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航天员》2007,(1)
进入太空是每位航天员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航天员都能够如愿以偿,因为发射次数和运载人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航天员甚至一生都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航天员非常珍惜每次飞行机会。在飞行任务期间,大部分航天员都喜欢在工作之余写太空日记,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感受和经历等。有些航天员一直珍藏着自己的太空日记,没有向公众展示,有些航天员则建立博客,在博客上写太空日记,让"粉丝"们能在第一时间分享他们的太空体验。华裔航天员卢杰博士,在执行国际空间站第7长期考察团任务期间,写了很多精彩的太空日记。我们刊载其部分,让读者体验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以下是他的日记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不到10年之前,中国已经将自己的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轨道。现在,北京正努力创造自己在太空中的多舱前哨,推出了“天宫”计划。  相似文献   

3.
支付了2000万美元的巨额费用之后,已是花甲之年的美国富商格雷戈里·奥尔森(Gregory Olsen)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顺利成为世界上第三位太空游客。为加入太空游客的行列,34岁的日本富商本大辅、正在同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洽谈的伊朗裔美国女性阿努什·安萨里都积极地努力着。新奇的太空旅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是迄今为止,公众对于曾“上天”的航天员或太空游客的健康状态知之甚少。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有没有受到什么不良影响?由于这些问题涉及个人隐私,而且医患之间存在着保密条例,所以这些健康数据一直没有被公诸于世。奥尔森破天荒地公布了自己的航天健康档案,向公众提供了难得一见的个人秘密。  相似文献   

4.
魏紫瑜 《航天员》2009,(2):52-55
2009年3月,Word之父、美国亿万富翁——查尔斯·西蒙尼再度成为世界媒体的焦点。在太空探险公司的撮合下,这位执著的航天发烧友支付了3500万美元的“船票”,如愿以偿地进行了自己第二次太空之旅,也创造了私人游客两度进入太空的历史。但他向自己的太太保证,这将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太空旅行。  相似文献   

5.
尹玉海 《中国航天》2001,(11):32-34
人类的空间事业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走出了其原始形态,即逐渐摆脱了空间活动简单的政治和军事功能,而逐渐将自己的经济和商业价值体现出来。在空间活动的所有经济和商业价值中,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就是太空商业旅游。美国富翁蒂托完成的太空遨游就标志着这个新兴产业部门的诞生。但是,作为一个未来性的产业领域,太空商业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现实和具体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现实问题,太空商业旅游才能真正作为一个自主的产业来开发和发展。因此,及早开展有关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太空商业旅游活动本…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09,18(2):19-19
自从美国和俄罗斯卫星太空相撞后,欧洲航天局2009年2月16日宣布,他们已经决定采取行动,建立自己的太空监控网络,对太空垃圾进行严密监督。目前的太空监控网络是由美国创建的,主要监视绕地轨道上的1.7万个太空碎片。欧洲航天局在此次撞星事件后,向NASA索取了相关材料,并开始完善自己的监控网络——“空间状况感知”系统。该项目已于上月启动。启动阶段的耗资为6400万美元,2011年完成。据欧洲航天局专家介绍,项目最早可望在2017年或2018年完成。除了太空垃圾,他们还打算通过这一系统监视对卫星有致命伤害的太阳耀斑、近地小行星等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图中,大家看到的是航天员聂海胜在太空中酣睡的模样,他把自己“挂”在舱壁上,看上去正美美地享受着微重力下的睡眠。有人很好奇:航天员在太空中睡觉时,肯定会梦见自己变成羽毛,那么轻盈,那么自由……有人很疑  相似文献   

8.
陈小春  子衿 《航天员》2009,(2):18-23
自1957年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人类在太空中纵横翱游,享尽自由与辉煌的同时,仿佛弹指一挥间,数以亿计的太空垃圾布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愕然也好,惊诧也罢,人类飞天,众多的“冷杀手”已然横空出世,并将越来越多地抢占我们的太空,成为人类开拓太空不可小觑的对手,甚至成为不少事件的主角。可以说,人类征服太空的豪情之下,不经意或率性种下的苦果,必须由自己慢慢消化、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一、太空旅游与商业航天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巨额资金支持,目前世界航天大国发展航天事业所需巨额资金均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航天事业只有融入市场,通过"商业化"创造自己的盈利模式,才能形成"造血"机制,真正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太空旅游是商业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航天运载技术转化为太空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巨额利润反哺航天事业发展,还可以使航天产业链更好地融入国民经济建设。太空旅游存在  相似文献   

10.
刘苗 《航天员》2012,(6):50-51
2012年3月3日。佩蒂特在空间站轨道实验舱完美地拍下了圣安东尼奥天文台给国际空间站发射信号的那束蓝色激光,描绘了“最美的地球夜景”。就在我们惊叹于佩蒂特在太空捕捉到这一“精彩瞬间”时,4月13日他又在NASA网站上分享了自己在太空创作的诗作《我想知道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太空领域法律斗争是与国家政治、外交、军事等斗争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重要样式,是支撑太空战略博弈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太空领域法律规范相对原则宏观、盲点空白较多的整体情况下,我国需注重发挥太空领域法律斗争的战略支撑作用,紧盯航天强国发展动向,研判当前态势,加快推进太空领域法律斗争能力水平建设。一、太空领域法律斗争的重要意义太空无国界,太空资产有归属。与其他物理空间不同,太空作为全球公域,  相似文献   

12.
像以往的探险家一样,我们也进行了太空探险,这种探险带来的回答可以使我们探知远离我们的世界。在太空探险过程中,我们对自己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人进入太空,在地球以外的空间中正常生活。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可以使人在太空中生活一年以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邢燕子 《航天员》2011,(6):53-54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妙的情感。从古自今,人们都在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情。当人间的一对夫妇犹如“比翼鸟”先后翱翔于太空时,这又将成为多少有情人热切神往的佳话呢?  相似文献   

14.
端木希 《航天员》2009,(2):34-37
美、俄卫星相撞虽然严重干扰了太空的“交通秩序”,暴露出现有太空监测系统效率低下,但这也成了一个契机,唤起人们对于此类太空事故的高度关注。事故责任方,美.俄军方以及来自各国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所在,然后开出各自的药方。现将这些不乏巧妙思路和智慧见地的言论摘录如下,期待它们能够开花结果,使人类重获一个安全清洁的太空。  相似文献   

15.
李泽源 《航天员》2011,(4):44-46
自人类诞生起,浩淼的星空一直是人类敬畏和向往之地,太空中闪烁着的点点繁星似乎在呼唤着我们前往。虽然人类已经将自己的活动疆域拓展到了外太空,但登陆火星这颗美丽的行星邻居似乎依然是我们遥远而旖旎的梦想。不过,无所畏惧的地球人却已经悄悄吹响了火星集结号,你听到了么?  相似文献   

16.
试论空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空间安全是人类和国家安全的新领域,所以对于什么是空间安全(或者称为太空安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就整个人类来说,空间安全是指人类的太空活动和太空资产的安全状态。就一个主权国家来说,空间安全是指国家的太空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在太空探险活动中,女航天员与男航天员一样,在人类征服太空的道路上写下了自己辉煌的篇章。本文介绍了妇女参加航天的历程,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妇女参加航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彤 《中国航天》2001,(6):26-29
莫斯科时间2001年5月6日9时41分,载有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游客蒂托的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而准确地降落在洒满明媚春光的哈萨克斯坦中部草原。这意味着对于普通地球公民来说,“九天揽月,上天摘星”将不再是虚无缥渺的神话。蒂托在花甲之年圆了自己40年的太空梦,标志着人类太空飞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然而,与大多数创造航天纪录的人不同,他在飞天之路上要征服的不仅仅是生理和技术上的难关;迎接他的也并不全是鲜花和掌声。     飞天梦想 蒂托1940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父亲是印刷工,母亲是裁缝。他…  相似文献   

19.
在代表人类最高科技水平的载人航天领域,不仅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地面女科学家和女工程师,也有许多丰采夺目的女航天员。她们飞翔在茫茫的太空中,与男航天员比翼齐飞,在人类征服太空的道路上写下了自己辉煌的篇章,创造了航天史上许多个第一的纪录。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12,(1):9-9
据航天新闻网2011年12月26日报道,日本内阁官员官藤村修12月22日宣布,日本政府计划在内阁办公室内部成立一个太空战略办公室,以促进太空发展。为推动整合太空政策,日本政府有意授权战略办公室调整与太空相关的政策措施,目前这些政策措施由多个不同的政府部门递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