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杨 《航天》2012,(6):1-1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新闻包围,但究竟什么是“新闻”,无论是实践操作层面的新闻界还是研究层面的学术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西方新闻界那个著名的判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有“黑色幽默”色彩,虽不能作为新闻的定义,却道出了新闻的一个必备特征:新鲜。  相似文献   

2.
思飞 《航天》2010,(9):50-51
7月10日,欧空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在飞往目标星体的征途中,成功飞掠“鲁特西亚”小行星,并对其进行了拍摄。这是它第二次顺路探测小行星,且具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熇 《航天员》2014,(5):42-43
自2004年3月成功发射以来,“罗塞塔”探测器已在宇宙游弋了10年,今年11月12日它将释放“菲莱”号着陆器登陆彗核表面,以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与彗星的“亲密接触”。这也预示着“罗塞塔”在10年漫长的“追星”旅程后,将正式开展其未来的研究工作,揭开欧空局彗星探索史上伟大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是世界上第一家私营载人航天商业企业,该公司立志通过创新来研发可以重复使用的低价载人火箭,决心开发出~LNASA便宜100倍甚至1000倍的太空旅行运载工具,以实现进入太空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瑞江 《航天员》2009,(3):10-13
英雄,往往携着孤独和传奇,身后氤氲着一抹悲壮然而骄傲的荣光。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10,(6):9-10
11月22日,NASA官员当日透露,“发现”号航天飞机已经修补完毕,为最后一次发射做好了准备。技术人员已经堵住了存在潜在危险的氢气泄漏,加固了“发现”号巨大外贮箱上出现裂缝的金属条。目前,“发现”号正在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一个海滨发射台上,静静地等待着被推迟了的发身寸的来临。  相似文献   

7.
火箭一直是人类太空探索事业中的“火车头”,所有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器都离不开“火车头”的带动。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18日18时,俄罗斯莫斯科星城。航天专家和媒体早已云集大厅,共同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火星500”试验的观测大屏幕。  相似文献   

9.
钱航 《航天员》2013,(1):58-60
自原始社会起,人类就开始使用火来温暖自己和烤熟食物,因而对火似乎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当火在太空使用时,对于它怎么燃烧,又如何扑灭,我们又知多少呢?  相似文献   

10.
谢红云 《航天员》2014,(2):50-51
“盖亚”之眼:十亿像素超级相机 “盖亚”太空望远镜主要由法国阿斯特里姆(EADS Astrium)公司研制和建造,。英国大学和企业也参与了制作过程并承担其中的一些任务,负责制造“盖亚”号的一些关键组件,包括相机传感器和微型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11.
“高分二号”1m/4m光学遥感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首次采用天地一体化的系统设计方法,在体积和质量远小于传统设计的情况下,实现了我国当前在轨遥感相机的最高分辨率,使得我国民用遥感图像数据进入了亚米级时代。  相似文献   

12.
瑞江 《航天员》2009,(1):64-67
在地球上,人们的吃喝拉撒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太空中,这些简单的事情都需要进行缜密处理,仔细对待。这不,为了解决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方便”问题,世界各国航天专家绞尽脑汁,推陈出新,设计制造出越来越适用的太空卫生间,使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方便”越来越方便。  相似文献   

13.
莫言 《航天员》2010,(1):64-65
您知道“手枪”也是跟随航天员穿梭往返于天地间的装备吗?无需担心,对于航天员而言,“手枪”并不是太空作战的武器,而是他们一件极为重要的工具设备。下面的内容将带您了解太空“手枪”那点事儿。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帐务处理中用“红字登记”或作“相反分录”来实现对帐务的冲销或冲减,两种方法所反映的“过程”的经济意义或帐务处理的直接依据不同,取得红字发票的,应据以红字登记帐薄,冲销原帐务;未取得红字发票的,应以“相反会计分录”来实现冲销帐务。在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中,应结台经济业务,根据会计法规和会计基本原理、方法,加以分析判断,以求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5.
袁越 《中国航天》1999,(5):31-32,35
美法两国从2005年起,准备实施3次火星取样回送任务,把取自这颗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红色星球的样品送回我们生活着的蓝色星球,为人类最终造访火星打探消息。科学是无止境的,空间探索尤为如此。在火星样品回送计划眼下尚处纸上谈兵阶段之时,心存高远的科学家们已把...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2012,(1):F0004-F0004
2012年2月14日,在西方传统节日情人节这天,NASA网站发布了这张“攻瑰星云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5,(12):44-45
欧空局准备对俄罗斯拟议中的“快船”6人可复用飞船进行为期两年、耗资5000万欧元的评定,并将这项工作列入调整后的“曙光”探测计划。如得到今年12月欧空局部长会议的通过,管理此项论证工作的将不是该局的运载器署,而是从去年11月接管“曙光”计划的载人航天、微重力与探测署。据称,  相似文献   

18.
陆小旭 《航天员》2009,(3):30-31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只“眼睛”——哈勃空间望远镜,它能极其清晰地看到遥远的星体或星云,不仅可以观察到几十亿光年以外的物体,还能由此了解几十亿年前发生的事情——天文学家们正利用这只“眼睛”实现着种种奇迹。“哈勃”究竟是什么?为何它如此独特?它如何生成如此清晰的图像?我们将深入了解这种堪称天文学史上革命性一页的神奇设备。  相似文献   

19.
姚清 《航天员》2009,(3):26-29
迄今为止,哈勃空间望远镜在距地球约56:3千米的轨道上,以28000千米/小时(比汽车约快150倍)的速度绕地飞行了10万多圈,期间共采集数据资料39兆兆字节,足以塞满两个美国国会图书馆。天文学家依据“哈勃”的观测资料,已发布了超过7500多份科学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0.
辛田 《航天员》2014,(2):22-24
态度明确的俄、日、加 俄罗斯和美国是国际空间站项目两大主导国,负责建造国际空间站基础设施,在获悉这一消息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主管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立即公开表示,国际空间站能够安全运行至2028年,在这之前完全没有必要退役。他同时透露,俄罗斯正在制定2015-2026年航天计划,制定过程中将考虑把再次延寿的国际空间站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