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满足边界条件y(a)=A 和y(b)=B 的一般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y″=f(x,y,y′)的六阶三对角有限差分法;在右端项一般形式下,推广了文献[2]的结果。并在适当条件下证明了该方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同时用数值试验证实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微分方程 dy/dx+P_1(x)P_2(y)=Q_1(x)Q_2(y)在P_1(x),P_2(y),Q_1(x),Q_2(y)满足什么条件下可化为可积类型;并得出了Bernoulli方程仅仅是此种方程的一个特例;从而使一类一阶微分方程能较方便的用初等解法化为求积分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特征边值问题 u_xy=f(x,y,u), u(x,O)=σ(x), O≤x≤a, u(O,y)=T(y), O≤y≤b, 在R=[O,a]×[O,b]上的解u=u(x,y)的唯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4.
一仪器简介: BT6由激励被测对象的信号发生器和测量对象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相关器组成,如下图所示: 双相数字振荡器产生数字式正弦波sinωt和数字式余弦波cosωt,数字式正弦波还经数模转换器产生X(t)=Xsinωt的正弦波输出,以此激励被测对象。被测对象的输出y(t)=Rsin(ωtfθ)经模数转换器后在数字乘法器中和数字式正弦波、数  相似文献   

5.
空间高阶差分近似对三维ADI-FDTD数值色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采用空间高阶差分近似的三维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Alternating-Direction Implicit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数值色散问题,首先推导了采用空间高阶差分近似的数值色散迭代公式,分别对最小相速方向和最大相速方向进行二阶、四阶、六阶、十阶空间差分数值色散误差的数值计算和比较,并分析数值色散对空间差分阶数的依赖关系,最后发现在均匀网格中采用四阶空间差分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证明了广义Walsh-Hadamard变换矩阵的因子分解定理: X(n)=X_(n-1)X_(n-2)…X_1X。 其中每个X_k,都是每行只含p个非零元素的p~n×P~n阶稀疏矩阵。根据这个定理,得到了广义Walsh-Hadamard变换的快速算法,它将原来需要p~n×P~n次运算缩减为np~n次运算。在信号处理中常用的Walsh-Hadamard变换的快速算法是本文结果的最简单的情形(P=2)。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授率稳定度的表征,研制的一台频率短期稳定度测量装置和一个测时精度为0.1ns的时间间隔计数器,它可实现短稳时域阿伦方差无间隙采样。通过IEEE—488接口总线实现了对频综的多点连续和对振荡器的跟踪自动测量。本装置频率稳定度测量范围为0.2~500MHz,(并可扩展到10GHZ)。自校准σ_y(τ)=5E一6/τ.S_φ(0.1Hz)=-135dB/Hz,S_φ(1Hz)=—138dB/Hz,S_φ(10Hz)=-140dB/Hz,S_φ(100Hz)=-150dB/Hz。本装置经多次实测实验,性能可靠,测量数据可信。  相似文献   

8.
对自适应滤波器最佳阶长的准确估计可以有效平衡自适应算法的稳态性能与计算复杂度,而基于最小均方差(MMSE)准则的变阶长最小均方(LMS)算法在非高斯噪声环境下的收敛性能变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最大相关熵准则(MCC)自适应滤波器的分数阶长(FT)算法——FT-MCC算法。该算法从MCC自适应滤波器最佳阶长的定义出发,利用不同阶长滤波器产生的相关熵之差实现阶长更新。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相比现有变阶长最小均方算法,FT-MCC算法在非高斯噪声环境中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通过恰当的参数选择,算法可较好地实现对最佳阶长的跟踪和估计。   相似文献   

9.
陈霞 《宇航计测技术》1997,17(5):40-42,57
当被测量 y 是多个输入量的函数时,包含因子的选择取决于量y-Y/u_c(y)的概率分布。那么在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时,了解量 y-Y/u_c(y)的几种近似分布,了解决定其分布的量 Y 的近似分布及依据,对正确选择包含因子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模糊集合理论, 讨论了太阳周的分类和预报.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22周作出的预报如下:21周降段长。Δt(21周)=8或9年;22周开始于1987或1988年;22周初始谷值RM头(22周)=4.3;22周上升段长。Δt(22周)=4年;22周极大年均值RM(22周)=118.9;22周降段长。Δt(22周)=(6.5)或8年.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处理器普遍集成热传感器,采用动态热管理技术对芯片实施连续热监控。然而,由于实际芯片中的模拟或者数字热传感器不可避免伴随噪声,使动态热管理的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热监控的精确性,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对原始热图像样本矩阵进行降维近似处理,并结合矩阵扰动分析提出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热传感器位置分布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现有的贪婪算法在热重构误差、信噪比(SNR)和误警率等性能方面有了一定提高,能够有效运用在动态热管理中实现精确的热监控。  相似文献   

12.
山苍子果核油主要成分为月桂酸等,碳原子数主要分布于8~16,目前仅用于制备烷醇酰胺等低端产品,却是生物航煤的优良原料之一.通过双氧水脱色、复合吸附脱色及酶法脱胶等对山苍子果核油原料油进行预处理及参数最优化设计,脱色率可以达到 97.33%,磷脂含量由1.036 mg/g降低为0.036 mg/g.并确定双氧水脱色的最优实验参数为双氧水加入量15%,反应时间80 min,反应温度110℃;活性炭/改性活性白土复合吸附最优实验参数为活性炭用量W1与改性活性白土用量W2重量比W1/W2=1/15,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80℃,吸附剂加入量4%;酶法脱胶最优实验参数为加酶量40 mg/kg,pH5.1,反应时间 2.5 h,反应温度48℃.该方法成本低、简单易行、原料油损耗率低,对山苍子果核油成分及性质影响较小,满足后续加氢实验要求,为得到高转化率生物航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磁强计,该磁强计用具有零磁滞伸缩系数的非晶态合金薄带作为探头铁心,多谐振荡回路作为磁强计电路。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频率响应范围大(0~5kHz)等优点。给出了该磁强计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在星载部件测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邻域辅助径迹法提高射线追踪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面元形式的目标数据,从提高入射点求解的成功率着手,采用增加对参考路径上参考面元的相邻单元进行相交性判断的方法,并将普通径迹法的单参考路径改为双参考路径,提高了径迹法射线追踪的效率.对邻域辅助径迹法在样条曲面格式目标文件上的应用作了探讨.分析了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兼容性和对计算资源的占用情况,给出了该方法提高射线追踪速度的上限.以2个典型目标为例,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减少真实、遍历式追踪的次数,能将普通径迹法射线追踪过程的计算量减少到原来的1/3左右.该方法对目标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并克服了普通径迹法对射线管的划分密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用黑腹果蝇检查T7A—S1火箭飞行因素的遗传效应。通过两次飞行实验观察,发现亲代雌蝇在飞行后(主要是第4—6天)所产的卵中,无X染色体卵百分率增高而双X染色体卵百分率未见变化。其性质并非个别雌蝇产生了较多的无X染色体卵,而是产生无X染色体卵的雌蝇个数增多。第二次飞行实验结果也呈现,亲代雌蝇在飞行后第4—6天所产的子1代中,三龄幼虫成神经细胞染色体桥频率增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火箭飞行因素对雌果蝇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有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多普勒频高图的获取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电离层高频反射回波的多普勒频移是研究电离层扰动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数字测高仪探测中,高分辩率的多普勒频移一般在漂移测量中获得,但这种测量方式探测的频点少,不能获得扰动的高度剖面;而在频高图模式下,虽然工作的频点多,能够获得电子浓度的高度剖面的信息,但探测的多普勒频移的分辩率低,无法用来精确检测电离层扰动。实际的电离层高频回波一般为窄带信号,由此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利用DGS-256数字测高仪频高图模式下记录的16个多普勒通道的数据,通过反傅里叶变换还原成时域信号,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相邻时间点的相位差,获得高精度多普勒频高图。作为实例,利用该方法分析武汉电离层观象台数字测高仪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得到了多频点的多普勒频移曲线。结果表明:在DGS-256数字测高仪频高图模式下能够得到高精度多普勒频高图,这在电离层扰动探测和研究中很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SPIHT的ROI图像编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感兴趣区域的ROI(Region of Interest)编码是正在制订的静止图像压缩国际新标准JPEG2000支持的一种创新方法,在渐进重构的初始阶段,ROI的保真度高于图像其余部分(背景),该方法可观地节省了传输时间和存储空间。由于SPIHT是嵌入式编码,所以在按一定比例放大ROI系数(或者按一定比例缩小背景系数)后,ROI便可以比背景更快更清晰的重构出来。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敏捷卫星多目标重复观测任务规划面临的可行任务执行序列集合规模庞大困难,提出了一种任务执行序列时间解耦的分层聚类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以规划过程中的可观测窗口和任务执行窗口为聚类对象,通过单次可观测窗口聚类和多次任务执行窗口聚类将任务集合按任务窗口属性分解为一系列时间解耦的小规模集合,在两次任务执行窗口聚类间使用基于贪婪优化的搜索算法对聚类生成的小规模任务集合分别进行集合内任务规划,最后将各集合的任务规划结果合并后得到所有任务的执行序列。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层聚类方法可有效降低全局优化复杂度,消解不同优先级观测任务的冲突,提高任务规划质量,能够在不降低目标点观测完成率的前提下对有多个观测机会的目标点进行重复观测,且算法稳定性好,能在数秒内得出规划结果,适用于星上自主任务规划。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体问题共线平动点附近周期轨道间的小推力转移问题,构造了一种新的形状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小推力轨道转移动力学模型,参考初始轨道和目标轨道的类型,构造一种新的形状函数以近似小推力转移轨道。为满足不同的约束要求,提出了振幅和相位按多项式变化的假设,推导了小推力转移轨道的近似解析解;然后利用Gauss伪谱法将小推力轨道转移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对推导的近似解析解进行解算和处理,为Gauss伪谱法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提供较为有效的控制变量的初始猜测值;最后以地月系统L1点附近Halo轨道间的小推力转移问题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小推力转移轨道近似解析解具备有效性和普适性,使得Gauss伪谱法的迭代效率提高55%以上,同时也表明Gauss伪谱法可有效解决平动点周期轨道间的小推力转移轨道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