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歼七X型飞机和DBL-750E单相变流机工作原理的简述,从理论上分析了DBL-750E单相变流机输出电压低的故障原因,从而得到了排除故障的办法和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歼八白天型飞机歼八全天候型飞机歼八Ⅱ型飞机歼教一型飞机RCS研究机载天线电磁耦合分析固体式红外增强吊舱结构设计关系型数据库FOXBASE 歼击机的摇篮  相似文献   

3.
歼711型飞机 歼711型飞机,又称歼71改,是歼71型飞机的改进型,它是在歼71型飞机完成三项改进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四项改进。这种飞机与歼71型飞机比较,性能有所改善,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单座白天型超声速歼击机。 1975年,航定委在批准歼71型飞机设计定型的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该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蒋勇 《成飞情报》1999,(4):8-10,29
通过对一架歼七E型飞机调锥系统故障现象的剖极及危害的认识,对其故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防范此类故障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歼7llA缘起 歼7M型飞机是根据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与订货方于1981年6月27日签订的合同,在歼7ll型飞机的基础上型研制的一种装有先进电子火控系统的出口型飞机.1979年初,上级决定歼7飞机为窗口,引进英国电子火控设备.  相似文献   

6.
某型飞机升降副翼作动器故障主要表现为飞控系统自检不通过和四通道报故,在更换了升降副翼作动器后故障排除。为此对该故障件进行分析,逐一排查故障点,最终找到了故障原因,并根据此故障提出了改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某型歼击机副翼人力操纵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飞行人员对副翼人力操纵的疑虑,在建立副翼人力操纵可行性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飞行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某型歼击机因液压系统正常供压部分失效,副翼助力器转换为人力操纵后所需的压杆力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应急情况下,只要处理得当,该型飞机副翼人力操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1991年9月15~18日在沈阳飞机研究所召开了“歼8Ⅱ型飞机翼身组合体疲劳试验技术评审会”。由空军工程部可靠性办公室主持,来自航空航天部和空军的专家、学者共29人。 歼8Ⅱ型飞机翼身组合体疲劳试验是歼8系列飞机疲劳定寿的一项关键性试验项目。它将为歼8系列各型飞机机体结构的使用寿命提供试验依据;通过这项试验将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9.
杨伟  顾伟  成志明 《国际航空》2003,(10):20-22
“枭龙”/FC—1型飞机是由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同投资,按照“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原则开发研制的先进多用途轻型战斗机。该机是一种以空空作战为主,兼有较强空地作战能力的全天候、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在研制过程中,国内外一直称其为“超七”,意指该机是在歼七的基础上研制的,现在命名为“枭龙”,因为这种飞机与歼七相比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完全成了一种新型战斗机  相似文献   

10.
某型支线飞机整机大量应用复合材料,副翼(接头除外)更是全复合材料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型飞机复合材料副翼的结构修理方案,其中包括机翼后段可维修性结构修理、机翼后段悬挂接头修理件强化、副翼前梁结构修理以及满足修理方案的副翼前梁接头重新设计等,为验证副翼转轴后移的结构修理可行性提供了通用方案,该方案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满足了飞机后续试飞任务的正常执行。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歼七某型飞机在研制过程中,从统一思想,解决认识问题;建立新机研制质量体系;编制研制过程质量保证文件;开展三个评审、两个检查、一个鉴定以及采用技术状态管理等五个方面强化了质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副翼为飞机的横向操纵主舵面,如果自由间隙过大,在进行大速度飞行时则容易发生操纵面颤振,影响飞行安全。某型飞机在进行副翼间隙检查过程中,多次出现副翼的自由间隙超差情况。本文通过对所有活动关节的装配细节进行分解,深入分析间隙产生根源,从制造的工艺可行性角度研究优化改进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小副翼的自由间隙。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骨架仿形铣床是歼七Ⅱ型飞机批生产中的一台关键设备,由于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稳定了产品质量,与常规工艺相比每年节约价值达五十一万余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于一九八四年六月顺利地通过了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型飞机飞行控制系统上电时副翼配平控制器多次故障的情况,在机上排查了故障现象,分析了故障原因,同时配合承制厂家解决了成品故障,有效保障了飞机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飞机及其系统可靠性指标及确定方法,并结合某型飞机及歼八的ACT电传飞控系统可靠性预计,对其可靠性指标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赵智明 《飞机设计》2009,29(6):24-27
探讨歼八某型机体改型的可能性,使歼八某型机体由二代战机平台提升至三代战机平台.主要的改进有:飞行过载由7 g提升至8 g或更大,以提高飞行机动性能;作战半径由×××km提升至××××km以上;机翼下表面导弹挂点增加到8个.由于机体结构修改范同不大,因而,继承原歼八某型飞机已有可用成果,可以做到省力、省钱、省时,使歼八某型飞机在短时间内挤入第三代战机的行列.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飞机机翼吻合性超差的问题,从副翼的检查数据、结构、制造过程及下壁板成型等方面分析了其根本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措施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该措施能够大幅降低超差。  相似文献   

18.
歼7Ⅱ型飞机后机身的超温问题,经过12项改进设计后得以完全解决。这不仅消除了歼7Ⅱ型机因后机身温度高带来的某些隐患,提高了歼7Ⅱ型机的热疲劳寿命,还为今后新机研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列举了歼七X型机装机前后及飞行中,前后缘机动襟翼伺服控制系统的几个典型故障。本文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同时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和预防故障发生的建议,供今后批生产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付观礼 《飞行试验》1995,11(2):46-48
本文对J8Ⅱ飞机KJ-12自动驾驶仪系统在03架飞机上装机调试工作中所出现的副翼舵机无规律零位飘移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引起舵机飘移的原因,可对该型飞机装备部队后自动驾驶仪系统的使用和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