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机床制造与机床修理业中,各类型轴承的装配质量是保证机床主轴旋转精度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应注重轴承精度的检测,装配和调整,其中也包括施预加负荷。预加负荷的大小决定轴承滚球与内外环的配合性质,当轴承的间隙超过0.004mm以上时,则轴承的寿命会显著下降;当轴承的装配有0.016mm以上的过盈,也会使轴承的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温环境下轴承材料性质和润滑状态变化,造成轴承磨损加剧,过早丧失精度的问题。首先开展高温环境下轴承用材料的摩擦磨损试验,获取材料的磨损系数。在此基础上,考虑温度、润滑、轴承材料属性等对轴承磨损性能的影响,建立高温角接触球轴承磨损模型,通过数值求解探讨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等对轴承磨损性能的影响,并评估轴承的磨损寿命。结果表明:对于高温轴承材料无磁合金GH05,在高温300 ℃摩擦状态下平均磨损系数为2.5×10-7 mm2/N;随着载荷、转速、温度的增加,轴承内、外滚道的磨损率均不断增大,其中内圈磨损率大于外圈,内圈磨损特性决定着轴承的磨损寿命;载荷和转速是决定轴承磨损寿命的主要因素,轴承主结构参数对磨损寿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结构优化可提高轴承磨损寿命。  相似文献   

3.
航空发动机主轴承使用状态寿命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航空发动机主轴承状态寿命的概念,即把主轴承的使用寿命周期划分为状态良好、初步损伤、故障发展和即将失效4个寿命阶段;建立了1种利用机载传感器信息(转速、振动和飞行器机动),来确定航空发动机主轴承使用状态寿命的模型,该模型把状态监控数据和基于理论模型分析计算的方法相结合,为评估主轴承的寿命状态提供了1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弹用混合式陶瓷轴承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延长弹用涡喷发动机轴承的寿命、避免过早失效和提高其可靠性,在分析全钢轴承恶性失效形式的基础上,根据工况对轴承性能的要求研制了混合式陶瓷轴,承用拟静力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全钢轴承和混合式陶瓷轴承的性能指标,台架实验表明了陶瓷轴承以疲劳逐步扩展的良性失效形式为主要失效形式,能够克服全钢轴承在高速高温重载限量润滑条件下发生热失稳、咬死等恶性故障,对高速恶化工况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抗疲劳制造技术与长寿命关键结构件是航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航空制造业中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金属的疲劳破坏机理,然后阐述了抗疲劳制造技术的理念、发展概况及其所包含的关键技术,最后详细探讨了以超声振动复合强化为代表的抗疲劳制造技术在延长航空领域高端轴承钢球疲劳寿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轴轴承的寿命评估,仍以经典的次表面疲劳理论为准则。使用中的失效形式已不是疲劳剥落,大多是起始于表面损伤一类的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地确定主轴轴承寿命就是个难度很大的技术问题。通过区别寿命、可靠性和失效的一些概念,明确了该如何合理地提出各项技术指标。给出了确定使用寿命的试验种类、方法和子样数。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定寿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先进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动力传输系统将采用无接触的磁力轴承取代传统的滚动轴承,在高速转子上安装电起动机/发电机,用全电气化传动附件代替机械传动附件,使发动机的推重比、工作寿命及可靠性获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转速和工作温度范围,航天轴承可选择固体润滑、油或脂润滑。航天轴承在轻载条件下工作,其失效一般是由于润滑剂损失、退化引起润滑膜破坏,磨损加剧导致轴承精度丧失。航天轴承服役期考量的是精度寿命,即磨损寿命。对不同润滑工况下航天轴承磨损寿命的影响因素、失效模式、失效准则、磨损寿命模型、加速寿命试验及基于性能退化的剩余寿命预测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值得关注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旋翼弹性轴承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弹性轴承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设计要求,结构参数确定的原则,弹性轴承刚度分析的假设与计算分析方法。同时,还概要阐述了弹性轴承寿命评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航空直流发电机所选用的轴承进行了受力分析、寿命计算和强度审核。此方法同样适合于航空直流起动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轴承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C919某扭力管万向节组件及支撑轴承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及正弦分析,推导了正弦振动下的疲劳寿命计算公式并预估了模型的寿命,通过模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正弦试验验证了疲劳寿命计算的正确性。该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可用来预估相关模型的正弦振动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2.
动量轮维纳过程退化建模与寿命预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动量轮寿命预测无失效数据问题,利用有漂移的维纳过程对其轴承温度建立性能退化模型,同时,考虑由于加工工艺、制造误差等因素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利用随机变量来描述其漂移参数和扩散参数,并结合自助法获取纠偏估计.根据所建模型仿真了轴承温度维纳过程的样本路径,最后,对动量轮进行随机失效阈值情形的寿命预测和剩余寿命预测.该模型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飞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飞机机轮轴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制性能更佳的机轮轴承供机轮选用已是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立式液压加载系统以及对滚式的被动驱动轴承外圈旋转方式的飞机机轮轴承重负荷冲击试验机,可模拟机轮轴承在机轮上承受的径向和轴向静载荷试验、动载荷谱滚转疲劳寿命试验、冲击载荷承载能力试验、刹车制动试验等受载工况试验。  相似文献   

14.
高可靠性陶瓷轴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轴承具有长寿命、耐高温、耐腐蚀和超高速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已经在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领域中得到应用.介绍了陶瓷轴承的发展背景,归纳了陶瓷材料技术研究进展,概括了陶瓷滚动体毛坯和成品的无损探伤技术和方法,阐述了陶瓷滚动体表面低损伤加工的必要性,探讨了陶瓷轴承的润滑行为和热行为,提出了陶瓷轴承的失效模式和设计准则,分析了陶瓷轴承的结构和性能设计方法,给出了部分典型应用和极限性能试验情况,展望了高性能陶瓷轴承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继续深化陶瓷轴承技术研究、攻克极限工况下的陶瓷轴承关键技术、发展面向工况的轴承设计制造技术、实现高性能陶瓷轴承的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解决高端装备的公共轴承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延长空间卫星轴承的工作寿命,对其润滑剂有特殊要求。本文就目前一些国家卫星轴承上的润滑剂的特点及界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润滑剂的物化性能、实用性和与轴承材料的相容性.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针对航空轴承小批量特点, 运用寿命加速原理导出了适当样本数、考核时间及置信度之间的关系, 并用某桨型发动机主轴承作为试件, 在轴承试验器上进行8套试件每套110小时强化试验研究。试验中采用3种测试手段进行综合的失效监控;对试件与样品进行5项内容的等效性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等效性和加速系数(9.1)与置信度(89.7%)均令人满意。为航空部门长期尚未解决的长寿命发动机主轴承定、延寿及轴承产品鉴定验收环节提供了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球轴承接触疲劳寿命预估的损伤力学-有限元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线弹性力学及连续损伤力学为基础,构建球轴承接触疲劳的损伤演化方程。利用轴承钢GCr15扭转疲劳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损伤演化方程中的材质参数。通过该方程预估轴承钢GCr15的扭转疲劳寿命,其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得到6206球轴承的接触应力分布并分析了6206球轴承最大接触应力区。根据6206球轴承的载荷及应力应变状态将最大接触应力区简化为二维平面应力模型。在此基础上预估了6206球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设计并进行了6206球轴承疲劳强化试验。轴承接触疲劳剥落都萌生于内圈,与应力仿真分析结果相契合。三个试验轴承的试验与预估接触疲劳寿命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9.52%、3.03%和51.16%,验证了接触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采用损伤力学预估球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是工程中可行且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负游隙对高速高温薄壁圆柱滚子轴承动态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宇泽  王黎钦  古乐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1):2795-2800
计算了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为负值时的等效径向预紧载荷,并考虑等效径向预紧载荷下的套圈弹性变形,通过求解包含套圈弹性变形接触变形等效径向预紧载荷的非线性方程组,得到负游隙圆柱滚子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情况,以及负径向游隙带来的套圈周向应力.以此分析了负游隙对轴承承载性能及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负径向游隙能够有效降低轴承打滑率,但同时也会降低轴承疲劳寿命,因此在负游隙设计时需同时考虑打滑率和轴承寿命,选择恰当的负游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惯性机电元件设计技术、支承技术及加工技术的发展,探讨了惯性机电元件发展趋势,指出惯性机电元件正向小型化、高功率密度化、长寿命、无接触及微机械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如根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32-234,291
用统计方法给出了国产喷气发动机全寿命费用的估算模型,提出了全寿命费用率的概念,分别计算了发动机热循环参数和寿命提高后,推力、耗油率和全寿命费用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是 :增加涡轮前燃气温度可大幅度提高发动机性能,但费用也迅速增加,为使全寿命费用增加较少,必须提高发动机翻修寿命和总寿命,而单纯提高增压比则使发动机推力下降,全寿命费用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