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万敏  杜宇轩  张卫红  杨昀 《航空学报》2021,42(10):524134-524134
螺旋铣削加工工艺具有降低轴向力,改善排屑、散热条件等优点,螺旋铣削力是其重要过程指标之一。对单向CFRP螺旋铣削力建模方法展开研究,预测给定加工参数下的螺旋铣削力。首先,通过对螺旋铣削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切屑几何分析,建立了螺旋铣削过程中侧刃、底刃动态切屑层模型,纤维切削方向角度模型和动态切削力计算模型。然后,分别通过侧刃直线槽铣实验和底刃半齿插铣实验,对各个切削方向角度下侧刃、底刃切削力系数进行了标定,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切削力系数进行拟合。最后,将标定所得的切削力系数代入动态切削力计算模型中,建立了单向CFRP螺旋铣削过程动态切削力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不仅能够预测刀具螺旋运动周期内的切削力变化情况,还可以对每个刀具自转周期内的细节进行预测,通过考虑纤维切削方向角度对切削力系数的影响,反映了单向CFRP材料的各向异性,较为准确地预测了螺旋铣削力。  相似文献   

2.
大进给铣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业对难加工材料(例如:钛合金)需求的增加,刀具制造企业也在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力求改进的刀具可以节省切削时间和提高加工效率。近几年在难加工材料的粗加工中,通过提高切削进给量,用底刃切削的大进给铣刀越来越受欢迎。大进给铣削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刀  相似文献   

3.
以侧铣可加工微晶陶瓷为对象,建立了瞬时整体铣削力模型,研究了刀具偏心跳动状态下立铣刀侧刃铣削瞬时铣削力。通过铣削刀具与工件的次摆线运动,获得了其瞬时切削厚度、瞬时切削面积。通过线性搜索法确定了刀具偏心量和偏心角的最优解,利用一维搜索算法进行了瞬时铣削力作用点的精确求解,并以刀具偏心跳动状态下的瞬时转角予以表达。以Martellotti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新的瞬时铣削力模型。以最小二乘法进行了瞬时铣削力模型系数辨识。并从铣削力作用点(瞬时转角)视角,研究了瞬时铣削力的变化特性。铣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铣削力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程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8%,该瞬时铣削力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Z-map模型的球头铣刀铣削力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球头铣刀铣削力建模进行了研究。在Z-map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识别加工中参与切削的切削刃单元的方法,通过考虑刀具偏心和刀具变形对瞬时切削厚度的影响,推导出了瞬时切削厚度的表达式,由铣削力和切削负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球头铣刀三轴铣削力仿真模型。铣削力仿真计算与铣削实验的对比表明在考虑刀具偏心和刀具变形后所建立的铣削力模型能够对铣削力进行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使用直径为20mm的商用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刀具,在中低切削速度和大切宽条件下对高速列车车体用T5热处理6N01铝合金双壳薄壁W型结构件进行重负荷铣削试验,重点对铣削振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铣刀铣削至结构件的筋板交叉处时振幅有突变增加,其值为铣削铝合金薄壁时的3~6倍;在中低速铣削范围内,重负荷铣削该结构件时易发生自激振动和强迫振动.研究同时表明,机床转速和每齿进给量是影响切削振动的显著因素,波刃刀具切削振动幅值显著大于非波刃,螺旋角较大的刀具和齿数较少的刀具其切削振动较小;在剧烈的切削振动下,高速钢刀具易发生刀尖崩刃,波刃刀具则易发生严重粘结.  相似文献   

6.
以麻花钻和整体立铣刀两类硬质合金刀具为例,在分析刀具切削刃截面几何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其曲线方程,并利用UG数字化建模功能,实现两类刀具的三维模型建模。基于该建模方法,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建立刀具三维模型,有效缩短了刀具设计和制造周期。同时,为其他材料和结构的刀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前角是影响刀具切削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螺旋槽数控立铣刀的圆周刃前角将直接影响到其切削性能.应用先进的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螺旋槽数控立铣刀圆周刃前角测量方法及其实际作用角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精确的螺旋槽数控立铣刀圆周刃前角测量及其实际作用角度计算,为提高螺旋槽数控立铣刀的质量及其切削加工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8.
文摘芳纶纤维复合材料(AFRP)在铣削过程中会产生毛边、起毛、撕裂等缺陷,严重影响材料的装配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刀具结构、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进行正交实验,从铣削力、铣削表面粗糙度以及铣削表面缺陷等方面研究铣削参数和刀具结构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铣削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对铣削表面粗糙度和铣削力有显著影响,使用鱼鳞铣刀铣削的表面粗糙度比普通四刃立铣刀的表面粗糙度降低28%,并且毛边宽度较小,铣削表面质量最好,更适合于AFRP的铣削加工。  相似文献   

9.
针对超薄结构叶片整体叶轮在制造过程中叶片产生较大的变形和切削振动,使用非均匀余量加工工艺方案,减小叶片变形提高加工质量。分析了集中载荷对薄壁结构和加厚结构变形的影响,对生产中的叶轮叶片进行非均匀余量加工工艺设计,依据优化后的工艺对叶轮进行刀具轨迹规划并进行加工试验,结果显示该工艺优化策略能有效减小超薄叶片的铣削振动和铣削变形,最大误差优化率为54.47%,平均误差优化率为52.57%,对类似高度与平均厚度比值较大且叶片扭转曲率较大的复杂零件的实际加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数控立铣刀动态几何参数自动计算与模拟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参数化数控立铣刀动态几何参数自动计算与模拟软件实现的。刀具设计人员只要通过计算机界面,从键盘输入刀具的静态几何参数、切削加工参数以及切削路径的特征参数,那么,计算机将自动设计出数控立铣刀动态几何参数,并实现切削状态模拟。因此,该系统极大提高了数控立铣刀图纸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也提高了数控立铣刀的切削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李刚  张宇  李斯  朱锟鹏 《航空学报》2023,(8):263-277
高速高精密铣削加工中铣削力是最重要的过程参量之一,铣削力信息的准确反馈对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影响铣削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种,目前缺乏一种考虑多种因素下的综合铣削力模型。因此,着重研究并综合考虑了刀具磨损、刀具跳动、刀具弹性变形对瞬时切削厚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弹性变形对刀具切入与切出角的影响规律,改进了刀具瞬时切削厚度模型。基于运动学分析,将切削刃位置与预加工工件形态相互统一,建立了综合铣削力模型。为验证所提出综合模型的精确性和通用性,进行铣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铣削力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铣削力误差值小于1%,并通过分析刀具磨损与铣削力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得出进给方向上的铣削力与Z向的铣削力系数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最大。因此,切向力分量以及Z向的铣削力系数的变化特征可以较好的表征刀具磨损状况,从而提高铣削加工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切削力的铣削过程刀具破损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铣削过程刀具破损监测系统,分析了铣削过程中刀具破损的切削为波形特征;同时也对一些特殊工况下的铣削力特征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刀具破损与特殊工况下铣削时切削力的不同变化规律。引入自回归算法对刀具破损进行识别,并用实验的方法确定了破损阈值。  相似文献   

13.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系列PROTOSTAR TOUGH GUYS完美地适合于硬度高达63 HRC的合金钢和淬硬钢牌号的高性能加工。这使得来自瓦尔特的PROTOSTAR TOUGH GUYS成为普通机械工程应用、刀具制造和建模以及航空航天工业的理想铣削刀具。  相似文献   

14.
航空工业铝合金零件的加工对刀具有很高的要求,刀具在具有高性价比的同时还必须满足高质量加工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整体硬质合金刀具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高速钢刀具,这是因为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具有槽型合适,切削刃锋利,在铝合金精加工中切削力小,并且容屑空间大,排屑顺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单激励夹心式纵弯复合椭圆振动车削系统.在分析超声椭圆振动切削抑制刀具崩刃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天然金刚石刀具振动车削铝件的试验,证实了椭圆振动切削可以有效防止刀具崩刃.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一种实现电弧与铣削组合的加工方法及装备。其次,为验证电弧加工在航空部件生产方面的能力及其对后续精加工工艺的友好性,利用自研的高速电弧放电与机械铣削组合加工专用机床,以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三元流叶轮样件为例进行五轴电弧铣削与机械铣削组合加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安排电弧加工工序,可以在实现材料高效去除的同时,取得较优的表面质量,电弧铣削中最大材料去除率达14500mm^3/min,小能量电弧加工完成后的样件表面粗糙度R_a为12.5μm,硬度为69.4HRB,较基体硬度未有明显变化,可以很好地适应切削加工要求。后续机械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小、加工状态稳定,最终获得粗糙度R_a1.2μm的加工表面,且由于切削余量小,有效抑制了加工变形,样件加工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充分展现了该组合加工工艺应用于具有复杂形貌特征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日前,山高刀具(上海)有限公司推出6款产品.这些新产品均是为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而研制的,主要针对铣削和孔加工领域所遇到的切削难题. 适合于大槽宽铣削的 三面刃铣刀335.25 山高推出了新一代适用于大槽宽铣削的三面刃铣刀335.25.这款铣刀可完善和补充山高三面刃铣削刀具系列,使其适合于所有的三面刃铣削加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动态采集系统同时测得铣削加工过程中波形刃铣刀片的铣削温度和铣削力,利用MATLAB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铣削温度和铣削力的数学模型,结合数学模型并利用元胞自动机自组织理论对自主设计研发的三维槽型铣刀-波形刃铣刀片的应力场CA模型、温度场CA计算模型以及热-力耦合物理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切削过程中刀片上各个点的应力、温度以及热-力耦合场的分布情况,为后续刀片自组织动态设计以及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经验     
立铣刀切削刃后刀面磨损简易测量法六二五研究所李鑫华在金属切削中,刀具磨损对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也是评定刀具质量和被加工材料可加工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加工耐热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时,刀具的磨损问题就更为突出。为了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就要不断地对刀具磨损情况进行监控、测量。  相似文献   

20.
对典型难加工钛合金TB6材料的铣削刀具进行筛选试验,利用基于单元切削过程利润率模型的刀具切削性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通过测量并拟合后刀面磨损曲线得到刀具耐用度的大小,分别计算刀具的利润率数值,筛选出了一种最适合于TB6铣削的刀具,与工厂之前使用的刀具相比,利润率提高了200%以上,并得到了利润率与耐用度、切除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刀具切削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