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频率和轨道是人类有限的自然资源□□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使用必然要占用无线电频率和轨道位置 ,要想每颗卫星都能正确、有序地工作 ,事先必须对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轨道位置进行分配。1 .1 频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各种业务都离不开无线电频率 ,如通信、广播、测定、导航定位、气象、地球探测、天文、安全和救援、家用电器等都要使用无线电频率。就拿通信业务来说 ,就有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 ,而卫星通信又有静止轨道的卫星通信和非静止轨道的卫星通信 ;另外 ,国内外各公司的卫星通信业务都要使用无线电频率。大量的业务需要大量的频…  相似文献   

2.
在卫星通信方面有几个明显的趋势,这就是要求卫星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更大的有效载荷和较长的寿命。为满足用户要求,充分地利用目前已改进的运载火箭,美国无线电公司正在着手研制4000系列通信卫星,这些卫星在静止转移轨道上的重量可达4000到5500磅。由于静止转移轨道重量超过了现有近地点级(如PAM-D_2)的能力,美国无线电公司协同多硫橡胶公司研制了新的可与航天飞机兼容的轨道转移子系统。  相似文献   

3.
周傲松 《国际太空》2002,(11):23-26
1 引言 □□星间链路(ISL,Inter-Satellite Link)是指在卫星与卫星之间直接进行无线电传输的链路。按照卫星所处的轨道区分,星间链路一般可以分为静止轨道-静止轨道之间、静止轨道-非静止轨道之间、非静止轨道-非静止轨道之间3种类型。 在目前阶段,星间链路的用途主要有3  相似文献   

4.
小夏 《国际太空》2003,(9):22-23
□□以往,国际电联(ITU)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注册程序采用的是“先来先受理”(first-come,first-served)的原则,而且预留轨道位置是完全免费的。由于地球静止轨道是极其宝贵的有限资源,因而世界各国都争先恐后地提出申请,申报了大量卫星项目,其中不乏有许多不可能制造、不可能发  相似文献   

5.
在1979年国际电联召开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the World Administr-ative Radio Conference,以下简称WARC)上,主要是根据中国代表团的提案,通过了有关对地静止轨道的利用和空间业务规划的决议书,即在利用对地静止轨道方面,为避免和克服目前国际上存在的“先登先占”和“先发先占”的不合理现象,为保证所有国家在实际上能公平地使用对地静止轨道和分配给空间业务的频带,国际电联决定1984年将召开有关空间业务规划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84)。大会将决定哪些空间业务和频带要规划以及如何进行规划。如有可能,将像1977年卫星广播规划会议那样,对各国作具体的轨道位置和频率的分配,其中为世界各国所特别关注的是固定卫星业务的规划问题,即利用对地静止轨道的通信卫星规划,因为它与各国发展空间电信事业的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周傲松 《国际太空》2000,(12):22-27
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 (WRC)是制定无线电频谱使用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的国际性大会 ,在确定全球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可用性及格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19 92年 ,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 (WARC,这是 WRC的前身 )为非静止轨道卫星移动业务 (NGSO/ MSS)划分了有关频段并作出了相关规定 ,从而直接推动了如“铱星”、“全球星”等 NGSO/ MSS系统的迅速发展 ,并导致了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末期卫星移动业务出现了异彩纷呈的热闹局面。 1995年的 WRC,为非静止轨道卫星固定业务(NGSO/FSS)划分了有关频段并作出了相关规定 ,导致了如 Te…  相似文献   

7.
<正>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轨道的日周期和与地球的旋转周期相一致,三个卫星就可以实现接近全球覆盖,从而成功地广泛用于通信和电视转播领域。但这种卫星的轨道高度高,路径损失大,信号有较大的时间延迟,也难于实现完全的全球覆盖。卫星星座是按一定规律布置在地球中、低轨道上的一群卫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非地球静止  相似文献   

8.
一、静止卫星轨道静止卫星轨道处于地球赤道面上,距地面三万六千公里。这个轨道上的卫星,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并且是以同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轨道上运行的。所以看上去卫星好象是停止在一点上。这样的卫星即所谓静止卫星。静止卫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地球表面的广大区域内不间断地提供各地点之间的通信业务。由于存在着这种巨大的利益,而造成许多  相似文献   

9.
应用大型望远镜跟踪、观测人造卫星,精确地为其定位完全是可能的。大型望远镜不仅可用作观测天体,而且也可用在观测卫星上。近来日本邮政省通信综合研究所(CRL)研制了卫星跟踪光学装置,用它进行了低地球轨道运行卫星乃至静止轨道卫星的光学跟踪,即开展卫星精确定位研究,其具体内容如下:一、光学跟踪卫星通常情况下,采用无线电跟踪卫星,即接收来自于卫星发射的电波,在得出卫星方向的同时,利用多普勒效应求得速度。在跟踪数据的基础上求得卫星轨道参数,从而做出卫星轨道预报。  相似文献   

10.
地球赤道上空35800千米高度上的地球静止轨道,是广阔的宇宙空间中唯一一条能使卫星保持定点的轨道。这是一种有限的轨道资源。为了避免这种轨道上的卫星信号相互干扰,卫星与卫星之间一般要相隔2°,即使卫星上采取一些先进的防干扰隔离措施,星间距离最小也只能减...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月5日,阿里安4火箭成功地把第一颗意大利卫星1送入定点在东经13.2度的静止轨道上,将做5个月的轨道试验。1991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设计寿命5年。意大利卫星1将接替70年代发射的第一颗通信实验卫星,并对欧洲用40~50吉赫频段作无线电传播试验。意大利卫星1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数字电话、电视、数据传输以及电视会议。该星覆盖意大利整个国土,有6个点波束。星上有9台20瓦的转发器。  相似文献   

12.
卫星对空间目标悬停的轨道动力学与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给出了卫星悬停的轨道动力学模型,然后提出了悬停轨道的一种"持续式"的开路轨道控制策略,即通过在一段时间对轨道实施连续有限推力控制,使得在这段时间内卫星运行在新的悬停轨道上,而非开普勒轨道。最后,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为目标星,研究了悬停轨道的实施途径,并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一段时间内对空间目标实施轨道悬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电子侦察卫星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如 《国际太空》2000,(10):6-8
1 美国历代电子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敌方雷达、通信和导弹遥测等系统的无线电信号。由于电子侦察卫星运行轨道高 ,特别是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 ,它所接收的地面信号是低轨道卫星的 1/ 5 10 0 ,所以必须采用高灵敏度的大型接收天线 ,故又称其为“大天线伞”卫星。美国电子侦察卫星至今已发展到第四代 (见表 1)。目前 ,电子侦察卫星有采用地球静止轨道和大椭圆轨道两种 ,按侦察信号类型分类 ,它们又可分为通信情报侦察卫星和电子情报侦察卫星。表 1 美国历代电子侦察卫星一览 1 )运行轨道 第一代(60年代 )第二代(70年代 )…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它是人类有限的宝贵资源。然而,随着空间技术的开发,各国发射的地球静止卫星在逐年增多,尤其是商业化的通信卫星发射更频繁。目前在轨工作的静止通信卫星已达200余颗,大有趋于饱和之势。鉴于要避免卫星通信信号之间的干扰,相邻同频段工作的卫星不能靠得过近,致使静止轨道上能配置的卫星数目受到限制,通信卫星拥挤的矛盾现已日趋尖锐。为此,许多空间技术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63年美国发射第一颗36150公里高度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后,已有138颗卫星被送入静止轨道,各国还拟向不同静止轨道位置发射约160颗静止卫星。这样便会出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夺使用静止轨道和频率的问题。目前静止轨道上的卫星大部分属于美国、苏联、加拿大、日本、欧空局,或者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虽然有些发展中国家已有卫星,如中国、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彻克(Arthur·C·Charke)在1945年首先将一个静止轨道上的人造卫星比喻为一个无线电转播站。美国卫星技术的发展使这种想法得以实现。第一颗对地静止卫星“辛康-1”在1963年2月发射成功。在卫星通信的初期,美国政府就意识到了发展新工艺有益于工业和政治。不仅NASA投资致力于发展新的通信技术,而且美国对国际电信业务的建立和成长也承担了很大责任。加拿大是发射国内通信卫星的第一个西方国家,但是几乎全都依靠美国的  相似文献   

17.
佚名 《飞碟探索》2007,(10):20-20
观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需要一个足够好的天气条件,然后你装备上望远镜或者双筒镜,可以看到一些卫星群聚在地球静止轨道环上(就是所谓的克拉克轨道,阿瑟·查尔斯·克拉克博士最先提出的)。严格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倾角是0°,零偏心率,平均每天转0.002701圈  相似文献   

18.
国际电信联盟(ITU,下称国际电联)定于1985年8月8日至9月13日在日内瓦召开《世界空间无线电行政大会》(下称《大会》),预计有一百多个国家出席。中国电信代表团由19人组成,将前往参加会议,团长为邮电部副部长朱高峰。根据国际电联1979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的决议,此次《大会》将分两期举行:今年是第一期,将要决定关于制定静止卫星轨道和频谱规划的有关问题,包括规划方法、规划原  相似文献   

19.
目前提出的地球观测系统(EOS)由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极地轨道平台)和低倾角轨道卫星(地球探测器)组成。地球观测系统将大大丰富我们关于地球系统的科学知识。静止轨道观测台(GEO)则是另一类重要的地球观测系统,有着近地轨道观测卫星所没有的特点,它也将成为“行星地球使命”计划的组成部分。静止轨道观测卫星定点于地球静止轨道上的某一点。利用多颗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观测网可实现近全球、24小时连续覆盖,与“行星地球使命”的其他观测卫星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预测卫星通信技术的未来时,应该分清近期需要和远期需要。在近期,稳妥的假设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等大小、性能最佳的专用卫星投入使用,以满足眼前迫切的通信需求。然而从长远看,若卫星数目不加限制和不协调地增长,显然不久以后,可用的同步轨道位置和频谱资源就会用光。因此使用高容量的大型通信平台受到了特别重视,同样,轨道和频谱分配的国际协调,开发更高频率的无线电频带,引入节省频谱的调制和多址技术等,也应当受到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