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反舰导弹末制导多尺度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森堂  刘星  张淼 《航天控制》2005,23(2):36-40
提出了一种实用有效的反舰导弹末制导多尺度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可充分地利用捷联惯导和双星系统信息,对雷达导引头的测量信号进行有效的校正补偿,同时又可根据系统对校正算法实时性与精度的要求,通过合理地调整滤波算法节点数来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从而大大地提高反舰导弹末制导的导引精度。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某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末制导信号校正仿真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
电视指令制导空地导弹垂直命中目标的末制导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人在回路的电视指令制导空地导弹的一般作战攻击过程,将其末制导归结为满足落角约束的目标跟踪问题,接着设计了一种考虑导弹驾驶仪动态因素和重力的影响,能垂直命中目标的末制导律,然后研究了将它应用于电视指令制导空地导弹的弹载设备需求和可行性,最后将其与某型电视指令制导空地导弹使用的末制导律进行了对比,检验了它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3.
简述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性能的考评方法。为了客观评价末制导雷达在各个工作阶段的抗干扰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性能的工程评估方法和需考核的一系列相关项目以及各项目的赋值问题。另外还简介了这些量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箔条干扰已成为反舰导弹的主要对抗手段,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急需解决抗箔条干扰这一技术难题。在研究末制导雷达目标特性及箔条干扰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种典型干扰,并提出了4种可行的抗干扰措施: (1)采用雷达/光电复合制导体制; (2)采用双极化末制导雷达体制; (3)导弹采用隐身技术和战术; (4)末制导雷达加装抗箔条干扰的辅助电路。根据末制导雷达的现状和我国的技术水平,上述4种技术措施是可行的,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对"人在回路中"末制导导弹的干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导引头弹载计算机处理能力有限,导引头对目标识别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导弹制导回路中引入了"人在回路中"的寻的方式.在分析这种制导方式的特点后,提出干扰数据 链系统和弹载GPS接收机系统的方法.并以对抗反舰导弹为例,设想了以舰载电子战直升机作为干扰平台对抗这种制导方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导弹技术的发展,末制导方式已趋于多样化,这对传统质心干扰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新型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传统质心干扰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对多种制导方式进行干扰的双诱饵质心干扰方案.对此方案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其干扰空域和时域效能的数学模型,并对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和评估.  相似文献   

7.
反舰导弹末端机动与自导段的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反舰导弹的末端机动与自导段弹道之间的配合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自导段攻击目标的要求,改进了反舰导弹的末端机动控制信号。采用加权匹配方法,设计了反舰导弹的复合制导信号。利用复合制导信号成功地控制反舰导弹实现了末端机动与自导段的一体化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一体化弹道获得了很高的制导精度,也说明了所设计的复合制导信号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反舰导弹的中制导惯组精度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精度优化分配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中末制导交班的误差因素,建立了中末制导交班模型;然后,依据误差实现的技术难度、成本等综合指标建立了惯组工具误差指标实现的代价函数;最后,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实现惯组工具误差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分配的惯组工具误差精度能可靠地保证中末制导交班条件,且指标实现的代价最小。  相似文献   

9.
半实物仿真在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主要仿真手段.反舰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测试导弹末制导雷达在开环和闭环情况下的抗干扰性能.在对V&V技术的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V&V技术在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末制导雷达一次捕捉最小角度搜索范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姜永华  翟龙军 《宇航学报》2011,32(3):599-603
为了减少对方进行电子对抗的机会,要求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在保证一次捕获概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小角度搜索范围。为此,提出了一次捕捉概率为1的最小角度搜索范围模型。模型中,用圆分布表示目标指示误差和目标机动误差,用矩形分布表示自控终点散布误差。首先证明了末制导雷达开机位置与最小角度搜索范围之间存在的几个性质,进而利用解析方法推导了最小角度搜索范围表达式。分别以末制导雷达最大作用距离和导弹被发现距离为可变参数,对高亚声速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最小角度搜索范围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最小角度搜索范围不超过36.5°,小于某些反舰导弹的最小角度搜索范围。
  相似文献   

11.
遥控武器站是基于视频图像和电驱动实现遥控操作的武器系统,其导弹的制导信息是由电视测角仪获取的.文章在分析电视测角仪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在遥控武器站中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导弹制导信息的设计思想.由遥控武器站观瞄系统获取目标和导弹"弹标"光源的视频信息,采用Mean-Shift算法,实时解算显示器上显示的导弹坐标和目标坐标信息.根据弹、目坐标自动求解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偏离瞄准轴线的角偏差,获取导弹的制导信息,从而简化了制导设备,提高了武器站的集成度,方便射手使用.实验结果证明,遥控武器站中采用功能融合思想,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导弹制导信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明超  孙瑞胜  白宏阳  严大卫 《宇航学报》2016,37(9):1063-1071
针对吸气式超声速导弹飞行过程多约束及强耦合的特性,研究了超声速导弹爬升段的轨迹优化设计问题。考虑吸气式推进系统与气动力、飞行轨迹的耦合,对超声速导弹冲压发动机的性能进行分析,揭示了吸气式发动机推力、静压裕度以及余气系数随飞行状态的变化规律;在考虑过载、动压、终端弹道参数及发动机参数等约束的条件下,建立多约束条件下的轨迹优化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此类飞行器飞行轨迹与推力规律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对最小油耗的爬升弹道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吸气式超声速导弹多约束轨迹优化问题,可为吸气式超声速导弹的弹道规划与制导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寻的制导系统制导精度的有效计算仅限于数值计算。本文通过对运动学环节的近似处理,得到导弹飞行末端的近似传递函数,该传递函数中不含变化剧烈的导弹、目标相对距离,不仅使系统的阶次降低,而且制导回路开环放大系数变为缓变量Na(导弹有效导航比),可采用系数固化法。据此建立的目标角噪声引起的起伏误差解析模型,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为寻的制导系统制导精度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种快速爬升和快速下降的奇异摄动最优中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非线性奇异摄动系统2点约束最优问题的结论,在分析导弹质心运动方程两时间尺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量较小、较简单的奇异摄动最优中制导律,并对此制导律进行进一步修正,得到一种快速爬升和快速下降的奇异摄动最优中制导律。将此制导规律用于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上,进行了三维弹道仿真,取得了满意结果,证明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应用此改进的奇异摄动最优中制导律是可行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空地一体化”和“数字化”作战理论在战争中的应用,以电视/红外制导武器为主的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成为空军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介绍电视/红外制导空地导弹武器系统末制导段的工作过程和图像跟踪原理的基础上,对电视/红外导引头的特点及其跟踪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电视/红外导引头光电干扰的实现方法。针对现有干扰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电干扰方法——镜面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远程导弹制导系统大都采用脉冲多卡勒雷达导引头的趋势和中远程防空导弹末制导实用对目标机动运动状态的需求,基于目标螺旋机动和蛇行机动的切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在目标轨迹活动框架上缓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目标轨迹活动框架上的运动状态方程和自适应Kalman估计算法,该方法克服了在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上估计目标快变加速度机动延迟大的缺陷,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有很好的跟踪稳定性和收敛性,为先进末制导律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综合判别函数 (SDF)的基本理论和光学实现途径 ,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判别相关器的导弹末制导系统。该系统具有光学系统运算速度快 ,对畸变目标识别能力高等优点 ,在导弹原有惯性制导系统上进行改进 ,成本低。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基于综合判别相关器的导弹末制导系统具有并行处理速度快、识别率高的优点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在导弹总体设计中合理确定导引头视线角速度提取方式,研究提出了基于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特性分析的视线角速度提取方式确定办法。建立了典型平台导引头的隔离度寄生回路模型,利用频域法解析分析了两种视线角速度提取方式下导引头隔离度传递函数、隔离度寄生回路和导弹制导系统特性的差异,利用劳斯判据研究了制导参数对寄生回路稳定性能的影响。结合某红外导引头,在典型飞行条件下数值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特性直接影响导弹制导系统性能,不同的视线角速度提取方式下隔离度寄生回路特性不同,进而导致制导系统性能出现较大差异,而确定导引头的隔离度特性有助于选择合理的视线角速度提取方式以提高导弹制导性能。  相似文献   

19.
赵斌  刘天泽 《宇航学报》2022,43(10):1333-1344
导弹机动突防弹道设计与末制导修正能力密切相关,在可用过载与终端角度约束下,提出一种基于线偏差控制的机动突防与导引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机动突防与导引一体化设计模型;其次,设计了可用过载与终端角度约束的虚拟导引弹道制导律;再次,提出了一种运动过载约束的螺旋机动线偏差指令信号,并设计了相对机动弹道制导律。基于指令滤波和扩张状态观测器分别解决输入受限和干扰估计问题,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性。不同过载约束下的突防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一体化方法能兼顾机动突防与精确打击需求,典型场景下对PAC 3拦截弹的单发突防成功率达到9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