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一霎时山崩地裂、通信系统瘫痪、公路运输堵塞、宝成铁路中断,航空运输成为抗震救灾的“空中生命线”,使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千千万万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面对诸如地震类突发事件,空管系统如何在失能或服务能力降低的情况下,继续提供不中断的管制服务,保障“空中生命线”的安全、有序和畅通,是各级空管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玉树地震那场灾难中,玉树机场架起的空中生命线挽救了无数鲜活的生命。玉树机场在地震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使人们对支线机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讲到中国现在运营的175座机场中约有120座存在亏损,其中大部分属于支线机场,同时讲到"十二五"时期,中国民航将新建45座机场时,一时间关于支线机场建  相似文献   

3.
《航空港》2008,(7)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上海机场集团公司全力保障运送救援物资和人员的航班,为灾区伤员开通绿色通道,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集团公司在第一时间通过中国红十字总会,向灾区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全体党员以自愿缴纳特殊党费的形式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截至6月11日,共缴纳特殊党费540079元。工会会员捐款1058278.1元,职工捐款1102972.9元。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以其与生俱来的飞行性能,成为了当今空中搜索救援的主要装备。不可否认,汶川地震证明了我们在这方面经验上的欠缺。西方国家通过近几十年来一系列战争的洗礼与检验,在空中救援与救护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体系。希望以下几篇文章的介绍能给读者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5·12”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企业和公众迅速投身于抗震救灾运动中,并迅速构建起紧急救援体系,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赞誉。其中,政府针对震后灾区的环保行动同样备受关注,主要是震后灾区环境管理、监测以及恢复重建中的环境评价和监管等环保行动,为震后灾区环境问题的防治以及灾后生态重建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网上海2010年4月15日电:昨天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遭遇7.1级强地震。灾情就是命令,东航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救灾预案,选派最得力的机组人员,选调性能最优良的飞机全面展开了救援任务。地震发生后不久,东航一架A319飞机已飞抵西宁待命,并选派多套具有丰富高高原飞行经验、业务精湛的机组参与救援运输任务。东航随后又调集3架A319-115飞机在西宁-玉树机场间执行不间断的救灾飞行,为抗震救灾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正在开发可在空中停留数天的无人机/飞艇。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将在近期测试这种新概念无人机。如果他们成功了,具备持久续航力的无人机将是军队最新的选择,也必定会改变未来战争的作战方式。无人机不用担心人员伤亡,而且留空时间比有人驾驶飞机长许多,但其续航力毕竟有限,飞行时间通常以小时来计算。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  相似文献   

8.
航空运输     
《国际航空》2014,(11):10-10
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正式启航 中国首架承担专业航空紧急医疗救援(EMS)的EC135直升机启航仪式于10月28日上午举行,它填补了我国航空医疗救援专用直升机的空白。按规划,今后京津冀地区要形成区域整体、空地一体化救援的能力。各大医院、通航单位、救援公司和保险公司将全力支持空中应急救援,保险公司也将会推出航空医疗保险服务产品。空中紧急救援所产生的费用将由相关的保险服务来承担。10月9日,空客直升机在德国交付了这架EC135,该机是全世界EMS直升机的标准机型,装备了全套空中医疗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9.
"5·12"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企业和公众迅速投身于抗震救灾运动中,并迅速构建起紧急救援体系,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赞誉.其中,政府针对震后灾区的环保行动同样备受关注,主要是震后灾区环境管理、监测以及恢复重建中的环境评价和监管等环保行动,为震后灾区环境问题的防治以及灾后生态重建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美军侦察用长航时无人机及其机载设备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长航时无人机是指续航时间为十几小时、几十小时,乃至几天的无人驾驶空中飞行器。它非常适合用于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情报侦察和监视任务。1973年的中东战争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充分表明了无人机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从那以后,世界无人机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其中一个发展重点就是开发长航时无人机,特别是美国,刚刚成立不久的国防空中侦察局(DARO)把发展长航时无人机作为头等任务来抓。在无人机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去年在巴黎航展上展出了试飞时续航时间长达51小时的“苍鹭”长航时无人机。在该航展上,长航时无人机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8月事故发生时,这架无人机刚刚为美陆军完成了为期两年之久的飞行验证计划,开始它的进一步飞行试验任务.当操纵人员发现飞机发动机发生故障时,它正在约600米的高空飞行,机上的空中救援伞在飞机下降到150余米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痛苦的记忆。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果断决策,从军队与民航等部门迅速调集全国航空救援力量,全力展开飞行救援行动,各种空中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救灾过程中也暴露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救援装备数量太少、机型不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专业救援队伍等问题,说明了我国航空救援体系亟需完善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空中预警机是确保制空权和诸军种协同作战,承担警戒和指挥,进行空中巡逻和侦察,扩展探测范围、搜索、追踪以及情报传递等任务。引导已方飞机作战和隐蔽出击。它是现代化国防中防守不可缺少的机种,在民用方面,空中预警机还可用于地震救灾和海上、陆上救援以及森林灭火等,从而完成空中观察指挥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直升机在“5.12”汶川地震救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建设我国空中应急救援体系要走一条军民结合、平灾结合、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道路;强调建设中应重点考虑:管理机制及组织、救援队伍建设、航空装备提升、基础设施保障等项工作;指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注意做好科学规划,要注重通用航空产业链的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空中威胁态势探测与告警是无人机飞行防相撞预警的关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航迹预测的无人机防相撞空中威胁态势探测与告警方法。在该方法中,先采用滑动窗多项式拟合法对入侵机航迹进行动态预测,然后,在航迹预测基础上,利用无人机与入侵机飞行信息,建立针对入侵机的无人机动态避撞区,最后,结合静态保护区原理,对特定飞行场景下的无人机飞行冲突趋势、空中危险接近趋势和飞行碰撞趋势的探测与告警。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也验证了其用于无人机飞行防相撞预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自主完成空中加油对提高航程、航时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受油机与加油机之间会合阶段的控制策略是保证加受油成功的关键技术。首先,通过分析空中加油过程中有人机与无人机之间的差异性,给出了一种工程上较为可靠的无人机自主空中加受油最优航路设计方法;其次,根据无人机的飞行特点,提出了一种空中加受油会合与编队阶段的控制策略,形成了相应的任务动作,并设计了对应的控制律;最后,通过两架某小型无人机开展了飞行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并给出了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对防空作战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防空战场中无人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空中威胁。本文阐述了无人机对我国的现实威胁,分析了无人机对防空作战的影响,探讨了抗击无人机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0月28日,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正式启用,国内第一支专业航空医疗救援飞行队也正式亮相。这支50人的队伍是以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经国外专业培训的空中医疗救援人员为依托,与托管合作方—北京首航直升机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的航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组建而成。在启航仪式上,北京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戴均良指出,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系统在局部冲突战争中逐渐取得了尖兵地位,各系统的可靠性对于无人机实现战役战术任务十分重要。双发无人机不仅提升了动力系统余度,也为研究发动机的空中起动特性提供了平台。以某双发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无人机双发停车时的空滑模型,通过空滑性能分析确定空滑返场最远点,即惯性起动试验状态点位置,完成了任务航线和试飞流程的规划,进行地面惯性起动试验和模拟单发飞行和着陆试验后,成功完成2个状态点的空中惯性起动试验。结果表明,目标无人机配装的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空中惯性起动性能,惯性起动可靠性较高,惯性起动试飞技术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防务动态     
<正>巴基斯坦首次将国产无人机用于实战巴基斯坦军方9月7日宣布,其首次使用国产武装无人机对塔利班的一个目标成功进行了打击。巴基斯坦武装力量首席发言人阿希姆·巴贾瓦少将在其Twitter上称"一个恐怖分子的据点被摧毁同时有三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地点是在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北瓦济里斯坦的沙瓦尔山谷。他补充说这次空中打击是由巴基斯坦国产的"巴拉克"无人机执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