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民用航空》2007,(9):89-90
作为领先的货运与支线机开发中心之,安东诺夫航空技术集团(ASTC)举世闻名。安东诺夫在飞机设计、测试、认证以及创新技术发展与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成为安东诺夫与中国企业间建立互利合作企业的基础。五十年前,中国获得了生产多用途双翼机AN-2的许可,也就是中国称为Y-5的飞机。2007年8月31日,AN-2飞机首航六十周年,这个日子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与安东诺夫合作关系的周年大庆纪念日。  相似文献   

2.
<正>安东诺夫与全球15个国家超过200家企业通力合作,打造了下一代飞机--AN-148支线飞机系列。凭借上述企业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加上他们各自最具创新性的技术,AN-148得到了世界著名航空公司的青睐。AN-148的所有系统几乎都融合了航空业最新的科技发展,他可靠的表现力满  相似文献   

3.
《飞机工程》2005,(1):27-27
乌克兰政府正在准备对几家主要的航空企业进行重组合并。安东诺夫是乌克兰主要的航空企业,目前世界市场上安东诺夫品牌的飞机有7600架,到2010年将下降到不足2000架。在过去的5年里,乌克兰只生产了21架新的安东诺夫飞机。为了恢复和保持航空企业的竞争力,乌克兰政府有可能就安东诺夫航空科研技术联合体、哈尔科夫国营飞机工厂和基辅国营飞机厂的合并问题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4.
安东诺夫是前苏联的一位著名飞机设计师,他从一个少年航模爱好者,经自己的努力,成为世界上最大运输机安-124的总设计师。在他的一生中,共研究设计了20余种型号及80多种改型的飞机,其中有些飞机现在仍在世界40余个国家中使用。在安东诺夫设计的飞机(以  相似文献   

5.
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首架安-38原型机已于1994年6月23日完成首次试飞。此飞机已接受初步订货109架,大规模的生产将于1995年中期开始,到本世纪末,年产量计划达到200架。安-38飞机的制造厂选定在俄国的新西伯利亚飞机制造联合公司不是偶然的。47年前,安东诺夫设计局就诞生在这里,是这个工厂给了以O.K.安东诺夫为首的年轻的飞机设计集体以栖身之地,给他们提供了设备、工具及生产场地等,从  相似文献   

6.
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技集团与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从那时起,有关运-5多用途机的技术性文献和相关的技术资料开始陆续向中国提供,中国的一些军工企业还获得了安-2改型机的合格证。安东诺夫还派遣专家到中国给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作技术培训传授经验。六七十年代起,中国开始在安东诺夫飞机的基础上制造自己的运输机运-8、运-7和运-7H。现今,安东诺夫正和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在一些项目上共同合作。2002年,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安东诺夫航空科技集团正式签署研制协议,在运-8运输机的合作基础上继续研制运8F-600飞机。在…  相似文献   

7.
新西伯利亚航空制造机构(NAPO)计划于今年底开始安-38的全面生产,1997年将生产25架此种多用途支线飞机。NAPO与安东诺夫联合投资组成西伯利亚安东诺夫飞机公司,负责安-38的全面生产、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用航空》2006,(10):89-90
客机的设计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技集团的主要业务之一,集团致力于引导支线飞机市场的发展,在最险峻复杂的地区投入使用。安东诺夫具有40余年设计客机的经验,期间与众多机队运营商开展合作并保持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据简氏防务1月15日报道,乌克兰政府1月初宣布采购3架安东诺夫公司的安-178运输机,该采购订单总价值为1.05亿美元。据报道,该采购订单是自1991年乌克兰独立以来,安东诺夫公司向乌克兰军方提供的首个国内飞机合同,该款双发运输机预计在2023年交付乌克兰空军。  相似文献   

10.
民用航空     
运8飞机签署多项协议第三届中国(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期间,由于中外厂商对运8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陕飞集团先后同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公司、法国AERZUR公司、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广东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就运8飞机的合作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 1、陕飞集团与乌克兰安东诺夫公司就Y8F600型飞机设计合作项目协议、飞机机体疲劳定寿及结构改进技术咨询协议、合资组建AN-12飞机修理中心协议。 2、陕飞集团与法国AE-RZUR公司进行运8飞机尾翼前缘防冰系统改进、机翼软油箱…  相似文献   

11.
MROLINK     
<正>MRO供应商老龄飞机拆解解决方案山东太古自2010年起提供老龄飞机延寿和拆解服务产品。山东太古遵照国际航空再生委员会(AFRA)最佳行业实践手册,开展飞机循环委员会拆机操作程序的飞机拆解施工标准服务流程(SOP),通过与国际知名的航空资产公司以及再生能源公司进行产业链融合,可以提供飞机拆解产业从"资产购置"到"垃圾处理",从"部件取证"到"专业存储、运输包装"的"一站式"全程服务。目前,山东太古已经成功完成了国内航空公司两架波音737CL飞机的拆解。  相似文献   

12.
适时引进多快好省--也谈中国大型运输机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研制大型飞机固然有壮国威、强国力等种种显而易见的好处,但我们必须要正视良好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大量的考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与安东诺夫技术联合体合作,在中国生产安-70运输机应该是一条很好的发展途径,从选型需求、发展时机和可行性上都比较客观。这要求我们要弱化舆论效应,不要把研制大型飞机涂上过于浓厚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3.
概述 运8家族新成员运8F600型飞机是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世界著名运输机制造商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联合研制的新型专业运输机。运8F600型飞机将于2005年6月进行首飞,目前各项研制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运8F600型飞机研制的意义不仅仅是开拓运8飞机民用货运市场、扩充运8飞机机型、扩大用户对运8飞机的选择性,更重要的是,运8F600型飞机采用了先进的动力装置、航电设备、货运系统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14.
<正>陈一坚(1930-),福建福州人,中国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航集团第一飞机设计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参加了歼教1、初教6等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1982年出任"飞豹"飞机型号总设计师,成功研制"飞豹"飞机,填补了中国歼击轰炸机研制方面的空白,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编了《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飞机结构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手册》,撰写了《"飞豹"飞机研制工作总结报告》等,为促进航空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15.
高潞 《国际航空》2012,(2):68-70
安-148/158支线客机项目是2003年由安东诺夫公司联合俄罗斯、乌克兰及其他-些国家的众多航空企业共同研制生产的支线客机。目前,安-148已投入运营,安-158刚完成适航取证工作。从飞机的生产和交付使用状况来看,其步入市场后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相似文献   

16.
1956年春,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审时度势、迅速、果断、正确地确定成立导弹研究院,中央政策从"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转变到"自力更生".在南昌飞机厂飞机设计科与苏联工程师并肩共事的经历事实表明:钱伟长教育培养模式是正确的、成功的;苏联高等工业学校培养的工程师只是执行型科技人员.回顾清华...  相似文献   

17.
1.涡桨动力运七飞机的研制适合当时情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引进前苏联安24飞机和杜124飞机各2架.安24为民用支线飞机,由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装有两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杜124飞机由杜布列夫设计局设计,是装有喷气发动机的民用支线飞机.两个机型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比较,考虑到我国山多地少,安24飞机能使用草地场的优点,而且涡桨发动机比喷气发动机耗油低.尽管当时我国制造喷气支线飞机比涡桨支线飞机更有基础,但从全局考虑还是认为仿制涡桨支线飞机较为有利.即使从现在看,发展涡桨支线飞机为民用支线飞机的起点,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还是适合当时情况的.于是一场测绘仿制安24飞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8.
陕西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与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加拿大普惠公司联合开发我国新一代尖端大型运输机———运八F6 0 0合作合同正式签字。运八F6 0 0型飞机是陕西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在运八F4 0 0型飞机的基础上 ,以更换动力装置、改善飞机高温高原特性、改进货运系统、优化飞机外形及结构、延长机体总体寿命为目标 ,以我为主研发的新一代运八民用型货运飞机。运八F6 0 0型飞机采用加拿大普惠公司研制的PW 15 0B发动机、德国TELAIR公司的货运装卸系统 ,飞机的总体、气动外形和结构强度设计由陕西飞机工业 (集团 )有…  相似文献   

19.
《航空学报》2019,40(12)
<正>1)2019年《CJA》关注国际航空航天学科前沿,策划出版了1期专刊:"《CJA》创刊30周年特刊",该专刊均为编委亲自撰稿;2期专栏:"NDT and SHM in Aerospace"专栏与"BWB Civil Aircraft Technology"专栏。2)2019年《航空学报》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策划出版了2期专刊:"大型飞机专刊Ⅰ""大型飞机专刊Ⅱ",专刊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型号最新研究成果,并特别约请我国C919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AG600水上大飞机总设计师黄领才、C92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陈迎春撰写高水平综述稿件;  相似文献   

20.
安东诺夫设计局于1994年初推出了的新型安-70军用运输机,它将取代在俄空军服役30余年的安-12运输机,并可能成为代替C-130的候选机种。据估计,全球对此级别运输机的需求量将超过2000架。 安-70的最大有效载重为30~35吨,航程为4000~5O00公里,起飞重量达100~130吨。它可在1800~2000米长的混凝土跑道上起降,或在600~8O0米长的没有铺筑道面的简易机场起降。 该机采用大展弦比、上单翼、超临界机翼,反转桨扇产生的气流吹向翼面。这种设计是安东诺夫设计局与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