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丹 《航天》2009,(11):62-64
现代大型反射望远镜一瞥 从1948年5米海尔望远镜诞生以后一直到1990年10米直径的凯克Ⅰ建成,全世界的著名天文台建造了一系列大型反射望远镜,虽然再没有一架性能超过海尔望远镜的,但是作为天体物理学的观测利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近年在这些设施上装备了现代的光学设备和自适应光学系统以后,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陈丹 《航天》2009,(7):62-64
尽管折射望远镜主宰了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反射望远镜却给20世纪上半叶的天文学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主要归功于能让百万富翁掏饯的、制造光学望远镜的奇才——著名天文学家乔治·埃勒里·海尔(George Ellery Hale,1868~1938).  相似文献   

3.
陈丹 《航天》2009,(8):62-64
哈勃用胡克望远镜 分解仙女座大星云 胡克望远镜造好之日寸,正是天文学家为了星云本质问题而束手无策的时候。年轻的天文学家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决心要把这个难题搞个水落石出。他从1919年开始用胡克望远镜对仙女座大星云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观测。1923年威力强大的胡克望远镜帮助哈勃将星云周边的一些暗弱恒星分辨出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4,(3):46-47
美国航宇局1月16日宣布将放弃2006年对哈勃望远镜进行在轨维修。这意味着该望远镜将无法按计划正常工作到2010年。消息传出,立即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抗议者的邮件甚至堵塞了一些负责哈勃望远镜官员的电子信箱。有鉴于此,美国航宇局局长1月29日表示,他将请人审查不再维修哈勃望远镜的决定。此举表明哈勃望远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权威人士表示,现在就说哈勃望远镜将会起死回生还为时尚早。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发射的,其后发回了大量照片,对人类认识宇宙及其演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轨工作期间,美国航天飞机曾3次赴太空为其查体和更换部件。到20…  相似文献   

5.
美国新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JWST)是美国宇航局(NASA)、欧空局(ESA)以及加拿大航天局(CSA)合作研制的大型优质太空望远镜,计划于2014年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到距地球150万公里的空间,围绕第二拉格朗日点(L2)的位置飞行。同哈勃望远镜相比,JWST更大、更精密,其口径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三倍,但质量却只有哈勃的三分之  相似文献   

6.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4):77-77
2012年7月12日,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冥王星的第5颗卫星,它也是至今发现的最小的冥王星卫星。新发现的这颗卫星被称为P5,现在还没有正式名称,通过哈勃望远镜只能看到一个淡淡的斑点。  相似文献   

7.
ESA已经完成了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制造的两台设备中的最后一台——近红外光谱仪(NearInfraredSpectrograph,NIRSpec),该望远镜将于2018年搭乘“阿里安”一5运载火箭,开始太空观测之旅。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1997,(4):8-9
日本的三级全固体新型M-5运载火箭2月12日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发射,将一颗轨道射电望远镜卫星送入轨道。这颗卫星原称级斯B,发射后改称高度先进的通信与天文学实验室(HALCA),又称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空间望远镜计划(VSOP)。它的成功发射将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射电  相似文献   

9.
居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市的NASA退休科学家唐纳德·克斯勒尔经常在自己住宅的后院平台上架起塞莱斯特望远镜观测太空。虽然这台望远镜算不上是最先进的,但却是克斯勒尔最珍爱的物品。1978年,克斯勒尔发表的一篇论文《人造卫星频繁碰撞:碎片带的产生》,使他在航天界名声鹊起。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2009年5月12日,NASA派出STS-125任务组,实施哈勃空间望远镜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型“手术”。“手术”后的“哈勃”,功能比刚刚升空时强大90倍,人们不再为其2014年退役前的健康状况担忧。“哈勃”的“继任者”预计2013年送入运行轨道,而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台空间望远镜——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则计划于2011年左右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1.
陈丹 《航天》2009,(12):60-63
我们知道,光学望远镜可以分为三类。即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前二者我们已经分别叙述过,现在讲解折反射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折反射望远镜的英文是Catadioptric telescopes,而Catadioptri是catoptric(反射的)和dioptric(折射的)的合成语,顾名思义,折反射望远镜是将折射系统与反射系统相结合的一种望远镜.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2,21(4):72-72
据新华网2012年7月12日消息,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冥王星的第5颗卫星,它也是至今发现的最小的冥王星卫星。新发现的这颗卫星被称为P5,目前还没有正式命名,虽然通过“哈勃”望远镜只能看到一个淡淡的斑点,但据科学家估计,这颗小卫星的直径约为9~24km。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3月,美国科学家宣称,他们正在研制一款新的在轨望远镜"阿拉戈望远镜"(Aragoscope),其生成的图像将比哈勃太空望远镜提供的图像清晰1 000倍,而且发射成本更低。"阿拉戈望远镜"是由一架在轨太空望远镜以及置于望远镜前方的一个不透光盘形装置构成。盘的直径约为805m。太空中的恒星和其他物体发出的光波在盘周围会发生弯曲,并聚焦到盘后一个中心点上。光线随后会被提供给在轨望远镜,让望远镜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  相似文献   

14.
陈丹 《航天》2009,(3):62-64
以反射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叫反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中最常见的形式。如果把天文望远镜发展历程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脉络只是这棵大树的一个支杆(尽管是可能最重要的支杆之一),而真正的主杆是反射望远镜,近现代的太阳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这几个支杆都是从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衍生而来的,而当前的多镜面望远镜和超巨大望远镜就是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的目前的最前端。由此可知,反射望远镜的历史在天文望远镜发展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现在我们来介绍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9,(7):38-39
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5月11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轨维护任务.以延长这座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革命的望远镜的寿命。此次飞行任务代号为STS-125。机上乘有7位宇航员。维护成功后.“哈勃”将能再工作至少5年.即至少能工作到2014年。在此之后.它将由更为先进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取代。  相似文献   

16.
谢懿编译 《航天》2011,(7):58-59
约翰内斯·开普勒破解了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现在以他名字命名的一个探测器则正在搜寻其他的行星系统。2009年3月6日,一枚联合发射同盟公司的德尔它Ⅱ型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呼啸着直插夜空。它上面携带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载荷,从技术上讲是一架1米的施密特望远镜和42个电荷耦合器件(CCD)——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下文简称“开普勒”)。  相似文献   

17.
中能望远镜是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的3台望远镜之一,主要功能是5~30keV能区的X射线巡天及定点观测。其设计综合采用了低漏电流Si-PIN探测器技术,低噪声、高灵敏专用集成电路(ASIC)技术,以及高精度准直器技术,实现了高能量分辨率与高时间分辨率的设计要求。中能望远镜在轨运行1年多,平均能量分辨率半高宽(FWHM)优于3keV(在17.8keV时),时间分辨率为256μs,表明其性能优于能量分辨率指标FWHM 3keV(在20keV时)、时间分辨率1ms的科学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18.
空间太阳望远镜热光学环境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太阳望远镜在轨期间,空间环境温度变化会严重影响望远镜成像质量,降低分辨率,因此空间太阳望远镜在模拟空间环境下的热光学试验是其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介绍了国外部分空间望远镜的热光学试验及低温光学试验设备,并针对国内空间太阳望远镜的研制和试验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科技信息     
《航天器工程》2006,15(2):62-62
美国建造出一台9孔宽视野成像望远镜样镜洛克希德-马丁公司6月29日称,公司的先进技术中心已经设计并制造出一台9孔宽视野成像望远镜的样镜,这项工作克服了用于天基的单个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质量重、体积大和成本高的问题。望远镜的分辨率是望远镜聚光能力的直接体现。较大的孔  相似文献   

20.
天浪 《航天员》2010,(4):61-63
1655年.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用他自制的望远镜对准土星.准备研究土星环,但让他惊讶的是,在土星的旁边赫然有一颗巨大的卫星。这就是土卫六。惠更斯简单地把这颗卫星称为SaturniLuna(土星的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