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我国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导致空中交通拥挤以及航班延误问题,研究了近距平行跑道航班着陆调度问题,以缓解空中交通拥挤和减少航班延误.以配对进近的形式,考虑时间、配对、间隔、排序等因素,建立航班着陆调度模型.针对机场小规模的进场航班流量,采用穷举法求解,并用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先到先服务原则相比,经算法调度的进场航班总的延误时间减少了33%.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欧之间航空运输量的不断增加,中欧几个主要枢纽机场之间互飞的航班量增长迅速,从欧洲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发展的经验来看,协调枢纽机场航班放行时间可以显著地减少空域拥挤,减少航班延误,提高航班的正常性和可预测性.尝试从分析中国北京首都机场等几大枢纽机场中欧之间航班飞行流量、起降时刻出发,从减少中国枢纽机场拥挤的角度分析中欧协同放行的必要性,从航班和机场信息共享、协同放行机制等角度分析其可行性,以期望为进一步加强中欧航空合作打下基础.由于时间和数据限制,研究无法从欧洲空管角度做出类似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航空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加,基于传统运行方式的航路结构难以满足航班量增加的要求,航路和终端区空中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飞行安全,降低了运行效益。为此,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必备导航性能的概念,在这个概念的影响下,全球航空运输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与航班延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主要有:天气、机务、商务、航空公司的调配、机场地面保障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等等,其中空中交通管制原因是最复杂的,往往还与其它原因相互关联。因此如何解决空管的难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大部分旅客甚至包括许多民航业内人士对空中交通管制的工作内容,空中交通管制如何影响航班运行不甚了解。下面从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为什么会造成航班延误,以及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为减少航班延误所做了哪些努力谈谈认识。空中交通管制职责主要是:防止航空器之间相撞,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确保安全,而加速空中流量,使空中交通更加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现有增强型地面等待程序(GDP-E)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进离场容量之间的转化优化与不确定天气引起的随机地面延误,提出全新的GDP-E运行概念,使地面等待程序在协作决策(CDM)理论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可以加速空中交通流量,减少航班不必要的延误,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空中交通拥挤判别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交通拥挤的判别是交通和安全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针对国内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流量.在参考道路交通拥挤识别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空中交通的特点,结合国外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优点,提出并建立了空中交通拥挤判别的指标,对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扇区拥挤指标的计算中引入了当量航班的概念,充分考虑了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依据拥挤指标对拥挤状态进行了分级,最后给出了该指标的应用示例。该判别指标符合实际,能有效判别空中交通的拥挤状态,并为空中交通安全评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前航班延误是航空运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实现较准确的实时延误预测,对管制员解决空中交通拥挤、减少航班延误意义重大.基于航班计划,建立区域管制空域内单航路的平均延误时间实时预测模型,通过求和可得到空域内多航路的延误预测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模型能够实时预测区域管制空域平均延误时间,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在终端区的航班延误问题,保证空中交通的安全有效运行,引入交通波模型针对交叉点航班的排序进行研究,首先对交通波模型的具体原理以及在空中交通管理问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然后构建以延误成本为目标函数的排序模型,结合交通流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决策变量.最后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的总延误成本要小于FCFS算法,可以证明基于交通波模型的交叉点航班排序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从总体上看,直接对欧洲空中交通管制(ATC)技术有重大影响的组织机构有:欧洲民航会议(ECAC)、国际民航组织(ICAO)、欧洲空中导航安全组织(EUROCONTROL)和欧盟(EC)。其中,ECAC负责制定欧洲空中交通管制政策,由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交通部长倡议而创建,1993年有31个成员国。90年代前后,欧洲空中交通所面临的问题是:航班延误越来越多,航空公司不满情绪加剧,飞行故障难以根绝。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航班运行延误、提高航路资源利用率,从空管部门和航空公司协同角度研究空中交通开放区域战术控流问题。引入协同决策理念和航路配流思想,考虑航路瓶颈点容流关系和航空器时间间隔标准,整合空中等待和改航等策略,研究建立了开放区域航路网络交通流模型,给出了协同控流策略及其执行程序。采用实际航班运行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用于仿真验证的30架航班总延误时间降低了17.7%,不仅有效减少了航班延误、充分利用了航路资源,而且提高了航空公司参与决策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区域航路交通流协同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1.
深圳机场从1991年10月12日开航以来,随着香港、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流、物流不断涌入,形成旺盛的航空运输需求,使深圳机场短短一年多步入国内先进空港行列。但由于受到空中流量和地面交通阻滞的限制,严重制约深圳航空业快速发展,因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流量控制造成航班延误率居全国之首。据统计:1993年1  相似文献   

12.
陈培儒 《大飞机》2021,(3):34-38
近年来,绿色航空与环保理念越来越受到航空业的关注.2021年新年伊始,欧洲航空业就发布了一项名为"目标2050"的新战略,其中明确阐述了到2050年欧洲航空业实现净零排放的途径. "目标2050"战略是在《巴黎协定》和《欧洲绿色协议》基础上制定的.根据该战略,到2050年,欧盟、英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境内以及从欧盟、英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离境的航班将全部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为了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该战略鼓励各国继续大量投资用于脱碳和创新的工作,并强调可以通过改进航空器气动布局和发动机技术、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氢能源技术、改进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器运行等方法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行业内的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已经开始了航空业零排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杂网络的空中交通特征与延误传播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主要集中在尾随间隔、空中等待等局部战术空中交通流量调配,对空中交通流量整体运行规律、延误传播和整体解决的研究较少。航空运输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从复杂网络理论角度对航空运输网络进行研究很有必要。首先,分析了空中交通流量网络的度、度分布、权值、权分布、流量、容量、延误等静态特征;然后,提出了空中交通流量网络整体效能评估方法,使用选择性攻击和随机攻击方法分析了空中交通流量网络的抗毁性,基于负荷容量级联失效模型和病毒传播模型与空中交通延误传播的相似性建立了空中交通延误传播模型,最后,使用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空中交通流量网络的特征与延误传播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可以为大范围空中流量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在民用飞行中,传统的导航方式是利用地面导航台的信号,通过向背台飞行实现对航空器的引导飞行,航路和终端区飞行程序的划设受到地面导航台布局和设备种类的限制,并且其导航精度随着距导航台距离变远而变差。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加,这种航空器基于传统导航方式运行的局限性日显凸显,飞行冲突、航班延误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飞行安全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航班离场过程中,以时间或经济损失最小的单目标排序会导致延误时间分配不均和多目标排序在求解时存在算法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导致计算效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航班优先级、尾流间隔、航班延误时间、航班延误标准差构造航班离场排序模型,对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采用动态调整的改进策略。以厦门高崎机场非拥挤和拥挤场景下的共4 h离场航班进行优化排序验证,结果表明:与先到先服务(FCFS)方法、惯性权重线性递减粒子群(LDWPSO)算法相比,文中方法非拥挤场景下延误总时间减少了72%,26%,延误标准差减少了27%,28%;拥挤场景下,较FCFS延误总时间减少69%,延误标准差减少68%,与LDWPSO算法相比,优化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在解空间的迭代收敛速度更快,达到最优罚值的迭代速度提升了55.6%。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航空运输业进入了快速蓬勃的发展阶段,空中交通流量持续增长,航空客货运输量逐年攀升。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预测,截至2025年,美国的航班总量将达到2010年的3倍,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Eurocontrol)关于欧洲航空运输的一份报告中预测,欧盟27国2010~2017年间的航空运输年平均增长率为2.6%。与之相对的是,持续增长的空中交通使美国、欧洲等世界各航空大国均面临着航路拥堵、航班延误的困境,尤其在高峰时间和恶劣天气情况下,繁忙机场间航路效率低下、灵活性差的弊端更是显露无疑。  相似文献   

17.
在空中交通受到多元限制情况下,对航班离场时间的优化调配可以解决空域拥挤,减少航班总体延误成本。采用了基于航班流的公平性指标和基于个体航班延误成本的效率指标作为模型的优化目标,建立了离场时间多目标优化调配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对比了只考虑效率目标的离场时间单目标优化调配模型和同时考虑效率和公平性目标的离场时间多目标优化调配模型,验证了离场时间多目标优化调配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空中交通系统作为典型的复杂系统,解决空中交通的拥挤、航班延误等问题是当下的研究难点和热点,需大力发展空中交通态势感知这一关键技术,为此对空中交通态势感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对空中交通态势识别算法的国内外研究做了概述,随后重点分析了空中交通态势预测技术,依据应用方法不同,将空中交通态势预测分为交通流模型预测、人工智能算法预测以及复杂网络预测,以技术更迭为时间线,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最终基于研究阐述现存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机场管制运行效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航班飞行流量迅猛增长,航空运行安全和航班延误治理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在保障飞行安全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逐步成为我国空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可以简单划分为空中管制和机场管制两大部分。鉴于我国空中管制基本由军方实施管理的现状,在完善现有空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标和要求为了在新航行系统(FANS)支持下全面取得飞机运行效益,在空中交通管理(ATM)上应达到以下目标:实现有利于航空公司的优选航路和优化飞行计划;实现在飞行中灵活改航的动态航路计划(DARP);缩减三维飞行间隔,提高空域利用率;在充分发挥机场容量情况下,减少空中等待,减少延误,实现四维导航,提高航班正常率;对无着陆导引设备的机场实现非精密进近,并能降低决断高度,降低对超障净空的要求;成为自主式飞机,有更多可供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