经久不衰的UFO话题中,引入中国悠久文化这一宏大概念.4.20元.[6]《灵魂学手记》现代科学和东方神秘主义哲学结合,解释飞碟、气功、特异功能现象.5元.[7]《李少波真气运行法》著名气功大师李少波先生撰著,对功理、行功方法有精辟阐述.6.80元.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夏季,都是UFO目击的高发时段。因为天气炎热,使得人们夜晚会在室外度过更多的时间。不经意间,或许UFO就进入了视野,年年如此。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 80年代初,随着“飞碟”一词引入中国,诞生了目前世界上同类杂志中发行量最大的《飞碟探索》。 20世纪末,随着在中国领空不断出现的 UFO,掀起了又一“飞碟热”。 《中国 UFO目击案 (1990~ 1999)》就是在这一热潮中诞生的。很多年以来,面对众多国外 UFO方面的译作,中国的 UFO爱好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 UFO总是光顾外国,而从不在中国出现呢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通过飞碟探索编辑部的不断收集、整理,终于将石沉大海的种种发生在中国的 UFO目击案例积累成册。在书中 148起案例中,如按地区划分共涉及 31个省…  相似文献   

13.
螺旋状UFO 入选原因:历屯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UFO。  相似文献   

14.
《飞碟探索》2008,(5):10-10
18.1982年6月18日中国部分地区目击UFO,张北县空军战训遭到干扰 1982年6月18日20时10分~22时50分,黑龙江讷河、齐齐哈尔目击并拍到球形UFO照片。驻华北一机场正在夜航训练的某空军7名飞行员、5架战机在河北张北县上空飞行训练时空遇一个UFO,战机的无线电联络受到了严重干扰。此UFO如月亮般明亮,瞬间变成一道橘黄色光束,约30秒后光束消失,呈现一个橘黄色球体,边缘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2006,(4):19-19
考察队于1999年12月18日14时45分从北太平庄立交桥北口集合出发,走京八高速公路于15时30分左右到达昌平目击者同文明家。周小强对同文明先生进行了访,询问了他当时发现UFO的具过程和目击经过。同先生填了一张北京UFO研究会的UFO目击报告表,并到阳台上他发现UFO的地方指出当时UFO出现时的具体方位和角度。  相似文献   

16.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2004年中国UFO目击事件,这个词就是“错判”。因为就全年情况来看,许多在各种媒体上曝光的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最后都由有关专家判断为已知飞行物。即使是兰州上空出现的球状UFO.有关学者也有很大的把握,认定它为陨石。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日语教师,曾经在2000年和2002年四次目击UFO,之后,我再也没看到过UFO.直到2008年3月4日晚,当再次看到了我无法解释且跟之前四次不同的UFO时,才决定把这几次目击UFO的经历一并写下来,与广大UFO爱好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8.
王思潮 《飞碟探索》2007,(11):46-47
我一直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20世纪70年代一份偶然收到的不明飞行物报告,改变了我的研究轨迹.从我35年在一线对UFO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四十多年对行星科学(包括火流星、陨石、彗星、小行星等)的研究看,现在全球的UFO研究与一些成熟的学科(例如天文、物理)相比,总体上还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但是UFO研究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和很强的吸引力,并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在某些局部上我们还能有相对优势,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好的U-FO典型事件(有许多高质量的目击报告,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调查,例如:贵阳空中怪车事件、多起螺旋状、扇状和光团状UFO事件等),并进行认真的科学分析,尤其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以来,人类被UFO这一全球性难题困扰得百思不解.据称,迄今世界上已有近50万人目击过不明飞行物.近十多年来,发生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目击报告也有近万起.联合国第33届大会曾于1978年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各国密切重视不明飞行物问题.我国自1980年成立中国UFO研究会以来,对UFO研究一直是采取严肃态度的.并且已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世界各国的好评.但是,也有人问道:UFO研究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何在?笔者认为,UFO研究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其本身并无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却具有无限的价值作用.如果我们只局限于谈论UFO研究之结果是否有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把这种效益作为对其投入多少的尺度而论,实乃目光短浅之见.  相似文献   

20.
《飞碟探索》2007,(1):31-31
飞碟探索丛书·UFO系列F04来自未来世界的探访11.00D29云霄怪客10.00E08晴空霹雳12.00A02谁是飞碟的主人12.20A03走近飞碟10.50C09真实的故事7.00C11罗斯韦尔之谜9.80C12中国UFO目击案9.50C13华夏碟影13.20B02未解之谜UFO7.20B03宇宙来客7.80B04国内UFO目击报告集萃10.00B05世界最大之谜——UFO7.70B06神合——通向UFO之路11.20D05域外UFO散记12.00D06缤纷的UFO世界10.10D07撩拨好奇的空中来客9.60D08地球的遭遇告诉我们9.50D09探索之路在脚下10.10D10飞碟外星人古今留踪9.80D11飞碟观测13.00D13英伦上空的UFO13.00D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