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来读往     
北京的初秋,消除了闷热的暑气,带来丝丝凉爽。感谢热心读者朱怡心和张兵宪的来信。我们一定会参考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办刊水平。本期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长毅副教授的专稿,详细解析飞机自动化装配中的机器人制孔动力学研究;封面文章由中国商飞上海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冰,为读者介绍基于可配置数字样机的协同设计方法的研究情况;以"复合加工技术"为主题的论坛,汇集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户的观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复合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新视点阐述了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和今后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数字化、自动化无损检测问题,其长久之路仍然是结合自身型号研制和批量生产,复合材料装机应用特点,研究适合自身技术特点的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开发相应的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3.
航空复合材料应用的增长对其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引入创新技术,加速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同时,新型无损检测的标准化也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4.
<正>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中心主办,川南机械厂协办。会议主题为:"总结成果,改进创新,着眼未来,合作共赢"。1征文范围(1)航天材料及其制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2)无损检测新技术理论和工程化应用研究;(3)无损检测新装备研制与应用;(4)航天无损检测技术在民用产业中的应用;(5)航天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航空产品的设计、材料研究与制备、工艺研究与优化以及结构件制造与装配等都离不开无损检测技术的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实验室拥有40余人的强大研究队伍,是国内从事现代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单位,现主要开展先进超声检测技术、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和X射线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工程检测系统研发等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和国防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具有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软硬件条件,承担数10项科研项目,长期与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在周正千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来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专业依赖性很强的综合技术,特别是自动化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需要有成熟的检测方法和丰富的系统经验,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对象进行针对性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7.
无损检测技术已在航空装备安全可靠运行方面起到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无论是在航空装备的制造、生产过程,还是各机种的在役检测和日常维护、检查,无损检测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无损检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倡一些新的无损检测理念和新的检测思路。以健康监测、集成检测和数据融合,以及数字化、图像化和信息化为典型标志的绿色无损检测可能就是未来值得发展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8.
复合材料机翼蒙皮尺寸大、形状复杂、易回弹,无法采用机床等传统方式进行无损检测,机器人柔性化、智能化的特点,为无损检测生产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大型机翼蒙皮连续曲面无损检测生产线及路径优化方法。利用双机器人搭载超声扫描设备,采用两次检测策略,第一次扫描对复合材料曲面进行重建,提高第二次透射式无损检测的精度。根据机翼的形貌,提出了一种平行于桁条行切的总体扫描策略,根据曲率利用最小二乘法将点集分组,之后应用混合遗传LM算法进行路径优化,即采用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启发式全局优化,之后采用LM算法进行确定性局部优化,高效得到其最优扫描路径。在RoboDK中进行仿真,利用机器人搭载超声检测末端对蒙皮进行扫描。最后采用机器人搭载线激光扫描仪对优化路径进行精度验证。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满足无损检测约束条件,平均检测效率提高9.2%。  相似文献   

9.
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无损检测是近年来为了适应航空现代装备、产品快速研制和高效生产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非接触、大面积扫描、多通道和高速自动化检测是今后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老一代著名的机器人专家,您是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机器人的发展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蔡鹤皋: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创造了机器人这种自动化装备以来,首先在工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一些技术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工业机器人制造厂,将机器人推向产业化。工业机器人作业精准、动作迅速、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好、适合柔性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喷漆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缺陷对发射架构件的影响,论述了MMS公司的线性扫描热波检测、声-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比较了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可信度和效率。指出将无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检测、信号采集、图像处理等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将在复合材料发射架检测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读来读往     
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不仅带动了相关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也吸引了更多读者关注复材技术与应用,真诚地希望本期复合材料专刊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加充实的感受。封面文章为读者详细叙述了MPAC自动钻铆机的原理及应用情况;专稿对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无缺陷制孔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以复合材料检测技术为主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当前复材检测技术的动向及现状;本刊与JEC的合办栏目"JEC复合材料·世界"为读者刊登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读者了解国内外复材技术的发展动态提供借鉴;JEC巴黎复合材料展是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本期的特别关注将会为读者带来本次展会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陈震CHEN Zhen无损检测技术专家Expert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南昌航空大学教授Professor of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现任南昌航空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兼任江西省航空学会秘书长、华东在线检测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曾任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智能化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  相似文献   

14.
目前X射线检测存在检测底片难于长时间保存、对操作人员依赖性强等不足,底片检测信息处理智能化水平较低。随着搅拌摩擦焊、激光焊等新方法的应用,制造业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对缺陷检测、质量检测信息的有效保存、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轨道车辆车体焊接结构内部缺陷检测可视化、自动化的需求,研发高质量的X射线检测底片扫描技术、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开发X射线检测底片的数字化及自动化评定技术,实现底片有效信息的无损数字化,底片缺陷自动搜寻、测量与分类,研发国内首套高速列车射线底片智能化评定系统,提升X射线检测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底片自动化评定。相关技术可向航空航天产品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2013年8月28日,由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GE检测控制技术公司(简称GE检测)共同举办的"先进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为中航工业综合性材料研究机构和最大的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在航空先进材料、工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GE检测作为全球最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供应商,在诸多无损检测领域有着出色表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检测解决方案。本次会议不但邀请了国内航空业界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更吸引了国际先进的检测应用专业人员进行案例分享。本刊记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议期间与参会各方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复合材料检测的先进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读来读往     
2012年度信息化专刊又如期和大家见面了,感谢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我们的读者朋友们。本期信息化专刊与您一起分享丰富、精彩的内容。本期中,专稿详细地介绍了DFMA技术及其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封面文章,本刊记者带您走进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起了解金航数码在航空信息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以及未来的新举措;论坛以"大飞机数字化设计技术"为主题,邀  相似文献   

17.
<正>全球工业机器人供应商的领军者全球175000套机器人的安装经验让我们对焊接市场及其多变的需求都了如指掌,能够帮助客户优化焊接工艺生产,将车间作业化繁为简,实现自动化柔性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生产环境。ABB机器人致力于为工业领域中的每一道金属加工作业提供全套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夺身定制的设计概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无损检测工艺的特点出发,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无损检测工艺制定中的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无损检测工艺规划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9.
宝捷自动化有限公司在航空工业领域已经具有30多年的历史,请您介绍一下宝捷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主要的产品线。施罗德:总部位于维夫斯帝德的德国宝捷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在欧洲、美国、亚洲和俄国的著名飞机制造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它的产品线包括从简单的钻铆机、对接单元到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方案以及作为"交钥匙"工程的总装装配线。2006年,宝捷在美国建立了子公司;2011年,公司的营业额首次超过一亿欧元;为了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客户,宝捷收购了一家法国公  相似文献   

20.
2008年7月25日,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无损检测中心研究室同北京安和灵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第二届"激光剪切散斑无损检测技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