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前言 近年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班量猛增,每日航班量已达到600多班,基本达到机场设计饱和量。国航西南分公司由于航班量的增加,及所飞航线大多牵扯高原航线,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大,天气标准要求高,很难控制航班放行的正常。然而航班正常性不仅是旅客满意度的指标,同时也是公司内部绩效考核的指标,增加航班正常性迫在眉睫。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延误航班(特别是只延误30分钟左右的航班),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西部区域有大量的机场建设在丘陵或者高山地区,受机场所在地形条件和机场修建时设计局限的影响,这些机场没有地下储油系统或者仅有少量的加油车,因此这样的机场不提供加油服务或者仅提供补油服务,航班公司在执行该类航线航班时在运行控制和签派放行方面都有别于一般平原航线,为保证航班的安全运行,往往在航班起飞前以“加往返航线油量”的形式向航空器加注燃油,本课题就国航某日邦达机场的运行控制和放行进行分析,总结出该类机场放行的特点和运行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航班备降时,备降机场就是保证飞行安全的最后一环,接收航班备降是机场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备降航班的保障工作对于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民航局通过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备降航班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备降航班保障工作展开了整治并提出了具体指示。而备降航班的保障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航空公司、空管、机场等单位的通力协作。备降航班落地后,地面保障工作最重要也是最中心的一环无疑是机场的运行指挥中心,对于现场运行指挥人员来说,备降航班的顺利落地意味着保障工作的开始。下面以烟台这个中等规模旅游城市在旅游旺季大规模航班备降时的现场运行指挥为例,探讨大面积航班备降的现场运行指挥。  相似文献   

4.
航班地面保障是机场运行的重要环节,为了提升航班地面保障效率,针对某机场航班地面保障流程构建AOE 网,通过该机场A-CDM 系统记录的航班节点数据求出该机场航班地面保障作业的“关键路径”。通过对关键路径上可压缩工序的分析,对该机场的地面保障作业流程进行优化。以我国西南地区某机场航班地面保障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剔除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正常数据,分别计算保障流程优化前后的航班过站时间。结果表明:在33 组航班数据中,该机场使用AOE 网络优化后的保障作业流程比优化前平均减少地面保障作业时长6.1 分钟/架次,说明通过合理地优化航班地面保障进程,可以有效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长水机场地形特点,以2013年1月3日长水机场一次持续性大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大雾形成与机场风向、风速、气压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参考当日对长水机场起降航班的处置过程,总结梳理出长水机场在浓雾天气背景下签派放行的工作措施,研究成果在同类机场具有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机场航班延误状况进行有效评价,考虑了航班延误的影响规模、影响程度、影响范围,采用了六个预警指标即延误率、平均延误时间、受影响航班架次、受影响航空公司数、受影响目的地机场数、延误旅客人数,构建了航班延误预警指标体系。由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得到各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航班延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预警指标能较准确地反映航班延误状况,评价结果客观,可作为机场航班延误预警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天气是否适合飞行是关系到航班飞行安全、正常起降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复杂气象条件更直接威胁着飞行安全。据统计,全球机场的飞行延误事件中,因天气原因造成延误的占41%,其中,可避免的天气原因造成延误的占17%。我国近几年平均因天气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的占不正常航班的31%。尽管机场助航设施和飞机的性能越来越先进,不利天气条件对飞行的制约作用有所减小,但对处于一定气候环境和气象条件的机场和航路来说,短时的不利天气都会造成机场旅客滞留、航班大面积延误,严重影响航班的正常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多机场终端区进场航班协同排序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有效缓解大都市圈机场群日益严重的空域拥堵和航班延误现状,系统研究了多机场终端区进场航班协同排序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多机场终端区时空运行特性,综合考虑移交间隔、尾流间隔和多跑道运行间隔等约束限制,科学权衡安全、经济和公平等各方利益需求,引入多元受限时间窗的创新理念,建立了多机场终端区进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结合多目标优化及遗传算法基本理论,设计了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寻求多机场终端区进场航班协同排序问题的Pareto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模型可对多机场终端区进场航班进行优化排序,显著降低航班延误总时间,有效增强多机场空域资源使用公平性。与经典的先到先服务(FCFS)策略相比,协同排序策略优化效果较为显著,其中航班延误时间减少了31.0%,所提方法可显著缓解大都市圈机场群航班延误现状,有效提升航空运输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9.
2001年民航运输机场飞机起降架次和客货吞吐量统计通航城市和机场 2001年,我国民航国内通航机场143个(不含香港和澳门,下同)。其中,民用和军民合用机场125个,中国联合航空公司单独使用的机场18个。在各通航机场中,执行国内定期航班有133个。国内定期航班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机场协同化发展日渐加速,单独优化各机场的时刻可能加剧关键空域点的冲突。因此,协同优化各机场的航班时刻成为提升整个多机场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本文首先引入机场公平性因子与调度因子,综合考虑航班唯一性、航班调整量限制、航班连续性约束和机场动态容量等约束,建立多目标的多机场航班时刻协同优化模型,兼顾航班总调整量最小化和机场间公平性最优。其次,通过NSGA-Ⅱ算法对完成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的求解。最后,选取长三角地区的四个机场构建多机场系统,以其实际航班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给出具体的优化方案,优化后各机场航班架次分布更加均衡,每小时的航班数均不超过其饱和容量,航班取消率为1.28%,总调整量为160刻,公平性为0.01276,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