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起积极作用的信息技术对于增强经济活力和确保国家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同时,美国军事部门还提出建设全球防御网(DGG)计划。很明显信息高速公路是民用的,是为商用领域发展的;全球防御网是军用的,是为国防部门开发的。全球防御网是贯穿全球的各种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的总和。因此概括又通俗地说,这两种信息结构实质上是一对双胞胎。尽管它们的服务对象不同,但它们所采用的技术和技术实现的各种手段(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吴雨霖 《飞碟探索》2010,(10):26-27
<正>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臭氧层破洞问题,最近又发现全球暖化与南极臭氧破洞有交互影响,这显现出地球这一复杂巨大的体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窥其全貌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3.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16-17
<正>甲烷"大爆发"将使全球温度提高10℃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位于西伯利亚西部永久冻结带上全球最大的冻泥炭沼泽开始融化,这片在距今11000年前形成的冻土正在逐渐变成一个个浅湖,而这一过程释放出的甲烷气体(温室气体的一种)也将会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铱”卫星系统在完成其66颗工作卫星的组网发射和试验通话后,已于1998年11月1日正式开通全球移动电话业务。由于“铱”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庞大的低轨卫星星座提供全球移动电话业务的系统,因而备受各国关注,它的经营状况、通话质量、通话价格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消失的岛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图瓦卢因气候变迁吸引全球目光近年来图瓦卢、基里巴斯因气候变迁及全球暖化议题而吸引全球目光。由32个环礁及岛屿组成的基里巴斯,平均海拔仅2米,早在9年前就有一个无人岛因海水上升而永远消失,2009年也有两个岛屿沉没。最高海拔仅4米的图瓦卢也被迫  相似文献   

6.
2012年第4季度,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联合研制的"萨拉尔"(SARAL)海洋监测卫星,将利用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该卫星旨在对全球海洋表面高度、有效波高度和风速进行全球范围的精确、不间断测量,进而提升海洋学研究水平,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分析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2—2014年1月和7月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第79通道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平流层重力波活动强弱的全球分布以及重力波发生频率的全球分布;分析了重力波活动随纬度和经度的变化特征,给出了重力波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热点区域及其活动强度;对比了白天与夜间的重力波活动强度及发生频率.研究表明重力波活动强度呈现出随纬度变化的特征,在低纬度地区(0°—30°),冬季半球重力波活动强度低,夏季半球重力波活动高;在中高纬度地区,冬季半球重力波活动强度高而夏季半球重力波活动强度低.在1月,全球重力波活动有4个突出的热点区域,分别为50°N附近欧洲大陆与大西洋交接地带、北美洲与大西洋交接地,20°S附近南美洲与大西洋交接地区、非洲与印度洋交接地区.在7月,重力波活动突出的地方为巴塔哥尼亚至南极半岛地区,以及50°S和75°E附近的印度洋区域.重力波活动强度在夜间大于白天,但是夜间的强重力波活动区域小于白天.   相似文献   

8.
同舟共济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遍布全球的物种。即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也从来没有哪一种鱼,或哪一种鸟遍布全球的;想来诗人只是推己及人罢了。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验后估计理论的全球电离层预报方法,基于中国科学院电离层分析中心(CAS)提供的快速全球电离层地图(GIM),实现了1天、2天和5天GIM的预报。以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最终GIM、Jason测高卫星提供的电离层观测信息及全球GNSS基准站实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为基准,评估了2008-2017年CAS电离层预报GIM在全球大陆及海洋区域的精度,并与欧洲定轨中心(CODE)、欧洲空间局(ESA)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的预报GIM进行对比。在评估时段内,与IGS-GIM相比,CAS预报GIM精度为2.4~3.1 TECU;与测高卫星TEC相比,CAS预报GIM的精度为5.1~6.6 TECU;与全球基准站实测TEC相比,CAS预报GIM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精度优于80%。总体来看,CAS预报GIM与CODE预报GIM精度相当,显著优于ESA和UPC预报GIM。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环境恶化、全球变暖、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入口膨胀、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社会与经济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航天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机会和手段.使各国加快了航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20-21
<正>擦去你的碳足迹峡湾冬天无冰,北极熊则因天暖而无法冬眠,北方许多候鸟忘了南飞。过去这个季节,阿尔卑斯山冰雪皑皑,今年却是野花盛开。全球气候变暖正逐步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一切,并终将影响人类自己。地球公民们,是否应该为减轻地球负担做点什么呢?一个环保新名词"低碳"走进我们的视线,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理论与选择模式,它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低碳生活"到底什么样?  相似文献   

12.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18-19
<正>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和环境因此急剧变化。统计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  相似文献   

13.
安慧 《太空探索》2010,(2):14-17
<正>警钟已敲响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当喜马拉雅主峰上的景观因为冰川的消融而发生改变;当全球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的原住居民的生活时,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  相似文献   

14.
卫星星座全球连续覆盖的仿真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仿真的角度对卫星星座的覆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仿真分析需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采样时刻的全球覆盖判定算法和地面点覆盖判定算法,;针对仿真计算的初步结果,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指标,并利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获得星座覆盖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卫星星座全球连续覆盖性能的非线性优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2007,(2):28-29
在全球海洋的千千万万岛屿中,面积达2175600平方千米的格棱兰岛绝对排名第一。格陵兰在丹麦语的字面意思为“绿色的土地”。  相似文献   

16.
在日固坐标系(地磁纬度和地方时)下, 累积地方时过去24h的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Climate)观测资料, 通过对110$sim$750km高度范围内的电子密度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各掩星点的垂直TEC值, 进而利用Kriging方法插值产生近实时的全球地方时MAGLat2.5°×2h的COSMIC TEC图. 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共30个月的COSMIC数据, 逐日构建COSMICTEC图, 将其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s, GIMs)以及OSTM/JASON-2卫星高度计观测值分别进行比对,证明利用COSMIC掩星资料构建全球电离层垂直TEC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2):144-144
NASA网站2020年1月15日报道,根据NASA与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分析.2019年全球地表温度创下继1880年有记载以来的第二高记录,仅次于2016年。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ISS)的研究人员发现,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高0.98T。利用气候模型对全球气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气温上升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电离层时延误差是导航定位信号在空间传播路径上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因此全面了解GNSS电离层模型的改正精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根据GPS,BDS和Galileo系统所采用的电离层修正模型,利用2014年电离层校正参数,以高精度全球电离层图为基准,评估分析了三大系统电离层时延的改正精度.结果表明:目前GNSS使用的几种电离层修正模型的改正率在65~75%左右;Galileo系统使用的第二版NeQuick模型与第一版NeQuick模型相比在修正精度上并无显著提高;GPS使用的Klobuchar 8参数模型在北半球25°-45°N的中纬度地区精度很高,但是在全球其他区域精度较低,分布性较差,而NeQuick模型全球改正率分布则较为平均且平滑.   相似文献   

19.
全球暖化造成气候变迁、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会议上,科学家公布最新研究数据指出,即使全世界积极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下个世纪来临前,海平面高度至少将上升1米。  相似文献   

20.
晓春 《太空探索》2010,(2):24-25
<正>地球环境与气候变迁是2009年最受公众关注的话题,航天技术正在成为低碳经济时代各国抢占的技术制高点。过去几十年来,各国发射的数百颗气象、环境、海洋和陆地卫星在监测全球大气、环境、生态和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