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邸乃庸 《航天》2009,(7):38-41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相似文献   

2.
邸乃庸 《航天》2009,(12):51-53
2002年11月,奋进号航天飞机将长、宽、高、重量部与右舷第一组构架结构(S1)相同的左舷第一组构架结构(P1)运送至国际空间站,组装在SO构架结构的左边。同时为国际空间站送来了3名第六批长住航天员,并接回第五批长住航天员。  相似文献   

3.
邸乃庸 《航天》2009,(9):48-50
2002年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组建任务是组装巨大的构架结构和机动运输车。 2002年4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长14.7米、宽4.5米、重14吨的SO构架结构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为国际空间站又增添了一组中央核心构架组件,同时将轨道运输车部件也运送至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1,(3):38-41
二○一○年2010年国际空间站的组建已近尾声,航天飞机3次造访国际空间站,为空间站增添了美国"宁静"号节点舱和"瞭望塔"号观测舱、俄罗斯"黎明"号小型实验舱;更换了已经用尽的氨冷却剂储罐和一些旧电池组;安装了通信天线等部件。  相似文献   

5.
邸乃庸 《航天》2009,(6):37-39
航天飞机第100次飞行 2000年10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Z1构架结构、3号增压对接适配器、Ku波段通信系统运送至国际空间站。航天员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把一个新的对接口和一个太阳电池阵安装在空间站外。  相似文献   

6.
邸乃庸 《航天》2010,(12):28-31
二○○九年 这一年,航天员为国际空间站组装了最后一组太阳电池阵组件,完成了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外部试验平台和俄罗斯"探索"号实验舱的组装,并更换了一些设备。  相似文献   

7.
邸乃庸 《航天》2010,(9):32-35
2008年2月7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将欧洲制造的、价值20亿美元的“哥伦布”号实验舱送至国际空间站。“哥伦布”号实验舱呈圆筒形、重约10吨、直径4.5米、长7米、容积达75立方米、能容纳3名航天员、安放10套科研设备,其命名源自著名的欧洲探险家哥伦布。  相似文献   

8.
邸乃庸 《航天》2009,(11):38-40
2002年10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长13.7米、宽4.6米、高4米、重12.5吨的右侧桁架S1送至国际空间站,这是空间站上由11块组件组成的整体桁架结构中的第3个组件。  相似文献   

9.
邸乃庸 《航天》2010,(6):28-31
二○○七年 2007年6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重达17.8吨的国际空间站右舷第二组(S3/S4)构架结构和第三套太阳电池阵送至国际空间站。此次任务还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了一套空间站-航天飞机电力转移系统,该系统可节约航天飞机自身的电力,增加其在轨时间,以加快国际空间站的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10.
经过十多年的建造,世界上投入资金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建造周期最长、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空间站于2011年2月基本建成。它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8个是用于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1个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4个用于对接。另外,还装有7段桁架结构、4对巨型太阳能电池阵、1个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  相似文献   

11.
邸乃庸 《航天》2009,(5):32-34
这一年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比较少,主要进行了美国吊臂的安装。1999年5月2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补给。  相似文献   

12.
邸乃庸 《航天》2009,(3):10-13
1月25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模型亮相央视春节晚会,这场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处子秀,让民众对太空生活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为了更清晰地让读者了解“天宫”是如何建成的,本刊特从这期开始以图解的方式连载“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成的?”,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邸乃庸 《航天》2010,(3):30-32
2006年9月9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次飞行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大量设备,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事故后首次恢复对国际空间站的修建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刘瑞江 《航天员》2008,(6):20-23
光阴荏苒,十年已过。在沉寂浩渺的太空中,国际空间站第18长期考察组的航天员和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机组乘员在工作中共同迎来了国际空间站10岁的生日。"10年了,我们在这里祝福国际空间站生日快乐","奋进"号航天飞机指令长克里斯托弗·弗格森不无激动的说。这一天是2008年11月20日。  相似文献   

15.
王彬若译 《航天》2010,(4):42-45
美国白宫罗斯厅,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月17日5点20分奥巴马总统:嗨,各位。指令长赞姆卡:这是来自国际空间站和“奋进号”航天飞机的问候,早上好,总统先生。奥巴马总统:非常愉快能够同你们通话。  相似文献   

16.
天兵 《中国航天》2005,(9):17-20
8月3日,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任务专家罗宾逊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太空行走:他站在空间站17、4米长的机械臂末端到达机腹部,对航天飞机成功进行了一次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危险的“外科手术”。此举不仅使发现号转危为安,还创造了一项新奇迹,因为此前航天员们还从未尝试过在飞行中对航天飞机的防热系统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举世瞩目的国际空间站建设工作进入高潮.2月7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欧空局的"哥伦布"实验舱送上国际空间站;3月9日,欧洲用大推力阿里安5ES火箭首次发射"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将大大缓解空间站运输紧张局面;3月11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把加拿大双臂机器人"巧手"和"希望""日本实验舱-实验后勤舱-增压段" (JEM-ELM-PS)送往国际空间站组装.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8,(5):43
奋进号航天飞机3月11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建设任务。机上乘有7名宇航员,包括日本宇航员土井隆雄和站上长期考察组新成员赖斯曼(接替原在站上工作的埃亚尔茨)。此次飞行代号STS-123,历时16天,是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3月12日,奋进号与空间站对接。对接后,宇航员们完成了5次太空行走,安装了日本“希望”实验舱的第一部分和加拿大航天局“巧手”双臂机器人系统,并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其它活动,  相似文献   

19.
奇航 《航天员》2011,(6):51-52
2011年11月16日,第29/30长期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22”飞船与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段的“码头”号实验舱成功对接。尽管比原计划推迟了近两个月,但他们的到来,使得国际空间站终于摆脱了可能“无人驻守”的空巢困境。  相似文献   

20.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8,(2):4-9
中国CHINA探月工程将实现月球软着陆3月25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北京召开的"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的启动报告会上透露,探月二期工程已经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目前正在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